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基本簡介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6.8~1959.4.9)是20世紀美國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被譽為「美國本土建築的開創者」。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師從摩天大樓之父、芝加哥學派(建築)代表人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1856.9.3~1924.4.14)後,自立門戶成為著名建築學派「田園學派」(Prairie School)的代表人物。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與勒·科布西耶、沃爾特·格羅佩斯、米斯·凡·德洛並稱「四大現代建築大師」。
設計思想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信仰「真誠」、「純樸」的設計理念,他的設計思想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 有機建築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繼承發展了路易斯·沙利文的設計藝術理論思想,並有所創新,他明確地提出了「有機建築」的理念。弗蘭克·勞埃德·賴特認為:
建築是自然的、真實的。設計要自內而外的進行,要突出建築形象的內涵,要與周圍環境密切結合,要表現出材料本身的質感。總之,建築的結構、材料和建築的方法要融為一體,合成一個為人類服務的有機整體。
因此,他反覆強調的有機設計其實就是指的這個綜合性、功能主義的含義。
此外,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提出了有機建築的六個原則:
1)簡練應該是藝術性的檢驗標準;
2)建築設計應該風格多種多樣,好像人類一樣;
3)建築應該與它的環境協調,他說:「一個建築應該看起來是從那裡成長出來的,並且與周圍的環境和諧一致。」
4)建築的色彩應該和它所在的環境一致,也就是說從環境中採取建築色彩因素;
5)建築材料本質的表達;
6)建築中精神的統一和完整性。
值得一提的是,有機建築的觀點並不是呆板的,而是充滿了靈活性的方法。
2. 草原式風格
1)注意環境與建築的關係,形成和諧的整體空間;
2)注意室內空間的舒展、自由,被分割的小空間互相流動,可以自由開合;
3)適當保留自然材料,以取得與室內環境的協調;
4)室內陳設偏於低層布局:天花板較低,並略有傾斜,室內有親和感、安全感。
3. 功能與形式融合
路易斯·沙利文曾經多次提到他對於功能與形式的看法,他說:「形式追隨功能。」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後來發展了這句話,他說:「功能與形式是一回事。」
這句話表明了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功能主義」立場,他認為功能與形式在設計中根本沒有可能完全分開。
代表作品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設計的內容從私人住宅到商業中心,從建築到家具,從社區規劃到都市設計,可以說無所不包。
他的設計具有相當大的個人表現成份,與當時領導世界設計主流的現代主義、新建築、國際主義風格大相逕庭。
代表理論著作:《有機建築》、《消逝的城市》、《機器的工藝美術》等
代表設計作品:流水別墅、古根海姆美術館、日本東京帝國飯店、羅比住宅等
流水別墅
古根海姆美術館
日本東京帝國飯店
羅比住宅
主要貢獻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設計思想是對於傳統的重新解釋,對於環境因素的重視,對於現代工業化材料的強調,特別是鋼筋混凝土和一系列新技術的採用(比如空調)。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設計作品打破了把建築單純封閉為六面體的傳統觀念,轉而主張空間可以內外貫穿、自由劃分。
社會影響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為以後的設計家們提供了一個探索的、非學院派和非傳統的典範,他的設計方法也成為日後新探索的重要借鑑。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是從自然主義、有機主義、中西部草原風格、現代主義,到完全追求自己熱愛的美國典範,他的每一個時期都對世界建築界造成了新的影響和衝擊。(本文完)
原文連結:http://www.ky1.cn/ysmc/18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