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V2020,比心2021|走過演出業的至暗時刻,我們有勇氣接受任何挑戰

2021-01-08 新華報業網

  V,是觸底後的反彈,是勝利的標誌。2020年,從生活到工作,從個體到國家,都走出了一個有力的「V」字。站在歲末年首,我們總結過往的這一年,同時對2021年比一個大大的心,這是信心,也是決心。

  【2020故事】

  大幕緩緩拉開,一束光投來,舞臺在那一剎那「甦醒」。

  2020年12月31日,一年一度新年音樂會如期上演,李飈、呂思清、宋元明三位藝術家攜手北京交響樂團,為南京觀眾奉獻了一場高水準的音樂會。看著臺下觀眾凝神屏息,深深陶醉在如詩如夢般的唯美意境中,江蘇大劇院總經理廖毅的內心滿是感慨。

  這一年,對所有人來說都不容易,而對演出行業而言,可能更為艱難。按照慣例,每年2-4月的春季,向來是演出旺季。原計劃,江蘇大劇院將在春節期間舉行一系列演出,沒法回家的廖毅便早早將北京的父母接來南京過年,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顛覆了之前設想的一切。

  「入行這麼多年,這是我碰到的最艱難的一年。」廖毅感嘆道。

  兩年前,廖屹從國家大劇院來到江蘇大劇院任職,但疫情卻讓他遭遇了從業以來最大的一次挑戰。起初,面對完全摸不著底的疫情,他心裡還懷揣著一絲希望,「以前,即便是SARS這樣這樣嚴重的疫情,也沒有關閉劇場。那時候總想著,復工是盡在眼前的事情。」

  但希望很快被打破,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及氣溶膠說法的出現,在接下來的一周內,江蘇大劇院陸續停掉了2月至4月的演出,有130多場演出取消和延期,損失無法估算。而從全國範圍來看,疫情造成了演出行業全產業鏈的停擺,中國演出行業協會2月初發布的《致全國演藝同仁倡議書》顯示,今年1月至3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萬場,直接票房損失已超過20億元。

  演出行業走入了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廖屹回憶說,那時候很多劇院同行、演出公司的負責人常常在微信群裡交流,大家互相加油鼓勁但又忍不住相互打聽:「什麼時候能復演」「復演以後演什麼?」焦慮的情緒悄悄在行業內蔓延,就連他在國家大劇院的老領導陳平院長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這輩子沒碰上這樣的事兒!」

  疫情之下,劇場關閉,演出停擺,演出場館還能做點什麼?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廖毅帶領劇院同事在疫情期間迅速轉場,尋找別的「出口」。他和同事們利用網際網路思維和技術等新手段,對「劇院+」模式進行拓展,催生了文化產品新的打開方式,「雲劇場」「雲演出」「雲藝術」「雲課堂」等各種在線演藝紛紛上線,廖屹甚至還親自上陣做了主播,「作為主播,我體會到了如果想把直播做好,更要做大量的細緻的前期準備,要把產品的內容和特點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才能吸引人,才能讓觀眾更加了解我們的藝術產品。」在廖毅看來,疫情雖然限制了演出活動,但卻教會了劇院多維化的必要性,「真是逼得劇院想出了很多創新的手法。」

  百餘天的靜默之後,全國劇院終於按下「重啟鍵」,6月5日晚,江蘇大劇院穹頂的「星光」再次亮起,迎來面向普通觀眾開放的首場演出——南京民樂團室內專場音樂會」。那一天,觀眾們從城市各個角落匯聚而來,激動、驚喜、愉悅洋溢在每一個觀眾的臉上,很多人在劇場大廳的背景板前合影留念,以此紀念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作為劇院的管理者,廖屹面帶笑容,站在安檢入場口,熱情地歡迎觀眾們的到來,並為觀眾送上了紀念胸貼。當時的他的心中洋溢著喜悅和期待,同時還混雜著些許巨大的壓力和忐忑——這是他過去工作中從未體會過的複雜情緒。「時隔半年,大家又重新回到了劇院,每一個人都很激動,我也特別想表達觀眾的感激之情。」廖屹說,江蘇大劇院是全國最早復演大型項目的劇院之一,「很多同行看到我們復演的消息之後,紛紛表達了欽佩之情,也深受鼓舞。」

