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43:擰緊理想信念「總開關」

2020-12-24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截至目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已開展半年多時間。從中央部委的公務員到偏遠山區的村支書,不少人將這次學習教育比作「給精神『補鈣』」。

精神之「鈣」,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形象說法。2012年11月17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

什麼是精神之「鈣」

在首次提出之時,習近平就明確了精神之「鈣」的所指——理想信念。在隨後的多次講話中,習近平對其進行了更具體、豐富的闡釋。

2014年1月20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習近平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

2015年6月12日,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

「把理想信念比作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高超的政治智慧。」中央黨史研究室辦公廳副主任王相坤說,巧用一個字,就把抽象概念形象化,拉近了與每個人的距離,加深了對堅定理想信念重要性的認識。

「缺鈣」的表現有哪些

中國浦東幹部學院科研部副主任王友明,曾參加過一項面向26省(區、市)的問卷調查,針對「當前部分黨員幹部思想不純的主要表現」,選擇「理想信念動搖」的佔43.57%。「這說明,黨員幹部理想信念的實際狀況不容樂觀。」王友明說。

早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就曾指出,「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幹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那麼,精神「缺鈣」的具體表現有哪些?習近平列舉了4種表現: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

對於這4種表現的關係,王相坤這樣分析:「軟骨病」首先從動搖信仰、淡漠信念開始,不信馬列信鬼神,把理想信念庸俗化;繼之,忘記大目標,追求局部利益、個人利益,信奉金錢至上、名利至上、享樂至上;發展下去,在政治風浪考驗面前,就會迷失方向;在金錢面前,就會挺不起胸膛;在美色面前,就會甘當「俘虜」。

如何補足精神之「鈣」

身體之鈣需要天天補充,精神之「鈣」也是如此。因此,十八大以來,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再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共持續不斷地進行「補鈣」、「加油」。

關於「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習近平評價說,是思想、作風、黨性上的又一次集中「補鈣」和「加油」,使全面從嚴治黨的氛圍更濃厚了、領導幹部的標杆作用更明顯了。

關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習近平總結說,通過活動,廣大黨員、幹部精神上補了「鈣」,進一步認識到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

關於「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習近平部署時強調,堅定廣大黨員的馬克思主義立場,保證全黨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們黨始終成為有理想、有信念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王友明認為,在當今國內外各種思想文化和社會思潮交流、交融、交鋒日益頻繁、激烈的背景下,堅定的理想信念始終是黨員幹部站穩政治立場、抵禦各種誘惑的決定性因素。

