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看錯,螃蟹真的有尾巴!
說尾巴之前,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在節肢動物門的甲殼類亞門下,有一個十足目,主要是蝦和蟹。十足目下又分出了枝鰓亞目和腹胚亞目。而在這個腹胚亞目之下的短尾下目,就是嚴格意義上的蟹。
那麼短尾下目的「短尾」是什麼意思?這就回到我們的標題了,大家肯定很疑惑,平時吃的時候也沒看見螃蟹有尾巴呀?沒有尾巴又哪來的長短?其實不然,螃蟹在幼年的時候確確實實是有尾巴的!
如下圖所示,蟹從卵裡孵化之後,經過水蚤幼蟲、溞狀幼體、大眼幼蟲(王傑希:阿嚏!)的幾個階段時,尾巴都清晰可見,尤其是大眼幼蟲階段,簡直就是一隻小龍蝦的樣子嘛。但隨著蟹的慢慢長大,這個尾部也逐漸消失了,變成了蟹肚子上那一小片片腹甲,也就是蟹臍。
好了,說了這些,其實只是個鋪墊,為了讓大家對蟹有一個大概的認識,下面就是吃貨們最喜歡的內容了~為大家介紹一下日常生活中各種常見的不常見的蟹~當然,吃法也是少不了的~
1、梭子蟹十足目-腹胚亞目-短尾下目-真短尾派-異孔亞派-梭子蟹總科-梭子蟹科學名:三疣梭子蟹俗稱:梭子蟹、槍蟹、海蟹、童蟹、飛蟹、白蟹
長期以來都有一個問題困擾著大家:究竟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誰呢?這個問題自然不會有準確的答案,但是三疣梭子蟹可以自豪的宣傳:我,至少是第一種被載入中國人史冊的蟹。 咱們中國人的文獻上對於蟹這種美物的首次記載,就是在《周禮·庖人》裡記載的周天子吃的那種「青州之蟹胥」,這個青州又在何處呢?在如今山東濰坊有一個縣級市叫做青州。其實,這青州啊,祖上也是闊過 ,我們常說的「九州」裡,就有青州的一席之地,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青州就是山東半島的統稱。那蟹胥又是何物呢?原來,蟹胥就是把蟹剁碎,醃製後得到的蟹醬,這種做法往往用來處理腥味極重的海蟹。從各方面推論,周天子吃的,很可能是用一種海蟹——梭子蟹——製作的蟹醬,而在山東半島最常見的梭子蟹就是這種背上有三個疣突的三疣梭子蟹。 後來的相當長時間裡,這種海蟹都是貴族食譜上的重頭菜,但是吃法嘛……就……重口了一些,除了蟹醬之外,還有用糖醃漬的糖蟹。但是它畢竟是一種海蟹,海腥味道還是比較重的,和文人所追求的那種淡雅的食風有一點點不太兼容,所以到了唐宋的時候,文雅之士就把愛好轉向了大閘蟹。不過,梭子蟹並沒有因此沉淪,沒有了文人墨客的加持,我們還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嘛,況且這貨又大又肥,誰不愛呢?
另外再闢個謠,說蟹販子為了多賣錢,用注射劑給梭子蟹注水,因為在蟹攤上常能見到有的蟹殼上有小小的孔。其實用注射器給蟹注水很困難,也打不進去幾滴水,而蟹殼上的洞,大多數都是搬運途中被別的蟹的蟹殼戳破的。
2、花蟹十足目-腹胚亞目-短尾下目-真短尾派-異孔亞派-梭子蟹總科-梭子蟹科學名:遠海梭子蟹俗稱:遠洋梭子蟹,藍蟹,沙蟹,花腳市仔,蘭花蟹(雄性)
遠海梭子蟹無論是大小還是口感都和三疣梭子蟹差不多,區別在於外形:首先是殼上有明顯的星斑,其次是深淺不一的藍色底色,最後就是它沒有那三個疣突。它們的區別還在分布的區域上,三疣梭子蟹以北方水域居多,遠海梭子蟹則分布在更溫暖一點的水域,在我國就是浙江往南,以及東南亞、印度、澳大利亞沿海。 其實梭子蟹這一科有三疣梭子蟹做個代表也就夠了,把遠海梭子蟹搬出來主要是為了講一下雷塞布遷徙。 印度洋和地中海之前是不相連的,這兩片水域的生物也都是各自進化,十分不同。許多像遠海梭子蟹一樣的生物,也只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水域。但蘇伊士運河的開通,打通了這兩片海域,許多動物就通過船閘的一次次放水,從運河的一端遷徙到了另一段。遠海梭子蟹就是這支遷徙大軍的代表,它們現在已經出現在地中海東部海域,並很好地適應了那的環境。這樣通過蘇伊士運河進行的物種擴散,就叫做——雷塞布遷徙。雷塞布指得就是蘇伊士運河的總工程師費迪南德·德·雷塞布。
