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壹,媽媽現在醫院這邊還有事,晚上不能回家了,爸爸也還在單位上班,打針這事得要你自己來了……」
看著視頻中憔悴的媽媽用沙啞帶著哽咽的聲音和自己說話,壹壹抿了抿嘴唇,對鏡頭另一邊的於小妹說:「嗯,媽媽,我沒事,我可以試著給自己打針的,你教我就好了。」
於小妹穩了穩自己的情緒,忍下心裡的酸楚,「手把手」教女兒怎麼給自己打針:「寶貝不要緊張,你先用針筒把藥取出來,再用酒精棉球把要打針的地方消毒一下,然後想想平時爸爸媽媽是怎麼給你打針的……」
上面這一段對話,發生在一個普通又不普通的「警醫」家庭之中。
小女孩壹壹,今年才11歲,她的爸爸吳書劍是溫州高速交警四大隊的民警,媽媽於小妹是一名臨床醫生。近段時間,壹壹因為身體原因,每天需要注射一定的藥物。如果放在平時,不管爸爸媽媽有多忙忙,也總會有一個人擠出時間回家替她打針。但最近,爸爸媽媽連這一點時間都抽不出來了。
↓吳書劍的朋友圈
於小妹原來是一名婦產科的臨床醫師,當她得知甌海區要成立疫情防控隔離點,所在醫院要派醫生參與隔離工作時,還沒來得及和家裡人商量,她便首當其衝向醫院報了名,主動請纓奔赴戰「疫」的一線陣地。因為她知道也堅信,早已奮戰在這場戰「疫」中的丈夫吳書劍一定能夠理解她,也一定會支持她。自從於小妹進駐甌海區疫情防控隔離點以來,每天需要全副武裝穿戴好防護裝備連續工作11個小時,每天需要面對不斷送來需要隔離的人員,但她無怨無悔!
疫情就是警情,防控就是責任。自浙江省啟動疫情防控一級響應以來,從警20載的老兵吳書劍,就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人民群眾的出行保駕護航。在諸永高速的25公裡長下坡、全長7929米的「最長」括蒼山隧道、落差72米「華東第一高架」山早溪高架上都有他寬厚的背影。他既要全力保障轄區高速公路主線的道路暢通、行車有序,又要積極協助收費站防疫檢查點對過往車輛開展疫情防控篩查工作,確保路面管控和疫情防控的「雙安全」。
懂事的壹壹知道,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還有更多人比她更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她滿心期待已久的北京之旅,早已取消。寒假裡,壹壹學會了給自己做飯,學會了洗衣服,學會了給自己打針,還學會了照顧年幼的弟弟。她想告訴爸爸媽媽,她長大了,能照顧好自己,能夠讓爸爸媽媽更加沒有後顧之憂的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隔離病毒,隔離不了愛。這對共同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警醫」伉儷,在忙碌的工作裡,總是會擠出一點時間,聊聊工作,聊聊兒女,聊聊牽掛與想念,最重要的,是告訴對方必須保護好自己。但經常還未等到對方回復,他們已經轉身繼續在各自的戰場上奮鬥。
四大隊黨支部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及時調整了吳書劍的勤務安排,讓他能夠在家裡居家備勤,又能照顧家中兒女,最大限度的解決民警實際困難,讓奮戰在疫情防線第一線的於小妹消除後顧之憂。
醫者仁心,警魂熱血。她是「白衣天使」的一員,他是「藍衣衛士」的一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攜手共進,並肩作戰,選擇最勇敢的逆行,傳遞最美的愛情!
通訊員:四大隊 應澤華
編 輯丨任 億
審 核丨謝作賢 閔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