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這養兒子跟養女兒差距怎麼就那麼大呢?我都快被逼瘋了!」
看著閨蜜一臉抓狂的樣子,我對她深表同情。之前就提醒過她生二胎要謹慎,萬一生個混世魔王出來,怕是往後家無寧日了。
閨蜜相當不以為然,翻著白眼跟我誇讚她的寶貝女兒有多乖巧聽話,生二胎只會讓家裡多個「小棉褲」罷了。我當時就樂了,心想等你二胎生個兒子,你就有糟心的時候了。
果不其然,閨蜜二胎得子,兒女雙全,從此走上了「雞犬不寧」的幸福人生。
以前到她家做客,家庭氛圍基本呈現為母慈女孝的一派祥和,但自打兒子出生後就不一樣了,幾乎每次我都要聽一場鬼哭狼嚎,一貫溫婉的她更是開啟了咆哮模式。我在旁邊看著小傢伙深感可憐,只好友情提醒,養兒養女差距大,以下雷區不能踩,別給將來埋下隱患。
這倒不是我瞎說,前段時間才聽了一場專家講座,兒女雙全的家長一起來看下吧。
①男女有別:別把兒子養成小哭包
以我閨蜜為例,她在育兒上是真正做到了男女平等,幾乎怎麼對待女兒的,就全然照搬到養兒子方面,結果把兒子養成個娘娘腔不說,做事還過分仔細,不討同性的喜歡。
雖然閨蜜經常把責任推卸到喪偶式育兒上,但在我看來,這就是監護人的失職。
閨蜜兒子今年四歲半,幼兒園中班在讀,在班上的小夥伴全是女孩子。之前我曾去接過他一次,活脫脫一個在姑娘堆裡長大的賈寶玉,都快跟小姑娘拜姐妹了。一問有沒有男性小夥伴,答,他們都不喜歡他,嫌棄他是小哭包。
回家我就把閨蜜批判了一通,雖然她梗著脖子說什麼男孩也有娘的權利,讓我相當抓狂。說好聽點,叫男女平等,說難聽點,閨蜜行為就屬於看不清中國現實,在孩子的教育上搭建她的「烏託邦」實驗呢。
這裡要提醒各位家長,男女天性不同,在兒子的教育上就是要注重陽剛氣質的引導。在目前的社會大環境下,把兒子養成哭包不是在捍衛他的流淚權,而是把他從同性群體中剝離開來,以後的人生道路會走的非常困頓,也很難在婚姻上覓得賢妻。
②挫折教育不可取:養兒一定要自信
閨蜜在兒子的教育上最大的問題莫過於挫折教育,動不動就打擊孩子。或許因為是家裡唯一的孫子,閨蜜和老公就對兒子要求比較苛刻,不過才四歲半,輔導班已經報了一堆。完了還要求事事超越同齡人,讓我很是頭大。
這裡要說一句,對男孩來說,自信非常重要,過度打擊會讓孩子養成保守思維。同樣的情況若用來養女兒,將來並無大的差錯,但若用來養兒子,以後遇見機遇將很難抓住,結婚生子後也很難成為家裡的頂梁柱。
▲養女兒的注意事項
前面說過了養兒子的雷區,接下來我們也要討論下養女兒的注意事項,比兒子相對要簡單些,但家長也要多上心,別給未來埋下隱患。
①富養女兒要牢記
才華橫溢如張愛玲,少時缺愛缺物質的家庭環境依然無法阻擋她在感情上卑微到極致,可見富養女兒有多重要。
當然,這裡的富養並不僅僅指物質,還有來自家長的呵護和愛意。女兒們天性敏感,面對同樣的挫折,比兒子們承受能力要弱很多,這源於社會大環境的浸染。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女兒無條件的支持,只有父母成了女兒心中的避風港,長大後為人處世才能有底氣。
當然,如果家庭條件不允許富養,那在物質方面維持兒女平等即可。但在愛與呵護方面,家長要多多給予,畢竟缺錢不可怕,缺愛卻可能影響一生。
②安全事項多叮囑
若提問養女兒跟養兒子最大的差距在哪兒?大多數人都會回答安全問題。沒辦法,社會大環境對女性並不友善,女兒們從小到大都要防備陌生人,哪怕走上社會,家長依舊不放心。
在安全問題上,家長能做的只有從小培養女兒們的防護意識,對陌生人保持距離,同時要讓女兒感受家庭帶來的底氣,以免遇上難處不肯傾訴,給將來埋下更大的隱患。
【話題討論:你家是兒子還是女兒呢?】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