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奶餵到懷疑人生,哺乳期乳腺炎了解一下?

2020-12-20 寶寶知道

做女人好難,做媽媽更是難上加難。一路經歷了姨媽痛,好不容易跨過生孩子的鬼門關,經歷了所謂的十級+分娩痛,以為勝利就在眼前,不巧,又遇到了堵奶……

有人說,堵奶那就通唄,然後斥巨資辦個套餐請通乳師,一頓揉搓,就怕揉出問題哦!

黃金萬兩不如胸前二兩啊!有問題咱們找醫生!

堵奶一旦沒有得到正確的處理,極其容易發展為乳腺炎,紅、腫、熱、痛,發燒都找來,這時候如果問:得了乳腺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回答大概是:胸前已經不是寶寶的糧倉了,是兩枚著火的炸彈,火辣辣的痛!!

其實,哺乳期乳腺炎的發病過程經歷三個過程,即:乳汁淤積→無細菌感染的乳腺炎→有細菌感染的乳腺炎,出現局部膿腫。而這三個階段的演變也提醒我們醫務工作人員和患者一定要抓住前兩個環節,減少侵入性操作,及時逆轉病程,使乳母儘早康復。

導致哺乳期乳腺炎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哺乳期乳腺炎的發生原因共有三個大方面:乳頭原因、乳汁淤積和乳母抵抗力下降。一般來說,當三個原因同時存在,炎症才會存在,如果只有其中一個原因,很難形成乳腺炎。

乳頭原因

■ 乳頭內陷或因手術及外傷導致解剖異常

乳頭內陷這裡主要指先天性凹陷,如青春期乳透凹陷沒有進行治療;外傷主要見於乳頭或乳暈部位的腫瘤,手術過後瘢痕牽拉或瘢痕擠壓導致乳管受到壓迫而不通暢。

■ 乳頭破損

主要見於母親對衣服、食物、洗滌劑過敏,導致皮膚局部溼疹。

■ 長時間含乳

嬰兒長時間含乳,特別是含乳入睡,會引起嬰兒口腔內的細菌逆行。

■ 吸奶器的不當使用

主要見於使用時機不當,吸奶器的負壓可以使乳頭水腫,乳管變細。

那麼如何使用吸奶器?

首先要待泌乳反射出現後再用吸奶器,而不是想用就用。其次使用吸奶器要輕柔,如果乳頭有破損,在痊癒之前建議不要使用吸奶器。

■ 嬰兒含接姿勢不當

吃奶雖然是本能,但是也需要正確的指導。不正確的含接姿勢會增加乳頭破損的機會,也會使排乳不暢。

■ 乳頭白斑及乳管堵塞

可見於局部炎症,但更多見於乳管出口不是筆直的,有一小段乳管匍匐於乳頭表皮之下。如果這層覆蓋的表皮不能及時去除,那麼整支乳管或乳腺都會被乳汁淤積。

乳汁淤積

■ 泌乳過多

可能與個人體質和進食催乳食物有關。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過度強調餵奶後排空乳汁。排空乳汁會給大腦傳遞乳汁不足的信號,這個信號會促使垂體分泌較多泌乳素,反過來促使乳汁過多,導致乳母疲於排乳,稍有延後就會形成乳汁淤積。我們這裡並不是說要排空乳汁,而是把乳房排得鬆軟,沒有腫塊,希望產乳和吃奶形成有益平衡。

■ 外力壓迫乳房

包括睡姿、過緊的內衣、坐車安全帶、外力擠壓。

有中國特色的「外力擠壓」就是「開奶」,初衷是好的,通過按摩這樣的物理方式疏通乳管,但是目前許多開奶人員沒有專業知識,大力地擠壓乳房腫塊,而這樣大力地按摩產生的疼痛會使乳母的乳管痙攣,乳汁更加難以排出;而且會使乳汁外溢,外溢到組織後,增加膿腫機會。

乳母抵抗力下降

精神壓力大、休息不佳、感冒等情況都容易增加乳腺炎的發生風險。

是時候排乳了……

上述我們也提及了過度排空乳房的情況,但並不是就要守著「你們說了不能排」的信念,怎麼都不排……走到乳汁淤積這一步了,最有效最初始的方法就是:餵養排乳。

鼓勵患者從患乳開始餵哺嬰兒!是患乳!患乳!患乳!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大家有個誤區,只要餵奶的乳母來醫院發燒了,驗個血白細胞有點高,就讓患者停止哺乳,去用抗生素,這是個錯誤的做法。只要體溫不超過38.5攝氏度,建議患者應該餵哺嬰兒,而且每次從患乳開始哺乳,爭取將其排空。只要乳汁排空,幾個小時體溫就會正常。