  劇場重新開門,一系列新的挑戰接踵而來,其中,上座率不得超過30%、1米以上距離間隔就座、綜合性演出場所不得多廳同時開放等規定,引發行業內議論紛紛。不少從業者認為,30%這一上座率對任何演出來說,都是絕對的虧本,「即使是開一場陪一場,也必須要開!」對於復演,廖屹的內心沒有絲毫的猶豫,「在這個時候,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觀眾拉回劇院,把整個演出市場恢復起來,這是我們身上的責任。」

  而另外一個需要面對的事實是,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發展,使得今年的涉外線下演出項目難以開展,境外藝術家無法如約到場參演,這對演出內容組織策劃和節目的豐富多元帶來影響。面對演出資源的困境,疫情期間,大劇院依託國內演出為主,依託劇院自製項目、解決了目前演出資源困境。「今年我們和江蘇省交響樂團合作了20場音樂會,此外,我們還在5月份組織精銳力量創排了話劇《朝天宮下》,收穫了很好的票房和口碑。」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今年十月份紫金文化藝術節期間,大劇院的營收已超過了去年同期。「在疫情之下,在75%的上座率的限制之下,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廖屹認為,疫情期間,要把觀眾拉回到劇場,就必須依靠精品的劇目。而一家成熟的劇院,更應該努力打造自製劇目,使藝術生產成為一個金字招牌。在他看來,大劇院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文化地標」的屬性上,更應該成為城市的精神殿堂。觀眾透過一部部高水準的藝術作品,管窺得這座城市的文化氣質和精神追求。

  2021年,疫情尚未過去,限流紅線依舊卡在那,但江蘇大劇院已然開始了下一步「大動作」,「今年,我們製作要民族音樂舞劇《紅樓夢》,還要創排根據莫言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紅高粱》、根據梁曉聲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人世間》,另外還有兩部兒童劇也將面世——黃蓓佳《野蜂飛舞》和韓青辰《因為爸爸》,每一部都令人期待。」

  從熱鬧到冷清,再逐漸恢復人氣,一場疫情讓演出從業者更加深刻地向內審視,思考如何更加豐富劇院的舞臺經營。站在2021年的開端,廖屹充滿信心,「對於所發生的一切,我們無力阻止,但面對未來,我們有勇氣接受任何挑戰。」

  【跨年感言】

  廖屹:2020可能是演出業最艱難的一年,全球演出業一篇蕭條。從關門謝客到重新復工,從30%到50%再到75%,看到市場慢慢復甦,我們的信心也越來越足,希望新的一年,我們能夠有更多精彩的劇目奉獻給江蘇觀眾。

  【演出這一年】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2月初發布的《致全國演藝同仁倡議書》顯示,今年1月至3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萬場,直接票房損失已超過20億元。

  2月以來,南京市文旅局出臺了一批應對疫情扶持演出企業的政策。例如對於已經獲得補貼但未演出的劇目,一直在進行延期或取消的狀態跟蹤;對於已經演出結束的劇目,平臺努力協助加快劇目結算的進度。6月28日,南京市公布第二批文旅消費政府補貼項目,共42部69場劇目獲得補貼,補貼額度從30%到50%不等,以加快文化演出市場的復甦。

