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大部分人眼裡
對雄縣的第一印象
都是從「雄安新區」的標籤開始的
今天
讓土生土長的鄉親們和您嘮嘮
他們眼裡的雄縣鄉村有著什麼樣的變化?
01
點「靚」夜生活
我還記得
以前的農村
夜晚
村裡黑漆漆一片
伸手不見五指
燈火通明的景象
只有在城裡才能看到
每到夜幕降臨
街角閒聊的人們便回家休息了
而現如今
隨著苟各莊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不斷推進
在街道、廣場、遊園美化綠化的同時
也在注重「亮化」
各村在設計上充分考慮區域位置和受眾群體差異
兼顧安全照明和夜景協調性
燈飾造型別致、亮度適宜、特色明顯
將街道、遊園打造的更加靚麗怡人
一盞盞路燈
點亮了鄉間
點「靚」了我們普通老百姓的夜生活
更照亮了我們的心田
亮化效果的不斷提升
使百姓的夜間出行更加安全方便
飯後遛彎、散步不再「摸黑」
真正為群眾幸福生活帶來了新希望!
02
我也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
早晨起來,打開手機
看到村支書發來的常莊村的視頻
我一連看了三遍
深感到村裡的變化太大了
原來的學校改作了村服務中心
「常莊村黨群服務中心」
九個紅色大字在樓頂上熠熠生輝
昔日的操場變成了廣場
廣場西南角新建了高標椎的衛生間
西北角設有多種健身器材
我熟悉的教學樓
昔日的小學校
在村幹部的精心打扮下
舊貌煥新顏了
沿路臨街兩旁的房屋外牆粉刷的雪白
風格各異的牆繪展現了祥和的氣氛
大街小巷都擴寬了
每隔一段設有垃圾箱
路面乾淨整潔
整齊劃一的景觀樹
綠植花草打扮的村莊像個大花園
村裡還統一鋪設了下水道
各戶安裝了衝水式廁所
做飯用上了天然氣
人居環境有了較大的提高
農村人過上了城裡人生活
雄關通御道
古澱美梨灣
繁花枝頭蕩
遊客樹下歡
借的雄安秀
扮靚常莊顏
誰潑七彩墨
畫卷寫藍天!
03
不僅環境變了 致富路也變寬了
近幾年
北沙口鄉東龍堂村的環境
發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
道寬了、路平了、危房改造了、困難戶脫貧了
村民們在新建的文化廣場扭起了大秧歌
人居環境改變的同時
「團結一志箱包銷售部」
也引領著貧困戶們走上了致富路
東龍堂村的書記幾乎每天
都會在村裡有關項目的現場
查看施工的質量和工程進度
鼓勵更多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參與箱包生產
引導部分扶貧企業組團成立
「團結一志箱包銷售部」
積極推進扶貧產品認定
今年我們鄉箱包產品
在全縣消費扶貧月活動
暨河北梆子藝術中心成立名家演唱會上順利參展
箱包產品以精緻的做工
實惠的價格
得到了各界人士的一致青睞
村民們通過勞動獲得了收入
紛紛對東龍堂村的書記表示感謝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心願
那就是把東龍堂村打造成最美的鄉村
雄安新區整體規劃要求:要堅持城鄉統籌、均衡發展、宜居宜業;要合理保護和利用雄安新區歷史文化遺產;要加強城市設計,形成中華風範、澱泊風光、創新風尚的城市風貌。
傳統的鄉村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是活著的歷史。雄安新區的建設過程絕不是單向地把鄉親們推到城裡去,真正的城市化應該是雙向的,應該在重新認識鄉村的基礎上,在新時代美麗鄉村把我們的幸福感找回來,把我們對自然的感受找回來,把我們生活裡的中華民族傳統味道找回來!未來的雄縣鄉村,有山青水綠的生態環境,有文化傳統的滋養,有現代化的生活。
鄉村建設好
城市才更美好
雄安的未來才更有希望!
往期精彩回顧
點擊圖片查看↓↓↓
省級榮譽!為雄縣的她們點讚
來源:雄州之聲
監製:史潤夏
編審:溫曉雅
原標題:《不同的鄉村,同樣的「雄」音!今天的頭條留給他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