相關焦點

  •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28):鑄魂育人 強軍興軍
    原標題:鑄魂育人 強軍興軍(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28))   2014年10月31日,習近平在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培養「四有」軍人的明確要求。2014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向全黨全軍轉發《關於新形勢下軍隊政治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這份由習近平親自領導和主持起草形成的重要文件,要求全軍必須把堅定官兵理想信念作為固本培元、凝魂聚氣的戰略工程,努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
  •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抓住「關鍵少數」是什麼意思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關鍵詞中,有一個詞是「關鍵少數」,自從2015年2月首次正式提出以來,他在多次講話中都強調必須抓住「關鍵少數」。­  當下中國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抓住「關鍵少數」都已經成為一個有力抓手。通過對領導幹部的嚴格要求,良好的從政環境正在形成。
  • 治國理政3年間 習近平的10個關鍵詞
    2012年11月15日,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正式亮相,如今整整過去了3年時間。在此期間,中國與世界都經歷了深刻的變化,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站在這一時間節點上,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習近平過去3年間的治國理政思路?本報記者選出了10個關鍵詞。
  • 這三年,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四大支柱」
    25日,學習小組(微信號xuexixiaozu)推薦了周新民談「習近平治國理政秘笈」系列第一篇《這三年,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四大貢獻」》;今天,繼續推薦第二篇《這三年,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四大支柱」》。  所謂四大支柱,即:  1、戰略定力  抓住戰略定力這一支柱,確保大局不偏方向。
  •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治國理政的100句金句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治國理政的100句金句 2017-08-24 08:29:00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
  • 繼往開來,掌舵揚帆: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四大邏輯
    【特稿•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繼往開來,掌舵揚帆: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四大邏輯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副教育長兼哲學部主任 韓慶祥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用「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來表述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成果,是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進一步深化和提升。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有其存在的歷史邏輯、現實邏輯、理論邏輯和政治邏輯,是中國共產黨人貢獻給世界的思想智慧。
  • 從政治哲學層面闡釋「治國理政」
    在此意義上,從政治哲學層面對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有關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行闡發,對於推動治國理政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這一對子與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相關,也與中國共產黨的凝聚力和社會動員能力相關:中國共產黨既要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維護憲法權威 捍衛憲法尊嚴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維護憲法權威 捍衛憲法尊嚴 原標題: 習近平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指出,憲法宣誓制度是世界上大多數有成文憲法的國家所採取的一種制度。在142個有成文憲法的國家中,規定相關國家公職人員必須宣誓擁護或效忠憲法的有97個。這樣做,有利於彰顯憲法權威,增強公職人員憲法觀念,激勵公職人員忠於和維護憲法,也有利於在全社會增強憲法意識、樹立憲法權威。
  •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19):引領新常態的大布局
    原標題:引領新常態的大布局(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19))   2015年11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習近平提出,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G20峰會、APEC會議上,習近平則將「重視供給端和需求端協同發力」作為世界經濟的「藥方」;同期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樣強調
  •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一分部署 九分落實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落實」二字,頻頻出現於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文章中,絕非偶然。在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今天,中國最高領導人對於落實的態度、方法論,關於抓落實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直接體現並影響著改革發展的大局。 中國共產黨肩負著13億人民的重託,必須始終強調落實的重要性。
  • 標註治國理政新高度(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
    標註治國理政新高度(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 原標題:   (一)思想的力量,總能穿透迷霧,標定前行的方向。  這是一個大發現的時代。
  •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23):尋求「合作共贏」的中國方案
    原標題:尋求「合作共贏」的中國方案(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23))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型國際關係」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公開講話與文章中出現次數超過50次。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如何才能有效應對全球危機,保障國際和平、安全和發展?這是各國都在思考的問題。
  • 土城鎮衛生院學習 「十九屆五中全會」暨「習近平治國理政」會
    土城鎮衛生院學習 「十九屆五中全會」暨「習近平治國理政」會
  • 習式治國理政 一片大國新天
    然而,在中國,疏忽而過的「這三年」,在習式治國理政下,卻是英雄多壯志、日月換新天。於此背景下,在中國輿論場備受關注的「『國平』十六論」,便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思想新成就系統解讀的最佳「通俗版」。  《「以人民為中心」開闢偉大事業新境界》《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航程》等系列文章,以激情筆墨、遼闊視野,對習近平治國理的格局與智慧,做出精準分析,既有網言網語的輕鬆活潑,又有理論邏輯的嚴謹縝密。「『國平』十六論」,傳遞著理論界與網評圈的好聲音——夢,是中國夢;心,是愛國心;情,是眾志成城砥礪前行的中華情。
  •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路的時代特徵和哲學意蘊
    研究習近平治國理政新思路,要把握兩個維度,一是時代維度,即他的治國理政思路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歷史發展是加速前進的過程,變革成為當今世界唯一不變的因素。
  • 人民日報:夯實治國理政的政治經濟學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歷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是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夯實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政治經濟學基礎,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的新境界。   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治國理政的根本任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   2014年7月,習近平同志在主持黨外人士座談會時提出,「實現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躍升」。
  • 人民日報談理想信念:維護保養好總開關,方能不囿於私利誘惑
    把緊理想信念「總開關」,需要慎重對待外界環境襲染,自覺擋住各類腐朽思想、不良作風的侵蝕。另一則,「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品,而是一個人生命的動力」。被譽為中國「保爾·柯察金」的吳運鐸,為試製彈藥先後數次嚴重負傷,用一生對黨的忠誠,詮釋了「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堅定信念。理想信念「總開關」,管的是為黨工作、為民掌權、為國服務的動力源。
  • 把好理想信念的總開關
    把好理想信念的總開關 發表時間:2015-03-30   來源:中國文明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 「七年知青經歷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歷史起點」
    採訪對象:艾平,生於1953年8月,北京清華附中學生。 所以,習近平講的「了解實際」,就是我們深入生活所了解的真實情況。他正是了解實際,了解群眾最需要什麼,才能腳踏實地,從實際出發來主持工作。如果不了解這些,恐怕不會有十八大以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會有「三嚴三實」學習教育,不會有反腐倡廉,也就不會產生一系列正確的理解和認識。 採訪組:您認為在農村插隊的經歷對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有什麼影響?
  • 把握穩中求進治國理政重要原則
    原標題:把握穩中求進治國理政重要原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直把穩中求進作為做好經濟工作的總基調。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