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遊戲對孩子大腦有什麼影響?看看腦科學家怎麼說

2020-08-25 父母世界

臺灣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多年來在海峽兩岸致力於科學育兒理念的宣講。

研究證明,好的電子遊戲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積極的作用,父母對此的態度不應是抗拒而是疏導,教會孩子有紀律地玩遊戲。



朋友的孩子考了第一名,朋友欣喜若狂地問孩子想要什麼獎勵,孩子回答:「我想玩一整天電子遊戲,你不準拔我的插頭。」朋友猶豫了,不是說打電子遊戲對孩子大腦不好嗎?其實不會,不過,不能不眠不休地打。

電子遊戲確實會改變大腦

下棋是個益智遊戲,會用到很多非常有價值的日常生活能力,例如下棋可以讓孩子懂得眼前的失利不是失敗,不必沮喪,鹿死誰手,不到最後關頭誰都不知道,從而幫助孩子養成樂觀、不放棄的性格。玩電子遊戲跟下棋類似,也是心智遊戲的一種,甚至比下棋還刺激。

電子遊戲的確會改變大腦,因為大腦是個演化來的器官,它一直不停地模擬外部環境,修改裡面的神經元迴路。在電子遊戲中,事情發生的非常快,畫面移動的更快,本來我們的視覺是在中央小窩附近看得最清楚,但是在電子遊戲中,周邊的信息很重要,怪獸或敵人不知什麼時候就會從旁邊冒出來,讓人措手不及,所以它能訓練周邊視覺的敏感度。

遊戲中,要時刻提防敵人出現,因此,注意力一刻也不能放鬆,還得決定對付敵人的策略,例如,擒賊先擒王。這些快速的眼手訓練、剎那間做決定的需求都會改變大腦的神經系統。所以,很多研究發現,打電子遊戲的孩子,在視知覺以及認知上比沒有打電子遊戲的孩子優越很多。



非暴力電子遊戲增進孩子的認知能力

當然,這裡指的是非暴力電子遊戲,暴力遊戲在攻擊性上的負面效果已被證實,它會強化孩子的攻擊性,甚至誘發抑鬱症。但是一般的電子遊戲會增加孩子的認知能力,如工作記憶、執行計劃能力、空間能力,還能增進孩子的社交技術。最近5年,有研究者開始用電子遊戲來治療老人失智、學習障礙,甚至用在軍事訓練上,因為軍人在戰場上需要比一般人更快、更精準。

好的遊戲讓孩子產生正向情緒

因為電子遊戲輸了可以重來,所以輸的時候,孩子知道自己的失誤在哪兒,想著再玩一次一定能避免錯誤,反而有更高的動機再去嘗試。這是個正向的學習態度,完全可以轉化到學習和未來的工作中。所以,有些學者認為,打電子遊戲不是完全浪費時間,它可以培養孩子的毅力和樂觀的動機。

另外,研究發現,孩子在玩他最喜歡的遊戲時,可以改善他的情緒,因為這時他大腦產生多巴胺的濃度跟吸食安非他命一樣多,而多巴胺是個跟愉悅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這就難怪打電玩會上癮了。好的遊戲是使孩子產生正向情緒最有效的方式,可以趕走焦慮,讓孩子放鬆。



對一個普世皆在玩的東西,父母的態度不應是抗拒而是疏導,教會孩子紀律,使他可以既沒有負疚感的玩,又不會耽誤到功課。其實很多時候魚與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只要我們的態度肯改變。