  交匯點記者 王慧

  視頻拍攝製作 王瑞楓

相關焦點

  • 熬過至暗時刻,FA亦有新的黎明
    2020年發生的一切,那些被評論為「見證歷史」的事件和瞬間,很可能終有一日會成為真正的歷史畫卷中一粒微小的塵埃,但當時間將其磋磨至微不足道的分量之前,在今天,我們依然可以深切地感知其意義。世界在極速向前,時代以其標尺淘洗砂石,不合宜者將被拋棄,被掩埋,終至被遺忘。
  • 至暗時刻!2021屆高校畢業生破紀錄達905萬,大學生就業極度艱難
    根據教育部官方信息,2021屆高校畢業生將達到破紀錄的905萬人,比2020屆畢業生要多35萬人。看到這個消息,網上一片驚呼#大學生就業到了最艱難的時期# ,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隨著我國大學生的擴招,近十年來,幾乎每年到了找工作的畢業季的時候,社會上都會冒出今年大學生就業艱難的消息,幾乎每年都是就業最艱難時刻,但是年年都是順利的平穩度過,大家也都能找到工作。但是,前些年社會能夠解決那麼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全依賴於我國經濟每年達到7%高速發展創造的就業崗位。
  • 人生充滿挑戰,願我們有勇氣有毅力去接受挑戰,獲得人生的回饋
    這種依賴和自尊便成了阻礙我們進步的絆腳石,讓我們在原地轉圈。所以要想取得長久的進步,首先就要向自己發起挑戰。在現實生活中,挑戰是無處不在的,敢不敢邁開第一步是挑戰,要不要改變不適當的行為習慣是挑戰,願不願承擔應負的責任是挑戰,能不能承認錯誤同樣是挑戰。
  • 治癒系丨如何度過人生中的至暗時刻?
    圖源pexels至暗時刻,或許是生活的常態,或許是一句輕描淡寫的話,或許是一段關係的破裂。這些都組成了人們的至暗時刻,彼時的絕望也是無法復刻的。2至暗時刻會導致什麼?▽小編帶大家看下,不同階段下的至暗時刻,會對人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 當我們一起走過
    這是我們在一起的第三個年頭了,互相了解,但依舊彼此試探著。你們於我而言是無法割捨又最柔軟的那片天地。一年級是我拉著你們的手走進校園,你們每一個人在我心中都是一個閃耀又特別的星系。老師批評你們任何一個人的時候,我是糾結的,也是痛苦的。那種感覺好像是強盜入侵了家園。
  • 2020,「不確定性原理」的至暗時刻
    預測興盛,一定是惶恐流行,人們對這個世界的未來和走向沒了判斷,所以開始相信各種都市傳說、相信各種神秘事件,以致天象學、陰謀論、神秘主義充斥著我們的視聽神經。有人問:2020年給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可以回復的答案有許多,羅列出來都能成一本年曆了。而我的答案是:2020年,摧毀了我們的價值觀。
  • 至暗時刻,英國首相邱吉爾改變世界戰局的三次演講
    至暗時刻:力挽狂瀾的邱吉爾在此情況下,原為海軍大臣的溫斯頓·邱吉爾在嚴峻的形勢下,一步步從後臺走到觀眾的眼前,靠著出色的口才將自己推到首相之位,並激起人民抗戰的信心,在後來的反法西斯戰爭中大顯神威我可以一語以答之:勝利,不惜代價贏得勝利,不懼任何可怕局面贏得勝利,無論前路何其漫長艱險也要贏得勝利,因為,不贏得勝利,則無任何存續之機……最後,總結並宣誓鼓舞:時候既至,勿猶豫,讓我們團結起來,凝聚力量,踏上徵程。
  • 有勇氣接受挑戰,比如不斷突破自我的星座
    有勇氣接受挑戰,比如不斷突破自我的星座作為一個男人就像划船一樣,這一切都與水有關。如果你沒有前進,你就會退縮。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每個成功人士都比一般人出汗更多。吃完更多,沒有人可以隨便成功。讓我們來看看以下內容。
  • 最後時刻即將到來:是至暗,還是光明?
    2 恐怕誰敢沒有想到,這世界上會有這樣一個可以「戰鬥到死」的老頭。 更想不到的是,形勢竟然越來越向著川普老頭有利的方向發展!通過這份訴狀,我們宣布加入這場鬥爭。」 這份17州總檢察長聯名的訴狀是一份正式的申訴許可動議,同時動議還警告說,州行政部門和司法部門頒布的法令使各州的選舉面臨潛在的欺詐問題。 申訴書說,「每個被告州的非立法者們違反憲法,廢除或淡化該州議會頒布的、防止舞弊的法定保障措施,違反了《總統選舉人條款》。」
  • 2020讓我懂得,即便在至暗的時刻,天空也會有閃爍的星星
    #2020年懂得的那些道理#2020年最後一天,完成了定下的小目標,另外收到了出版商的贈書,算是對自己努力的一個肯定。下班回到家將衛生集體搞了一遍,換了床品,如此便有了滿滿的儀式感。雖然嘴上不只一次說,讓這不同尋常的一年快點過去。可真到了這一刻,還是希望時間再慢一點,好讓我能抓住更多的光陰。