排空乳汁需要注意讓嬰兒的下巴或鼻子對準阻塞的部位,吸力最大,有利於排空。哺乳的同時可以使用潤滑劑按摩乳房,國外建議使用食用油或無毒的潤滑油,但是油類物質讓嬰兒吞服容易增加嬰兒腹瀉機率,所以建議可以用乳汁替代,只要保證媽媽的手洗乾淨就可以了。最後餵哺結束時用手或吸奶器排空乳房,用手排空乳房的效果比吸奶器還要好。

還有的乳母來看門診嘴唇乾的都起皮了,也不敢喝水,擔心攝入液體過多會不會導致母乳分泌過多,淤積更嚴重。但是這樣反而適得其反,導致抵抗力下降,恢復更慢。此外,建議避免過多攝入脂肪,脂肪攝入會導致血脂含量增加,也會使乳汁內脂肪含量增加,粘度增加,導致乳管內乳汁淤積增加。

冷敷 or 熱敷?

冷敷和熱敷並不是對立的,主要是選擇合適的時機。乳汁淤積初期建議選擇局部冷敷,目的在於第一減輕疼痛,第二是減少局部滲出,第三是降低局部代謝率。如果疼痛減輕,腫塊局限,乳汁還是不能夠完全排出,可以在24小時候轉為熱敷,這時候熱敷目的主要在於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症物質吸收,促使淤積排除。上面的外敷順序一定不能弄反,如果先是熱敷,會導致局部充血,產奶更多,乳汁淤積更嚴重。

如何預防哺乳期乳腺炎?