相關焦點

  • 長期玩電子遊戲對於孩子大腦有哪些影響和傷害,你一定要知道
    雖然適當的玩兒益智類的電子遊戲將有助於大腦的發育。但今天我們著重了解一下長期玩電子遊戲對於孩子大腦有哪些影響和傷害。第一,從幼兒園或者小學低年級開始,每天玩電子遊戲一到兩個小時的孩子。如果一直玩到上大學,在他們的大腦中。代表著大腦清醒以及活躍程度的一種腦電波。也就是貝塔波將大量減少甚至消失。
  • 耶魯腦科學家:如何活化大腦,讓孩子越來越會學習?
    這三種腦靠神經連接,它們之間沒有上下級關係,而是各司其責。但它們之間又相互影響,只有相安無事才能讓大腦正常運行。(是有了哺乳動物之後才出現的),所有群居且會餵養幼崽的動物都有這樣一個大腦,它與情緒有關,主要負責食慾、性慾、短期記憶等。
  • 腦科學家:錯!激活大腦有3把鑰匙,父母快打開
    一個聰明的孩子,只有12%的可能是因為頭大「你家娃腦袋這麼大,肯定特別聰明,長大了一定很有出息!」家有大頭寶寶的媽媽,聽到這句話,心裡肯定美滋滋的。生產時哪怕因為寶寶的大頭吃了很多苦頭,也覺得超值。有什麼比寶寶聰明更重要的呢?
  • 如何開發孩子大腦潛能,美國加州腦科學家提出三條建議
    大腦是人身體器官中最重要的部分,即使是平凡普通的人只要正確開發使用大腦,也會發揮無窮無盡的能力,甚至越是普通人的大腦越具有那些聰明人所不具備的更大潛在能力。因為聰明優秀的人往往因為在某些方面已經得到認可,而不再努力開發大腦其他的潛能。
  • 研究證明,好的電子遊戲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
    然而,電子產品裡面的電子遊戲卻不被老師和爸媽們認可和接受,他們擔心過多的遊戲時間對孩子不利。毫無疑問,的確有些孩子太過頭了,長時間的玩電子遊戲,會令孩子面臨健康問題。但是一些研究也表明,玩電子遊戲可以帶來心理上、甚至生理上的益處——從增強孩子的大腦靈活度到有可能提高視力。
  • 電子遊戲對孩子到底有好處,還是有壞處?很多父母未弄懂
    紅裙子:「我勸你千萬別相信啊,害了孩子你後悔也來不及呀……」這兩位媽媽大概說出了大多數媽媽的心聲,有些人視電子遊戲為洪水猛獸,有些人對電子遊戲一知半解。到底孩子該不該玩電子遊戲?如果玩電子遊戲,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實驗人員的特別發現?
  • 耶魯腦科學家揭開「孩子不愛學習」的秘密
    這三種腦靠神經連接,它們之間沒有上下級關係,而是各司其責。但它們之間又相互影響,只有相安無事才能讓大腦正常運行。▍爬蟲類腦,能確保我們的基本生存「三重腦」中,最先發育成熟的是「爬蟲類腦」(是指人類進化到爬行動物時產生的大腦,比如蜥蜴),還在胎兒時期就已生長完成。
  • 耶魯腦科學家揭開!
    但它們之間又相互影響,只有相安無事才能讓大腦正常運行。爬蟲類腦,能確保我們的基本生存:「三重腦」中,最先發育成熟的是「爬蟲類腦」(是指人類進化到爬行動物時產生的大腦,比如蜥蜴),還在胎兒時期就已生長完成。這也是為什麼嬰兒剛降生到這世界上,就能呼吸、能感覺溫度、感覺飢餓、感覺潮溼、感覺疼痛.爬蟲類腦的成熟,能確保我們的基本生存。
  • 國內腦科學家提出"五腦矩陣"科學育兒,娃大腦強大了,學習更輕鬆
    非凡小獅國內腦科學家魏坤琳對此另有一番看法孩子的大腦強大了,將來學習什麼都會輕鬆。這五大方面互相關聯,不可分割,共同構成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底層能力,例如,你的運動腦變強大,也有可能使你的創意腦更出色,這是互相影響的關係。
  • 耶魯腦科學家:我們的教育對天性好動的男孩不公平...
    美國腦科學家保羅 · 麥克林就提出了「三腦一體理論」,即人類大腦由「爬蟲腦」、「哺乳類腦」和「靈長類腦」這三腦組成,它們相互作用,維持著我們的生命。作為父母,理解大腦構成,掌握其發育規律,順勢而為,那些孩子們「不省心」的表現,都能迎刃而解。
  • 著名腦科學家洪蘭:激活孩子大腦,除了閱讀還有這2種方式
    大腦發育是非常深奧的,是我們很難接觸到的科學領域。著名的教育家洪蘭不僅是實驗心理學博士,還是一名腦科學家。壞情緒會改變孩子的大腦我們會發現一些小孩,長期在家長訓斥下長大,孩子的整個狀態是比較呆滯的,沒有作為兒童該有的陽光活潑。洪蘭對於家長帶給孩子負面情緒提出了質疑,家長這種不正確的教育,會讓孩子大腦中的聽覺皮質發生改變,從而影響發育。
