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藍
01
年輕人剛開始談朋友的時候,覺得女方漂亮,溫柔又大方,男方帥氣,能幹又體貼,等結了婚之後發現事情完全不一樣,女方總覺得男方不體貼,沒能力,男方總覺得女方不溫柔,脾氣大……
可人還是原來的人,做的事情也還是原來的事情,為什麼結果都變得不一樣了呢?看完這篇文章也許你能找到答案。
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有一個男人厭倦了天天朝九晚五忙碌的工作,他每天一回家就看到妻子,悠閒自在,不用看老闆臉色,也不用想著怎麼處理複雜的人際交往,他特別的羨慕。
有一天,他跟上帝祈禱,希望上帝能把他變成女人,讓他跟妻子換一下角色。第二天祈禱真的靈驗了,他變成了妻子的模樣,妻子變成了他的模樣。
他高興極了,以為從此就可以過悠閒的生活了。早上他像往常一樣躺在被窩裡等吃早餐,被妻子吼醒:「幾點了,還不去煮早餐,餵孩子,我等下上班要遲到了。」於是他趕緊起床去做早餐,做完早餐又去叫孩子起床,給孩子穿衣服餵早餐,整理好書包,然後再送他上學。
回到家時,家裡的東西亂七八糟,他又開始打掃衛生,洗碗,洗衣服,到超市去買菜,然後再準備下一餐飯……,一刻也停不下來。
這樣的日子沒有過上兩天他就受不了了,太累了,居然比他上班還要累得多。晚上睡覺前他又禱告,請求上帝再把他變回去,上帝卻對他說:「把你變回去可以,但是要再等10個月,因為昨天晚上你懷孕了。」
男人不得不繼續過這樣的日子,懷孕兩個月的時候,他開始嘔吐,吃不下飯,他跟妻子說他很難受,希望妻子可以幫忙做下家務,看看孩子,妻子說:「你又不是第一次懷孕,矯情個啥,一天到晚在家啥也不幹,還三天兩頭不舒服。」男人委屈地流下了眼淚。他開始理解為什麼妻子動不動就流眼淚。
又過了幾個月,他的肚子越來越大,走路做事也越來越吃力,不管去哪都頂著個大球,東西掉地上了,叫妻子幫忙撿一下,妻子有時候高興了會幫他,他覺得心裡特別的高興,那時他才知道妻子要的原來就這麼簡單。
快分娩時,他的肚子痛得特別厲害,妻子在旁邊扶著他,鼓勵他,讓他覺得特別溫暖,感覺一切都值了。
孩子出世後他整夜整夜的沒法睡覺,要帶孩子要餵奶,要給他換尿布,他每天都特別疲憊,他感覺自己快挺不下去。
好在孩子滿月後他變了回去,他恢復了他的日常作息,白天工作晚上回去美美的睡一覺,再也不用圍著廚房,孩子的屎尿屁打轉,再也不用擔心沒時間睡覺,他感覺整個人都精神了。
工作的時候他更加賣力了,因為他要早點下班回去做家務和照顧孩子,因為經歷過,所以他更懂得妻子的辛苦,妻子的不易。
從那之後,他發現妻子不再發脾氣,又恢復了以前的溫柔,她有了更多的時間收拾家裡,收拾自己,她每天光彩靚麗,猶如十八歲的少女,他更愛妻子了。
而妻子也更加依賴他,說他顧家體諒老婆,是個好丈夫;會帶孩子,關心孩子,是個好父親。他們感情越來越好,生活幸福甜蜜。
02
男人更換角色的這個故事,在現實中不可能發生,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做人要懂得換位思考,不要總認為別人的工作就一定比你輕鬆,別人活得就比你舒坦容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責任,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優勢,只有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才能真正的了解他的想法,理解他的行為。
男人開始一直覺得妻子在家,過的日子休閒舒適,不用看老闆臉色,也不用處理人際關係,每天在家舒舒服服的,他從沒想過妻子在背後所付出的。當他經歷過妻子所經歷後,他才真正的了解妻子的想法,理解他的行為。
換位思考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品德,懂得換位思考的人才會懂得為人著想,才會值得讓人尊敬。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聖經裡面也有這樣的話,我們願意別人怎樣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待別人,人與人的交往都是將心比心,只有懂得為別人考慮的人才能獲得別人的真情。
生活中每個人成長的環境,家庭氛圍,扮演角色不同,所以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是不同的。不要只從自己的立場出發來想事情,要懂得從別人的立場來看問題,讓你的觀點才會更客觀,你的胸懷才會寬廣,你的家庭才會幸福,你的事業才會成功。
這世界上有很多爭吵和不幸,都是因為我們不會從別人的立場上來看問題而導致的,如果每個人都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為別人著想,為別人考慮,那麼世界就會變成和諧美滿的天堂。
妻子嫌棄丈夫不體貼,丈夫總覺得妻子不溫柔。這都是有原因的,因為大家只從自己的立場出發想問題,不願意去溝通,自然也就無法理解。
所以如果你想丈夫體貼妻子溫柔,那麼你就不要總站在自己的立場去看問題,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問題思考問題,不要隨便發脾氣。
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考慮,其實也就是為你自己考慮,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人是不依賴他人而孤立存在的,社會其實就是人與人相互付出的一個過程,家庭就是夫妻相互扶持相互信任的一個港灣,只想著自己,只為自己考慮,當然就沒有收穫,也會失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