  • 走過2020,你好2021
    走過2020,你好2021 2021-01-05 13: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北大學自殺事件:如何度過人生中的至暗時刻?
    中北大學自殺事件:如何度過人生中的至暗時刻我也想來說說這個事情,但我不是討論學校有沒有責任的問題,我想說另一個話題:如何度過人生中的至暗時刻?因為這幾年,緣於一點「小事」自殺的青少年,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 Date with 鄭州|2020,我們一起走過
    見證鄭州每個難忘的瞬間今天,在2020最後一個周末讓我們一起回望這些時刻品它們帶來的美好和希望勇敢地朝2021大步向前01# 我在鄭州看春晚以上的這些故事是我們一起經歷過的這一幕幕回憶,一樁樁「小事」,卻讓如你我一樣的無數人,有了艱難困苦中堅持下去的勇氣
  • 2020八百流沙極限賽取消!有生之年,我們2021年見!
    能讓這段「比距離更遙遠的旅程」成為很多人生命中的一場「比挑戰更豐富的人生」,我們深感榮幸。 2020年註定是一個載入史冊的年頭。在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部分賽事已恢復報名之際,我們經慎重考慮,仍然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取消2020八百流沙極限賽。
  • 【我在崗位上】@所有人 致我們一起走過的2020
    【我在崗位上】@所有人 致我們一起走過的2020 2021-01-03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國大學的至暗時刻來了嗎?
    校方表示:「考慮到COVID-19大流行及由此帶來的經濟挑戰,我們預計會有更多學生需要經濟資助,很多學生甚至需要額外資助。因此,我們致力於增加財政援助預算,好讓所有學生都能負擔得起普林斯頓的教育。折扣後,威廉士學院2020-2021學年的本科學費減至50,450美元。校方還表示,雖然接受經濟援助學生的家庭捐款降低15%,但學校將免除所有接受經濟資助的學生2020-21學年的勤工助學。以及取消所有學生的年度活動費用。
  • 你若盛開,清香自來——人生至暗時刻,總有三毛陪伴
    她就是生活在我們身邊既普通又可愛那個人。01.快樂的少年生活,原來我們都喜歡「拾荒」三毛曾用文字描寫了她的少年生活。我最喜歡的是《拾荒記》和《三毛和書》。《三毛的拾荒記》妙趣橫生,我深有同感。我從小也有在路上拾東西的習慣。大概和幼年生活困苦有關。
  • S9冠軍打野Tian空降比心總部:比心陪練掀起高潮,效果堪比明星
    比心陪練平臺2020年9月份又開始掃樓啦。這次掃樓主要和iG.Rookie,eStarPro.展開合作。在電競圈引發了一波熱議。並且這樣的活動開創了職業選手探訪公司總部的先例。 10月19日下午。新總部迎來了一位重量級的選手,那就是s9全球總決賽冠軍打野。
  • 福奇:美國至暗時刻就要到了
    隨著聖誕節的到來,疫情形勢將進一步惡化,預計明年一月中旬,美國將迎來最黑暗時刻。福奇接受CNN採訪福奇預測,在未來一周,感恩節對美國疫情的影響將進一步顯現,預計新增確診病例將持續走高。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網站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美國確診病例已經突破1496萬,死亡人數超過28萬,重症病床空閒比例已降至15%以下。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也向民眾警告稱,未來三個月將是美國公共衛生歷史上最困難的時刻。「在第三輪疫情暴發到來之際,美國沒有任何一個州能夠倖免,醫療資源時刻處於緊張狀態。」
  • 九龍倉酒店業務暴跌72%,至暗時刻過去了嗎?
    撰文|蜜姐&編輯|傑兒2020年,從年初的黑天鵝事件,到現在內外的複雜情況,我們一起見證了不少歷史。對企業和個人來說,今年都頗為不易。在2020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九龍倉置業的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天海,就明確表示,九龍倉上市之初,就已確定了發展方向是一家以收租為主的公司,而不是以發展物業為主業的公司。正因如此,今年上半年九龍倉置業受黑天鵝事件的打擊尤為明顯。疫情期間,酒店業首當其衝,入住率甚至一度跌至個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