  • 被科學家證實了的20個已知的大腦秘密是什麼?
    全腦開發的目的全腦的培訓種一種智力提升,不僅僅可以記東西更牢固、更快,更重要是培養學習興趣(有了興趣什麼不做好?)  ● 人類對於腦研究有2500年的歷史,然而對自身大腦的開發和利用程度僅有10%。20個已知的大腦秘密是什麼?
  • 腦科學家:最能鍛鍊孩子大腦的「一件事」,常被很多父母忽視
    文|凝媽我們都想要一個聰明的寶寶,會想辦法促進大腦發育,給孩子吃健腦的食物,讓孩子多讀書,給孩子報各種早教班,讓孩子多運動,但是卻忽視了一件重要的事。直到看到腦科學家的研究,才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洪蘭是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她曾說:在神經學上,智慧的定義一是取決於神經連接的密度,這是基因決定的,另一是神經連接的密度,則是後天經驗決定的;父母無法控制基因,但後天的部分卻可以著力,而遊戲就是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最好的方法。
  • 著名腦科學家洪蘭:激活孩子大腦,有3種方式,在家也可完成
    說道洪蘭想必大家都十分陌生,她可是加州大學的實驗心理學博士,同時也是我國臺灣省著名的教育、腦科學家,最關鍵的她還是臺灣第一位被中央大學承認的認知神經科研究所所長。幫助孩子全方面訓練大腦思維、邏輯腦、空間腦、語言腦、創意腦。
  • 人類的大腦儲存量是否有上限?看看科學家是怎麼說的
    人類的大腦是整個中樞神經系統最高級的一個部分,也是由它控制我們身體每一個部分,而且我們的記憶都儲存於大腦裡。很多人可能是想到一個問題,人類的大腦儲存量是否有上限?如果有上限,那它的上限是多少?如今科技越來越發達,很多人覺得將來電腦將會取代人類的大腦,而科學家覺得這個不太現實,因為人腦比電腦還要複雜得多,電腦還是靠人類的大腦研發出來的,而科學家想要破解大腦可是世界難題,換句話說,以人類的大腦思維去破解大腦的奧秘,這本是就很難做到。所以大腦遠遠比電腦複雜得多,就算如今的電腦儲存量再大也好,也比不過人腦的儲存量。
  • 腦科學家洪蘭:6歲以前遊戲培養創造力,戶外和親子遊戲好過電子
    ,就是孩子要早早開始學習,學的種類越多越好,但長期來看,過早學習知識對孩子有害。洪蘭是臺灣地區非常有名的腦科學家,曾在美國加州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在《給父母的科學養育課》這本書裡,她直言,6歲以前的孩子,培養創造力的最佳方式,就是遊戲。6歲以前,跟孩子好好做遊戲,比孩子去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收益要大得多。遊戲應該比興趣班排在更重要的位置。為什麼呢?
  • 腦科學家:錯!想要娃聰明,用這3招激活大腦
    著名的腦科學家、心理學教授洪蘭說,在統計學上,腦袋大小和聰明的關係係數只有0.34,只有12%的IQ可以歸因到腦體積的大小。 舉個例子,我們普通人的腦重大約在1400g,愛因斯坦的腦重才1230g,大文豪屠格涅夫腦重為2012g。
  • 瑞士科學家發布腦科學前沿成果:腦磷脂群對早期大腦發育關鍵具有...
    瑞士腦認知實驗室,揭秘腦磷脂群研究 營養和健康作為一門迅速發展的科學,創新研究對於該學科的發展至關重要。位於瑞士洛桑的腦認知實驗室,是瑞士頂級的專注於大腦研究的科研機構之一,專注於大腦發育研究10餘年,與20多家全球知名學術機構合作,目前已經申請了40項相關專利。
  • 耶魯腦科學家揭開「孩子不愛學習」的秘密:與其上補習班,不如
    這三種腦靠神經連接,它們之間沒有上下級關係,而是各司其責。但它們之間又相互影響,只有相安無事才能讓大腦正常運行。>爬蟲類腦的上方是哺乳類腦(是有了哺乳動物之後才出現的),所有群居且會餵養幼崽的動物都有這樣一個大腦,它與情緒有關,主要負責食慾、性慾、短期記憶等。
  • 腦科學家揭露孩子不愛看書的真相,如何讓孩子擁有「閱讀腦」?
    導讀:腦科學家揭露孩子不愛看書的真相,如何讓孩子擁有「閱讀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腦科學家揭露孩子不愛看書的真相,如何讓孩子擁有「閱讀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