勿使乳房過於充盈

學會正確的含接姿勢

按需哺乳,間隔時間不應超過3小時

學會手法排乳

恰當地使用吸奶器

休息、增加餵哺頻率、外敷

注意手及哺餵用具衛生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知心密友)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媽感冒、發燒、乳腺炎的情況下不能給寶寶餵奶?答案出乎意料
    這些話聽得多了,媽媽們也會產生懷疑,難道這些情況真的不能母乳嗎?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說一說,給母乳媽媽們吃一顆定心丸。哺乳期感冒不能餵奶?答案:能。哺乳期乳腺炎不能餵奶!答案:能。乳腺炎是母乳媽媽們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但是母乳並沒有被感染,相反得了乳腺炎,寶媽們更應該積極餵養,如果停止不喂,只會加重你的乳腺炎。
  • 痛到懷疑人生!如何應對產後乳腺炎?
    那一定是——產後乳腺炎,其疼痛度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讓不少新媽媽無奈放棄了哺乳。到底如何對抗這哺乳期的頭號「攔路虎」? 產後乳腺炎不可久拖 產後乳腺炎是產褥期常見的一種疾病,乳腺炎俗稱「奶癤」,多為急性乳腺炎,常發生於產後3~4周的哺乳期婦女,所以又稱之為哺乳期乳腺炎
  • 自從得了乳腺炎,每次餵奶都餵出豬叫……
    「不是我不想喂,是身體受不了啊……」現實中,乳腺炎的發生與母乳餵養率的下降有關,是導致母親提前中止母乳餵養的常見原因。而最新研究發現,某些益生菌對於降低哺乳期乳腺炎的發生有顯著效果。 21新健康了解到,早在2010年,我國衛生部就將唾液乳桿菌列入《可用於食品的菌種名單》列表中,唾液乳桿菌PS2在臨床研究中也獲得了針對孕期及哺乳期人群的安全性數據。 在國外,唾液乳桿菌也具有安全的使用歷史,被列入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安全資格認證(QPS)列表及歐洲食品飼料菌種學會(EFFCA)的菌種列表之中。
  • 如何打敗哺乳期乳腺炎?
    經常收到媽媽的呼救:「我發燒了,乳房感覺沉沉的,是不是乳腺炎了?」 「我乳房上有個發紅的硬塊,是不是乳腺炎了,該怎麼辦呀?」。「我乳腺炎發燒了,還能餵奶嗎?」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常見疾病之一,就像平常人得感冒一樣常見。
  • 我是如何戰勝哺乳期乳腺炎的?
    我差不多是生完孩子第10天的時候得了乳腺炎,症狀就是:高燒,高的時候燒到39.5以上,發冷,但沒有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的症狀。如果你也是哺乳期只是發高燒,那就該考慮是不是乳腺炎了,先說說兩次乳腺炎的經歷吧,希望對新手媽媽有借鑑作用,免去不必要的痛苦和恐慌。第一次:月子第10天吧,發燒反反覆覆持續了三四天。
  • 哺乳期乳腺炎最新進展
    要記住,乳房是所有哺乳動物賴以繁衍生存的最重要器官之一,它的很多強大自愈功能是人類目前為止還不了解的,所以保護它遵從哺乳動物的本能是最最重要的。千萬不要以為某個人的手法技術很神,乳房不去通通順順就會發燒、化膿。在疫情期間,由於隔離限制,我們團隊在好大夫平臺上義診諮詢了四百多例哺乳期乳房問題案例。
  • 得了乳腺炎,還能給寶寶餵奶嗎?關於乳腺炎的知識都在這裡
    乳腺炎是乳房組織發炎而引起的一種疾病,多發生在產後哺乳期媽媽身上。細菌通過酸痛、皸裂的乳頭進入乳房,或是餵完奶後有乳汁殘留,導致乳房疼痛及腫脹。 乳腺炎可能發生在哺乳期的任何時候,但以產後首4周最為常見(那時候乳房仍然腫脹),尤其常發生在沒有哺乳經驗的新手媽媽身上。向醫生或助產士請教如何正確哺乳,以防患上乳腺炎。
  • 痛痛痛,3個表現說明得了哺乳期乳腺炎!還能繼續餵奶嗎?
    當媽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可是有些媽媽卻在哺乳期得了乳腺炎,疼痛難忍,面對嗷嗷待哺的寶寶不知如何是好。什麼是哺乳期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是指乳腺的化膿性感染,是產褥期的常見病,最常見於哺乳婦女,尤其是初產婦,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生,在母乳餵養的前三個月最為常見。為什麼會得哺乳期乳腺炎?
  • 哺乳期發燒是感冒還是乳腺炎,如何自救?
    最怕的還是哺乳期發燒,是感冒生病了?還是奶結乳腺炎了?我該怎麼辦?要不要吃藥?吃什麼藥?要不要去醫院?去哪個科?今天我們來聊下哺乳期發燒這個話題。如果沒有上述症狀,而伴隨著某一乳房局部的壓痛,腫脹,發熱(常大於38.5℃)畏寒,全身乏力您可能是乳腺炎了。在前12周發生率較高,尤其20天左右。在產科病房這麼多年,急診發燒住院最多的還是乳腺炎。造成乳腺炎的原因是乳汁受到壓力而回滲到周圍的組織,而這些組織將乳汁視為外來物,同時乳汁中含有會引起發炎的物質,即使沒有細菌感染,這些也會造成疼痛,腫脹及發燒。
  • 哺乳期乳腺炎防治小策略
