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6日(周六),北京CBC建築藝術館將舉辦由韓國著名建築師承孝相先生和他推薦的三位不同年代的韓國建築師的作品展,展覽內容為四家韓國事務所的30多個精彩的城市和建築設計作品。同期,北京CBC建築藝術館將迎來中韓兩地、四代、共八位建築師,交流各自成長經歷,比照北京、首爾兩個城市的變更及城市建設之得失,探討各代建築師所經歷的不同時期建築思想之沿革與流變。
展覽主題: 城市的建築·建築的城市
展覽主題: Urban 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 Urbanism
論壇主題: 城市再生——八人雙城記
展覽時間: 2015年5月16日-6月16日 09:00-18:00
論壇時間: 2015年5月16日(周六)13:30-17:50
地點:時間 北京CBC建築藝術館
時時間 時間北京市西城區佟麟閣路85號甲
主辦單位: 中國建築(CBC)
內容內容:《城市·環境·設計》(UED)雜誌社
內容內容: 履露齋 (IROJE) 建築事務所
合作聯絡人:熊 潤 18600687326
合作聯絡人:xiongrun@uedmagazine.net
媒體聯絡人:關旭然 18600687061
媒體聯絡人:guanxuran@uedmagazine.net
一.WHY:北京 vs 首爾
北京、首爾,各自作為兩國首都,擁有厚重的歷史和文化,並同為政治和經濟,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也面臨諸多相似的問題。在兩個城市發展的歷史沿革中,有著相似的美學觀念和文化理解的兩國建築師,也承擔著分量頗重的角色。
在近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中韓建築師群體通過幾代本土建築師的不斷努力,已逐漸形成了各自當代建築設計的風格。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更多優秀作品的問世,中韓兩地的建築及建築師越來越多的得到了國際建築界的認可。本次論壇的目的旨在增進中韓建築師交流,讓中國建築師、學者更加了解當代韓國建築的多樣性以及多元化,同時也期待通過中韓兩國建築師的交流與探討,我們能以全新的視角去審視在城市建設中建築師所扮演的社會角色。
二.WHAT:三大論壇議題
■ 建築師眼中之城:北京/首爾五十年
■ 雙城建築師之成長
■ 我的建築我的城
二.WHO:韓國建築師 vs 中國建築師
閔賢植 (Min, Hyun Sik) 1946年生, 寄傲軒建築師事務所代表,前韓國藝術綜合大學美術院長
承孝相(Seung, Hchioh Sang)1952年生,履露齋建築事務所代表,首爾市總管建築師
金榮俊(Kim, Young Joon)1960年生,金榮俊城市建築師事務所代表,坡州出版城市二期總協調人
全淑姬(Chun,Sook Hee)1975年生,WISE建築師事務所代表,年輕建築師獎獲得者
裴炯敏(Pai, HyungMin) 首爾市立大學教授,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學博士
馬國馨 1942年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顧問總建築師
齊 欣 1959年生,齊欣建築設計諮詢有限公司 董事長 / 總建築師
李興鋼 1969年生,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李興鋼建築設計工作室主持人
張 軻 1970年生,標準營造事務所合伙人
柯、衛 CHIASMUS建築工作室創始人
現今,建築師的作品強調突出個性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對城市和建築關係的關注越來越模糊。建築被視為造型,城市面臨破碎。小型建築與城市亦是互通的,應在建築中體現城市的特性,城市也應像建築一樣形成有機體,確保城市擁有健康的城市空間。「城市的建築·建築的城市」的標題就是在這樣的語境下提出的。打造有名的建築之前,要先打造好的建築,這個標題就是做好建築的根本的基礎。
作為韓國建築界備受尊敬的建築師,承孝相先生與他創建的履露齋(IROJE)建築師事務所佳作迭出,在海內外建築界也頗具影響力。本次展覽將以承孝相先生及其事務所近26年來的成功案例作為展覽的主要內容,並同時邀請到韓國其他三家著名建築師事務所:寄傲軒建築師事務所、金榮俊城市建築師事務所和WISE建築師事務所一同參展。透過四家韓國事務所的30多個城市和建築項目,向中國觀眾展示韓國的代表性建築設計理念及城市議題。
履露齋建築事務所
「建築,已經成為城市變量的一分子。我們無法繞開城市去解讀建築。城市的密度和形態的複雜性在增加;景觀、室內、結構設計都逐漸展露實力。建築師需要擴大自己的知識和視野來適應新的環境。」
主持建築師——承孝相