最後,遠海梭子蟹做法和三疣梭子蟹一樣,推薦清蒸,什麼佐料都不需要……
正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清蒸高!」
3、紅花蟹十足目-腹胚亞目-短尾下目-真短尾派-異孔亞派-梭子蟹總科-梭子蟹科學名:鏽斑蟳俗稱:花紋石蟹,花蟹,火燒公,十字蟹,萬裡蟹
遠海梭子蟹自稱花蟹,有人是不服的,因為它們認為遠海梭子蟹還不夠花,那這位挑戰者是誰呢?正是遠海梭子蟹的同門兄弟——紅花蟹。 紅花蟹不僅花紋花,底色都是淡淡的小粉紅,因為腦門上邊的花紋圖案像背著十字架,又得名十字蟹。這蟹在我國只分布在福建以南海域,尤其以臺灣新北市的萬裡出產的最為出名,又被譽為「萬裡蟹」。
油燜紅花蟹……我有點餓了……
4、石蟹十足目-腹胚亞目-短尾下目-真短尾派-異孔亞派-梭子蟹總科-梭子蟹科學名:日本蟳等俗稱:石甲紅,石鉗爬,花蓋蟹
石蟹是許多蟹的統稱,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日本蟳,這種蟹殼前部有鋸齒狀的狼牙刺,蟹螯粗壯多刺,殼摸上去有粗糙的凹凸感。在我國黃渤海沿岸,又被稱為「石甲紅」,和「石蟹」一樣,石甲紅所指的並不是日本蟳這一種,而是多種蟳的統稱,我在市場上見過的所謂「石甲紅」,就至少包括日本蟳、善泳蟳、尖額蟳、銳齒蟳這幾種。 這種蟹肉質很緊,但是殼真的很硬,尤其是那對大蟹螯,牙口不好的還是乖乖藉助工具吧。
5、青蟹十足目-腹胚亞目-短尾下目-真短尾派-異孔亞派-梭子蟹總科-梭子蟹科學名:鋸緣青蟹,擬穴青蟹等俗稱:蟳,黃甲蟹、蝤蛑,膏蟹、紅蟳、紅膏母蟹、和樂蟹、正蟳
「……大者長尺餘,兩螯至強,八月能與虎鬥,虎不如。隨大潮退殼,一退一長……」哇塞,能和老虎鬥,老虎還鬥不過它!這是哪位英雄?此乃野生大青蟹——蝤蛑[yóu móu]是也。 青蟹的兇悍,首先體現在巨大的塊頭上。以咱們國內最常見、養殖最多的擬穴青蟹來說,野生擬穴青蟹大的可以長到2公斤一隻!而鋸緣青蟹體型更大,蟹殼寬度經常超過20-25公分!再一個,就是青蟹性情兇猛,它們的主食是各種貝類、其他蟹,食物不足的時候,就會毫不猶豫地自相殘殺。尤其是農曆八月繁殖季節,攻擊欲更是強烈,所以才會有」能與虎鬥,虎不如「的說法。 各個階段的青蟹,它的別稱是不一樣的。最為珍貴的是卵巢飽滿的雌蟹,也就是所謂的「膏蟹」和「紅蟳」、「紅膏母蟹」;次之的是沒有交配過的母蟹,也就是所謂的「處女蟳」;最便宜的就是公蟹了,又叫「菜蟳」。即便是菜蟳,也是要五六十塊錢一斤的,也不便宜。這裡要特別說一下,咱們國內最常見的青蟹是擬穴青蟹,價格相對便宜,而另一種青蟹——鋸緣青蟹就會貴一些。為了防止不良商販以次充好,這裡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區分方法:看蟹最後的那一對兒腿,也就是它的遊泳足,昂貴的鋸緣青蟹遊泳足上有花紋,便宜一點的擬穴青蟹就沒有。 吃法嘛,當然是清蒸咯,畢竟著名吃貨蘇東坡先生早在九百多年前就推薦過了:
丁公默送蝤蛑溪邊石蟹小如錢, 喜見輪困赤玉盤半殼含黃宜點酒, 兩螯斫雪勸加餐蠻珍海錯聞名久, 怪雨腥風入坐寒堪笑吳興饞太守, 一詩換得兩尖團
今天就先到這裡,更多好吃好玩的蟹,請繼續關注百科的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