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給新生兒洗澡是件很簡單的事,沒必要學習。但前一陣朋友家發生的事還是觸動了我,給寶寶洗澡也是門大學問。這對90後小夫妻,從醫院把寶寶接回家後,居然不會給寶寶洗澡。情急之下沒辦法,花了200塊錢請來月嫂示範,並將洗澡全程錄了下來,仔細模仿學習。
為了避免類似問題再次出現,我們還是提前學習一下新生兒洗澡的正確做法吧。
洗澡前的準備工作
新生寶寶是嬌嫩的,他剛離開最安穩的母親子宮不久,所以得十分細心地為他設想一個理想的環境和適宜的溫度。最好使室溫維持在一般覺得最舒暢的26~28℃之間;水溫則以37℃~42℃左右為宜。可在盆內先倒入冷水,再加熱水,再用手腕或手肘試一下,使水溫恰到好處。
值得注意的是,沐浴時要避免陣風的正面吹襲,以防著涼生病。沐浴時間應安排在給嬰兒哺乳1~2小時後,否則易引起嘔吐。
洗澡的具體方法
1.抱浴法
家長可以搬張小凳子坐在浴室裡,先將寶寶用浴巾裹住,只露出臉部和頭部,然後放在大腿上,用左右託住頸部和頭部,右手清理臉部和頭髮。在洗頭時,最好有另一個大人幫著堵住她們的耳朵和耳部輪廓,防止耳朵進水。洗完頭後把頭立刻擦乾再進行下一個步驟。
臉部和頭部都清理完後,媽媽們可改用懷抱的方式將孩子固定在左臂的懷抱中,再依次擦洗上半身和下半身。不要遺漏一些「衛生死角」,比如胳肢窩、大腿根部、腳趾間隙等等。這種抱浴的方法比較適合剛出生的小嬰兒。
2.盆浴法
幫孩子脫掉衣服後,用溼紙巾或者溼毛巾先將屁股上的汙漬清理掉,再拖著他們的頭部和雙腿輕輕放入浴盆,讓臀部先入水,再慢慢適應水溫。讓小朋友保持半坐的狀態比較好,既能避免嬰兒產生恐懼感又方便家長進行清理,洗澡時,要託住寶寶的頸部和頭部,再依次清洗。
注意,若將小朋友反轉清洗背面,一定要用一隻手支撐住寶寶的正面,若媽媽一個人顧及不暇,記得請家人來幫忙,不要硬撐。
3.其他方法
根據每個新生兒的具體情況,可能需要對沐浴的方法做略微調整。新鮮的沐浴方法未嘗不可,不過家長要注意隨時觀察孩子的反應,不要為了一時方便而忽略了寶寶的感受。
給新生兒洗澡的順序一般是從頭部和臉部開始,注意保護好寶寶的耳、鼻、耳、嘴,防止進水。醫用棉籤是新手父母的好助手,清潔鼻孔、耳窩、臍窩等部位時都能用的到。頭和臉洗好後就輪到頸部和上半身了,最後是洗下半身。分段洗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沒有洗到的部位要用浴巾包裹好,防止著涼。
如何護理出浴的寶寶
1.新生兒出浴後,及時用毛巾擦乾身體,並用大浴巾包裹嚴實,然後抱出浴室,放在溫暖的房間裡,讓他們躺在軟軟的床上休息休息。
2.躺下後,把寶寶身上殘餘的水漬弄乾淨,並塗上爽身粉和潤膚油,以免皮膚出現異常症狀,不過家長要控制好這類護膚品的用量,如果爽身粉或者潤膚油在皮膚上堆的太厚反而會適得其反。新生兒的屁股部位可以多塗一點嬰兒油,防止使用紙尿布時出現紅屁股的現象。
注意:如果寶寶皮膚上有紅疹、糜爛、過敏等不良症狀時千萬不要隨意使用任何護膚品,請先帶他們去看兒科醫生,在醫生的建議下正確用藥。若亂塗抹爽身粉或者嬰兒油無疑是一種多餘的刺激,反而有可能家中病情。
3.一切完畢後,給小孩幫上乾淨的紙尿布,換上舒適的衣物,整個沐浴過程算是大功告成。經歷一個愉快的洗澡過程,對於大人和小孩來說都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