    哺乳期乳腺炎是產褥期女性常見病之一,近年來,由於我國初產婦年齡的增加以及剖宮產比例的增高,加上新手媽媽哺乳知識和經驗的不足,哺乳期疾病的發生率大大增加。如何能夠減少乳腺炎的發生呢,下面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乳腺科趙立娜醫生為大家介紹以下幾個防治小策略,很重要喲,要記住喲!哺乳期乳腺炎 早期發現很關鍵不少新媽媽坐月子期間,發現乳腺炎的早期症狀,因擔心感染、受風等原因忌諱去醫院,自己在家按揉乳房,但因為手法不正確反而加重病情。很多產婦一出月子立刻來到醫院就診,但乳房裡的疙瘩已經長了10多天,很難用單純手法治療排開。
  • 出現了乳腺炎的症狀,就別給寶寶餵奶了?要視情況而定
    哺乳期乳腺炎是孕產期的常見病,其主要原因是乳汁淤積的基礎上伴發致病菌入侵,乳汁淤積有利於入侵細菌的生長繁殖。分娩後由於乳腺開始分泌乳汁,有些媽媽們在餵養的過程中,不注意自己乳房發生的變化,或者是餵養過程方式不正確,很容易得乳腺炎。
  • 哺乳期得了乳腺炎,真的不可以餵奶了嗎?
    果然第三天,寶寶終於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頓大餐了,由於剛剛有奶,寶寶吃奶時,感覺乳頭被寶寶都吸出了白泡,但是我還是忍著疼痛給寶寶餵奶。 我問了醫生,我如果打點滴的話,能給孩子餵奶嗎?而且得了乳腺炎,一般都是因為乳腺堵塞,簡單的說就是因為奶水不能及時的排空,造成乳腺堵塞造成的,而且得了乳腺炎後,不要停止母乳餵養,要等寶寶吃完奶水後,如果乳房還漲的話,要擠出多餘的奶水。
  • 得了乳腺炎,還能餵奶嗎?怎麼治療?
    殊不知,漲奶、乳頭皸裂的疼痛比宮縮痛還難受,更何況母乳餵養的路上,還有乳腺炎這塊絆腳石。可以說乳腺炎是哺乳期媽媽們的夢魘。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哺乳期乳腺炎,關於哺乳期乳腺炎的病因以及預防措施。
  • 《新生日記》王斯然不願餵奶丨餵奶能讓你痛到懷疑人生
    、漲奶痛、餵成大小胸等各種問題。餵奶時媽媽感覺沒有疼痛,寶寶吸吮有節奏,並且能感覺到寶寶的吞咽聲。舒服的姿勢:躺喂。躺餵是最舒服的餵奶姿勢之一,躺餵時媽媽和寶寶的身體都可以得到放鬆。是晚上最常用的餵奶姿勢。媽媽身體完全側躺,寶寶身體面對媽媽完全側躺。寶寶的肚子貼緊媽媽的肚子,寶寶吃奶的姿勢依然是仰頭含乳,含住乳頭和乳暈的大部分,上下唇外翻,如果媽媽乳暈比較大,含住一部分也行。
  • 乳腺炎的治療法 如何預防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炎是乳房最常見的病變,如果因為乳腺出現問題一定要及時的治療,乳腺炎的治療法有很多還有偏方,那麼應該如何治療呢?乳腺炎的症狀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預防哺乳期乳腺炎吧!乳腺炎的發生如果是因為乳液沒有排清還是比較常見的,所以我們需要重視乳腺炎的治療法,找到原因積極的治療,這樣才能更好的治療乳腺炎。
  • 成都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易纏身 教你安全餵奶
    乳汁淤積、細菌侵入致病  急性乳腺炎是很多新媽媽都可能遭遇的狀況,主要症狀包括乳房疼痛、局部皮膚發燙、紅腫等。因為事關母乳餵養這一重大問題,每個剛做或者即將做媽媽的人都應該對它了解更多,以期能準備得更好。  急性乳腺炎是致病菌侵入乳腺並在其中生長繁殖所引起的乳腺急性化膿性感染。這種病症在首次做媽媽的女性中更為多見,往往發生在產後3—4周。
  • 哺乳期媽媽怎樣防治乳腺炎?
    可有的寶媽餵著餵著,乳房就突然又紅又腫、疼得整宿睡不好覺,而且乳房裡面還有硬結,像石頭一樣。 這就是號稱「奶娃小惡魔」的哺乳期乳腺炎,大約有20%的寶媽都和它鬥爭過[1]。 接下來就來告訴你,如何打敗這個惱人的「小惡魔」。
  • 哺乳期乳腺炎?竟然都是疏忽了這六大細節!
    乳腺炎應該是哺乳期最大的敵人。雖然現在條件好了,但每年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媽媽中招,其實打倒乳腺炎的最好辦法是預防!  04注意寶寶口腔衛生  要儘量保持寶寶口腔的衛生,雖然母乳餵養的寶寶在添加輔食前一般不需要喝水,但為了寶寶的口腔健康,可以適量給寶寶餵一兩口水來清理口腔。
  • 哺乳期乳房疼痛有包塊 當心是乳腺炎 怕堵奶,擔心乳腺炎?這份新手寶媽乳房保健秘籍送你啦
    @淺笑:我今年32歲,哺乳中,前幾天發燒查出是急性乳腺炎,有玉米粒大點,化膿,已經做了一次治療了,今天第四天了膿水還有,應該怎麼辦?@樂樂:我預產期馬上就要到了,想知道怎樣可以避免堵奶,好擔心啊!近日,【華商雲對講·孕產婦群】裡有很多新手媽媽留言,處於哺乳期的她們正在被各種乳腺問題困擾。
  • 哺乳期乳腺炎的自救方法
    首次生產的媽媽在產後早期很容易患上哺乳期乳腺炎,這會讓她們苦不堪言,甚至不得不中斷母乳餵養。哺乳期乳腺炎也稱為產後乳腺炎,常發生在第一次分娩後,在產褥期常見的一種疾病。好發於產後4周內的哺乳期媽媽,多為產後急性乳腺炎,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糖球菌,乳汁淤積是發病的重要原因。哺乳期乳腺炎在臨床上的症狀主要有乳房出現紅、腫、熱、痛,並有局部腫塊、膿腫的形成,體溫升高,白細胞計數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