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
市教育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新學期伊始,在全市教育系統開展「珍惜盤中餐」節約糧食教育實踐活動,樹立「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時代風尚。
開學半個多月了,各中小學校落實得怎麼樣呢?請隨記者的鏡頭去銅川市第一中學(南校區)看看吧。
9月14日臨近中午,在市一中餐廳門口,碩大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牆體宣傳語映入眼帘,潛入心底。
在此等候的市一中教育一處主任郝軍寧告訴記者:「8月27日,新學年開學之際,學校就向全體教職工、學生發出『光碟有我,拒絕浪費』倡議書。學校還通過主題團日、班會、國旗下演講、勞動教育等多種形式,倡導每位學生都要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剛過中午12點,放學鈴聲響起,學生們陸續走出教室來到食堂,整齊有序地排隊取餐。
「一般中午就餐的學生能達到1000人左右,下午基本上能達到1500人。」郝軍寧說。
他一邊引導學生秩序,一邊提醒大家按需取餐,珍惜糧食。
記者注意到,每張餐桌上,都放著「倡導文明 節儉用餐」的桌牌。
米飯、涼皮、米線、面......食堂裡的餐點種類豐富,學生的可選擇性高。
「半個月來,我們學校的領導、黨員幹部都會在學生就餐期間輪流值班,勸導大家節約糧食。對一些有浪費行為的學生,登記在冊,進行一些必要的懲罰機制。比如,誦讀節約糧食主題古詩詞,利用課餘時間體驗勞動,班級也要進行量化考核......」
半個多小時後,暫時閒下來的食堂師傅趙小霞樂呵呵地告訴記者,新學期開始就明顯感覺到學生們節約意識提高了,有些女生飯量小,還會主動和打飯師傅說先少盛一些。
「泔水回收車的剩菜剩飯過去一天能倒四五桶。這學期自開學以來,每天也就一桶多,而且桶裡的湯水多、飯菜少,我們的工作量也減輕了。」趙小霞說。
新入學的蘭玉芹是名高一新生,她正在軍訓期間,吃飯時穿著一身迷彩服。
「我上初中的時候也是住校,當時去食堂買飯總是看同學們買得多,我就跟著買得多,有種攀比心理在作怪,結果常常吃不了浪費了。」蘭玉芹說。
說到這十幾天的變化,她靦腆地說,「學校的『光碟有我,拒絕浪費』活動教育了我。我是從宜君農村來的,更知道『鋤禾日當午』的辛苦。現在我每頓飯都能做到光碟,吃多少就拿多少,再也不會浪費啦。」
大約40分鐘後,學生們吃完飯陸續離開食堂。記者觀察到,大部分學生基本上做到了「光碟」。
餐廳內「光碟」,餐廳門口的垃圾箱也大大「減負」了。
「這個垃圾箱最能直觀反映咱們學校的活動效果。之前一到飯點,這個垃圾箱就全滿了甚至溢出來,裡面都是學生們吃不完的、甚至有些咬了一兩口就丟掉的方便袋裝食物。而現在情況有了很大改善,一天三頓飯後,垃圾箱還沒扔滿。」 郝軍寧說。
市一中的「光碟有我,拒絕浪費」活動是我市中小學節約糧食教育實踐活動的縮影。
「中小學主要通過開學第一課、國旗下演講、主題班隊會等形式,開展我市各『珍惜盤中餐』主題教育宣傳。同時,將主題教育內容細化落實到思政、語文等各學科的教學之中,還通過徵文比賽、詩歌朗誦等形式以及利用校園網絡等媒介,勞動教育、小手拉大手等活動,結合創建文明城市,大力宣傳『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孩子們受到了教育,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已成了一種自覺行為,『光碟』成為了校園新『食尚』。」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相關工作人員張英琦說。
市一中的學生「光碟」槓槓滴,其他學校怎麼樣呢?請隨我們的鏡頭掃描一番這種新「食尚」吧……
裕豐園小學全體師生在操場上隆重舉行「牢記習爺爺講話 做厲行節約裕小人」主題升旗儀式。
新區-文家中學
來源:銅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