1952年出生,畢業於首爾大學,他曾就讀過維也納工科大學。15年的時間拜金壽根為師,於1989年開創建築師事務所履露齋(IROJE),他是引領韓國建築界新風氣的<4·3集團>成員之一,也曾經為了探索新的建築而參與了首爾建築的設立過程。著作有《貧者之美 (1996美建社)》、《智慧的城市/智慧的建築(1999首爾論壇)》、《建築,思維的符號(2004石枕)》、《地文(2009悅話堂)》、《盧武鉉的墓址/為自願流亡者的風景(2010訥窩)》、《古老之美 (2012Culturegrapher)》等。1998年承孝相歷任北倫敦大學的客座教授,曾經在首爾大學,也在韓國藝術綜合大學出講過。他從主導20世紀的西方文明的批判中出發,提出《貧者之美》主題,並將此放在他建築工作的,目前已榮獲《金壽根文化獎》,《韓國建築文化大獎》等各種建築獎項。作為坡州出版城市的總設計協調者,他指揮了嶄新的城市建設,因此美國建築師協會授予了他名譽會員的榮譽,並且作為建築師第一次被選為國立現代美術館主辦的「今年的藝術家」,並舉行了《建築師承孝相展》。在美國和日本、歐洲等各地舉辦過個人展及團體展,他的建築領域目前已經延伸到中國國內和亞洲、美國、歐洲等地。韓國政府對他在韓國文化藝術上的貢獻表示肯定,在2007年授予了《大韓民國藝術文化獎》。2008年承孝相出任威尼斯雙年展韓國館的策展人,並且被選為2011光州設計雙年展的總監,2013年開始被任命為首爾市建築政策委員長,2014年被任命為首爾市主管建築師(city architect)。
「不與自然相衝突,發掘並充分利用自然原有的空間;與建築的形態相比,更重視與瞬息萬變的大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
主持建築師——閔賢植
1946年生於韓國。1970年從國立首爾大學獲得理工科學士後,先後在金壽根(空間研究所)和尹承重工作室研修建築。1989到1990年間,於英國倫敦AA深造。1992年,開創了自己的閔賢植建築研究所「寄傲軒」。1997年,他參與創辦韓國藝術綜合大學美術院,並擔任建築系工作直至2012年止。自從「深院之家」在「一個時代的回聲」中展覽以來,閔賢植就一直活躍在公眾視線中。他的建築熱情也逐漸擴展到城市規劃領域,參與多個城市規劃和設計項目,比如坡州圖書城的「坡州景觀設計」、「光州亞細亞文化都市基本構想」、「水原,歷史與文化之都」、「Maemooldo 島,心嚮往之」等項目。通過項目作品、出版物、經歷和威尼斯雙年展(2000/02)、賓夕法尼亞大學「空之架構」(2003年)、首爾景觀(2008-2009年)等國際展覽,他的創意十足的設計理念已經成為韓國建築與城市化關鍵過渡時期的重要參考。
金榮俊城市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已經成為城市的變量。我們無法繞開城市去解讀建築。城市的密度和形態的複雜性在增加;景觀、室內、結構設計都逐漸展露實力。建築師需要擴大自己的知識和視野來適應新的環境。」
主持建築師——金榮俊
畢業於國立首爾大學建築學專業。隨後在韓國空間建築事務所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1995年,他到倫敦AA深造,完成研究生學業。隨後任職於鹿特丹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1998年回到首爾,成立了自己的事務所YO2。他的獲獎項目包括Jahajae住宅(曾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展覽)、Heryoojae醫院、新城市(獲競賽一等獎)。他曾在馬德裡歐洲大學(2008年)和麻省理工大學(2013年)任教。他還是坡州圖書城的協調聯絡人。
WISE建築師事務所
「我們關注日常生活的價值。雖然我們對日常生活已經習以為常,程式化的日常讓我們常常忘記了它們的存在,但是日常生活仍然在時光的流逝不斷進行」自我修復「和」自我闡述「。日常生活的這兩種屬性對建築有很有意思的影響。這兩個屬性暗示了安心、舒適、放鬆、有洞察力、視野等。建築師應該對日常生活有敏銳的洞察力,運用設計的非日常來打破日常生活。」
主持建築師——全淑姬、Young Jang
WISE建築事務所是跨文化的建築公司,從事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城市設計、空間分析等。他們的設計不僅追求美和功能的創造性結合,還關注環境。他們相信建築是時間、空間、藝術和人的媒介。2008年創建了WISE建築事務所後,兩位建築師在漢城完成了幾個小但是有意義的項目,在這幾個項目中,他們關注於日常材料的運用。他們還參加了很多跨界交流活動,例如和藝術家一起策劃組織了釜山「閎體公共藝術項目」。近在漢城北村組織策展「黑暗中的對話」。2011年獲得第四次韓國青年建築師獎,2012年以「戰爭與女權博物館」獲得首爾建築獎章。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房天下」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房天下贊同其觀點。
買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價房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