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埋忠骨 碧濤頌英靈。3月24日上午,劉磊烈士骨灰安放儀式在湖南常德石門縣烈士陵園舉行,蘇州古運河、石門澧水河靜靜流淌,無言訴說著英雄忠魂不泯,懷念著英雄壯志未酬。
湖南省消防總隊組教處處長常勇、常德市消防支隊政委何稷衛、政治處主任黃江出席儀式
在這向英雄告別的莊嚴時刻,劉磊同志的領導、戰友及自發前來弔唁的社會各界人士逾千人,在白花,素菊,黑紗,淚水中,與英雄父母親友一起送別他們敬愛和親愛的好戰友、好小夥、好兒子。
石門縣委副書記鄧碧波代表縣委縣政府致辭
蘇州消防支隊副政委邵波介紹烈士事跡
石門縣副縣長、公安局長王汝國主持烈士骨灰安放儀式
最紅英雄血,最痛惜別時。大家聚於此、緬於此、別於此……劉磊,一個平凡的名字,用縱身一躍詮釋了擔當的勇氣,用生命解析了犧牲的意義。
蘇州和石門,兩座感恩的城市,用十裡萬人相送來挽留英魂,淚水模糊了你走過的背影,聲聲呼喊喚烈士:大家會永遠懷念你,傳頌你,學習你。
烈士歸葬石門縣烈士陵園
千裡相送英雄歸
16時41分,烈士靈車駛出長張高速桃源架橋收費站,常德市、桃源縣消防兄弟們來了,當地鄉親們來了,石門縣熟悉和不熟悉的人來了,車隊陡然加長,加長,加長,加長,首尾相連數公裡……
回家,回家,回家。
蒙泉、秀坪、夾山、二都、寶峰公路沿線,一路哭泣聲聲,一路鞭炮炸響,一路冷雨,一路白花,一路輓聯,一路黑紗。
17時44分,在楊坪集鎮,縣城的士車自發組織,全部停下業務,約200輛車整齊排列街道兩側,喇叭齊鳴,汽笛嗚嗚,接烈士回家。
18時17分,車隊抵達烈士父母居住的石門縣寶峰街道寶塔社區。
1200多天的歲月,從2015年9月入伍到今天回家,離家正是少年,回家已成英雄。
喜送兒郎去,悲接烈士歸。綢鄉返橘鄉,寒雨潑蘇湘。
哭聲震天,道路擁塞,街坊鄰居、縣城市民數萬人,向寶塔社區集結,只為接他,只為見他。
英雄魂歸故裡,山城萬人空巷,浩氣激蕩春滿人間三月天。
橘鄉驕子譽中國
劉磊,1996年7月出生於石門縣寶峰街道寶塔社區。
「95後」的劉磊既有英勇果敢、堅韌不拔的男兒血性,也有細膩成熟、真誠善良的青春本色。和戰友同學相處他誠以待人,對待家人親朋他懂事體貼。
在日記本裡,他寫到:「無論在生命的哪個階段,我們的生活中都不缺少朋友的影子,陪你哭,陪你笑,陪你走過或長或短的生命歷程」。
劉磊是家中獨子,他平時生活節儉,每個月工資自己捨不得多花,隔一陣就匯給父母。今年47歲的父親劉家祥,在家中做泥瓦工,母親塗凡濃的左手在打工時被機器壓成粉碎性骨折,做事不太方便,過去家中條件不是很好,劉磊比同齡人更懂事、更孝順。劉磊的手機裡和爸爸的信息、電話是最多的,比武競賽的好成績也是第一時間拍照向爸爸報喜,戰鬥成功時的自豪感都是第一時間向家人訴說。
「寸草之心須明示,莫到春暉不再時。」劉磊的表伯父周建平說:「劉磊和我住的很近,我對他比較了解,他小時候比較調皮,但是樂於助人,做事情敢於擔當。劉磊平時生活比較簡樸,每個月的工資很少花,積攢起來就寄給父母。在前半個月還給家裡寄了錢,並對父親說,自己已經長大了,會在部隊好好幹,會照顧好家中父母,讓他們不要為自己擔心。劉磊這個孩子,一直都為周邊的人考慮,2018年初,他才第一次,也是入伍後僅有的一次回家探親,本來是要在家裡過了年才回部隊的,但當他了解到一個戰友家中有事,他就匆匆結束了假期,和戰友對換,趕回了部隊,讓戰友回家過年了,自己入伍後的四個春節全部在部隊過的。說是今年5月份,有了回家探親的機會,可是他卻永遠離開我們了。」
