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不喜歡家庭作業,這是所有家長最頭疼的事。其實大多數家長看到孩子在做作業時不好好寫的時候,都會無形中產生很大的火氣,很容易衝動。
事實上,孩子們不好好做作業有兩個原因。要麼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要麼孩子的知識不那麼紮實,作業也很難寫,所以會像逃避或拖延一樣。但學生畢竟是學生,每天唯一必須做的就是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如果孩子不好好做作業,家長還是要找出問題的所在幫助孩子糾正這個問題。
寶媽孫某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大兒子在小學四年級,小兒子在小學一年級。
因為疫情的關係學校都沒有開學,所以兩個孩子每天都在家上網上課。可能是因為家庭環境比較寬鬆,孩子們的網絡課效率很低。兩個孩子都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每天下班後,孫某還要給孩子們上兩節課。
這兩天在上網課的時候,大兒子的老師讓大兒子背誦昨天的古詩,但大兒子什麼也背不上來。這讓大兒子感覺很沒面子,心裡產生負面情緒,當他不想再學任何東西的時候,即使老師在課後沒有做作業,他也一直抱怨老師不好,還主動說自己做不到。
孫某看到孩子幾乎氣瘋了,想上去給孩子打兩下,但本著不打孩子的原則,孫某還是忍住了憤怒。情緒平靜下來後,孫某想出了改變孩子心態的辦法。
孫某找到一臺舊機器,是製作螺絲釘的,然後他告訴大兒子:現在沒有受過教育的孩子只能做體力工作,做流水線工人。這就是為什麼沒有受過教育的人走進社會的第一步,既然你不想再學習了,覺得不行,那我就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這兩天你不需要學習,你在家工作,每天工作8個小時,如果你能堅持下來,以後就不會學習了。
大兒子聽說媽媽不需要學習,眼睛突然亮了起來,然後高興地坐在機器前,開始製作螺絲釘。但15分鐘後,大兒子就開始連連抱怨,說自己很無聊,這不適合自己。孫某說:「大多數沒有受過教育的孩子都是在你這個年齡開始工作的」,大兒子什麼也沒說,但他堅持到2個小時,兒子提出不想工作。想要學習。
孫某在網上發布了教育孩子的經歷,但沒想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大家都說孫某的教育方法很好,解決了孩子不學習的大問題。
如果孩子不想學,家長該怎麼教?
1.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首先,我們必須看看這個孩子屬於什麼樣的孩子。有些孩子能聽大人的勸告。在這樣的孩子中,家長可以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學習,不喜歡寫作業。幫孩子們解決問題,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讓孩子知道學習對人生的重要性。這樣,父母可以讓孩子接受他們必須學習的現實。
2.讓孩子們體驗到艱苦的工作
有些孩子很固執,父母甚至不能理解,如果你想讓這樣一個孩子改變主意,那就讓他真正體驗到工作的艱辛。就像孫某一樣,給孩子們一個工作的機會。當孩子們經歷了艱苦的工作,他們可以理解成年人的辛苦,所以他們自然會接受學習的道路。
現在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他們不想學習的情緒。父母不能用暴力來解決這個問題。當然,咱們不能只是盲目地說教。咱們必須找到背後的真正原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繼續走上學習的道路。你覺得這位家長的做法對麼?或者你還有更好的方法,歡迎到評論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