2008年9月,劉磊從石門縣新世紀實驗學校小學畢業後,就讀於石門縣第三中學初中266班。班主任王勇軍老師回憶說,劉磊是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他忠厚善良,樂觀向上,勤奮好學,品行端莊,樂於助人,經常樂呵呵地幫助同學們搬課桌、搞衛生,深受大家喜愛。
連日來,在寶塔社區,居民們說起劉磊捨己救人壯烈犧牲的事,都扼腕痛惜。
「劉磊在入伍前,為人淳樸,善良忠厚,待人熱情,大家都喜歡他。」說起劉磊,社區副書記陳家欣痛心不已。
「劉磊,是2015年我送出去的4個新兵裡面,唯一一個現在還留在部隊裡面的,這個孩子吃得起苦,他熱愛消防這個事業。」寶塔社區幹部陳家孝對劉磊印象深刻。
「消息傳到社區,很多人都哭了,他是個好伢兒,嘴巴甜、又勤快,是年輕人的榜樣……」說著說著,社區幹部肖愛元眼眶就紅了。
劉磊的姨媽塗桂枝流著淚說,劉磊前段時間還在電話裡跟她講,今年回家探親一定去看望她。
「連續幾個晚上,我都夢見自己的兄弟。他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他是勇士,是我們的榜樣。」同窗數年,詹賜兵悲慟地說,「他會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護送烈士回家的,有多位生前戰友代表。「以前我們並肩作戰,今天送他回家,未來會繼續完成他未竟的使命!」蘇州市吳江區消防大隊消防員盧銀堅定地說。
社區入口,哀樂響起,人們擁著劉磊的遺像,向家門口走去。
鄰居張二妹哭紅了雙眼,她攙扶著劉磊的母親塗凡濃走向兒子的遺像,一次次地地念叨著:「多好的後生……」
兒是娘的心頭肉,幾天來,塗凡濃早已哭幹了眼淚,一次又一次暈厥在地。
「這孩子是我看著長大的,品行好,我來送他最後一程!」社區居民鍾豔下午一直站在劉磊家門口,等著英雄歸來,「他捨己救人,是英雄。」
親人來了,師友來了,鄉親們都來了。哀樂如泣如訴,眾人忍痛含悲,淚眼婆娑。父親劉學強接過兒子劉磊的遺像,心情悲痛地說:「兒啊,我們回家了!」
3月22日19時許,戰友們護送烈士骨灰盒到達石門縣殯儀館,接受社會弔唁,各界各業人士川流不息,將這裡變成了緬懷烈士、接受教育、奉獻社會的精神殿堂。
3月22日,中共石門縣委作出《號召全縣共產黨員向劉磊同志學習的決定》。3月23日,共青團常德市委決定,追授劉磊同志「常德市優秀共青團員」稱號,號召全市廣大團員青年向他學習。
劉磊犧牲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譚本仲,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應急管理局黨組書記湯祚國,常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王苠睿,縣委副書記、縣長郭碧勳等市、縣領導,省消防救援總隊、市消防救援支隊、縣直各單位及有關鄉鎮(街道)和社會各界幹部群眾,以各種形式慰問、看望了烈士家屬,並紛紛到縣殯儀館弔唁烈士。
新華社、新華網、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光明日報、江蘇日報、江蘇廣播電視臺、蘇州日報、蘇州電視臺、湖南日報、湖南廣播電視臺、瀟湘晨報、三湘都市報、常德日報、常德廣播電視臺及縣內媒體,對烈士的事跡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綜合報導,在全國產生了轟動性影響。
此去忠魂化碧濤,精神長留天地間。
敬獻菊花祭英雄
劉磊用自己22年8個月的短暫生命,託舉起生命的希望,託舉起無言的忠誠,譜寫了一曲人民消防為人民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