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記|那一天,樓上傳來一聲聲的「謝謝」

2020-12-12 北京日報客戶端

中建二局三公司 袁襄川

一位湖北老鄉曬出的微博刷爆了網絡,也深深地觸動了我。

還記得微博上,站在小區門口,拎著四大袋蔬菜的她,防護服上寫著「我是湖北人,現在到我報恩的時候了。」

是呀!作為湖北籍的,在北京的國企幹部,我該為防疫做點什麼呢?正想著,下沉的通知就來了,我也第一個報了名。

時間過得好快呀!轉眼已到天倫錦城社區20天了,當過「分揀員」「外賣小哥」,也做過「信息員」「技術員」,四個身份不停地轉換,真是挺累的。累到了晚上,趴在床上連洗澡的勁兒都沒了,腦子也木了……可在社區的那些事兒,還是不斷地在我眼前閃現。

6月19日上午8點,和李昊、張斌剛到天倫錦城,覺得這個社區好大,有3500多戶,9500多人。僅隔著一條黃陳路的這兒,離新發地也真近。

「先幹活吧!老百姓等著中午的菜呢!」聽說是下沉幹部來了,社區的工作人員連姓名都沒顧上問,就把我們仨拉到幾輛貨車前,車上是堆成小山的各種蔬菜。

「中午前一定要送到居民家中,千萬別耽誤了。」又囑咐一句,社區的人就開始送菜了。

一個口袋裡六條黃瓜、六個西紅柿、兩個茄子、一把豆角、一顆圓白菜,10個雞蛋……

天太熱了,有的菜還沒送出去就不新鮮了,我們只好重新查一遍,100多份蔬菜倒騰了兩三遍。看著社區的人把它們送出去,心裡才放心了。這時,已經是中午11點了。

看看車上的菜才分了不到六分之一,我們仨商量了一下,得趕快分,要不菜會曬壞了……

那一天,一氣幹到中午2點,分了800多份。為這,連中午飯就是在菜車邊上吃的。

那一天,菜車旁邊的樓上,打開窗戶傳來一聲聲的「謝謝!」

6月24日快到第二次核酸檢測的日子了,我們穿上防護服入戶登記了。

站在居民的家門口,聞到了粽子香,才想起快到端午節了,想起了奶奶,她一定又為我包好了我愛吃的粽子,可是今年,我不能回去陪她了,想著想著眼眶就溼了。

「怎麼了?」聽到居民一問,我才緩了一下神兒,又開始了登記。

登記到4號樓1單元一戶時,老奶奶遞過來填好的表格,我發現表格下還有兩個小布包。

「小夥子,你們就像我的晚輩一樣,看你們沒日沒夜的忙活,我真心疼。過節了,做了兩個香囊給你們。」聽著老奶奶的話,身邊已傳來李昊的抽泣聲,我也一下背過了身去……

上門登記,也並非一帆風順。

遇到居民衝我們發火,追問小區何時解封,我們都要耐心地回應。心裡把社區的百姓當成親人,受點委屈也就不算什麼了。

繁雜而勞累的入戶持續登記持續了一周。每天脫下防護服時,衣物粘在了身上扒不下來,塑膠手套裡能甩出半缸子水,想在長椅上歇會兒,就這麼坐著睡著了。

7月10日前後,是解除隔離的那幾天,要為陸續社區的幾百位回家的商戶調整健康碼,一下子又忙了好幾天……

20多天,是在不停的忙碌中度過的,忙碌中解除了居民擔心和煩惱,忙碌中也迎來了居民一張張幸福的笑臉。我也很開心。

夜深了,看著還掛在身上的香囊,又想起了那位老奶奶……想起了遠在武漢的父母親人,他們還不知道,我在北京早已下沉到社區一線了。

忍不住撥通了母親的電話,匆匆報了個平安……

張群琛 聞江 整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群琛

編輯:徐慧瑤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扶貧蹲點日記①丨貧困戶唐大姐連說五聲「謝謝」
    剛一落座,門外傳來一聲問話:「你是主任嗎?」循聲而去,門口站著一位約摸五六十歲模樣的農村大媽。我趕忙指了指朱主任,「這是朱主任」。朱主任放下手裡的文件,請她坐下,當得知她是因易地搬遷一事而來,又順手翻開本子,拿起筆準備記錄。他們用方言開始交流起來,儘管我不能完全聽懂,但透過隻言片語,也知曉了這位大媽的來意。
  • 樓上傳來敲擊聲鄰居急忙報警,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抵上下樓
    而鄰居可能喊一聲,甚至看到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會馬上伸手相幫。在現代來說,人們居住的都是樓房,在關鍵的時候,即使上下樓鄰居,在關鍵時候也有相幫的時候。於是可以說成「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上下樓」了。因為最近有一件事實,就證實了這一點。前幾日就發生了一件事,重慶公安公布了一起警情。
  • 半年了 半夜一兩點樓上就傳來狗叫聲走路聲衝廁所聲 小情侶要崩潰
    重慶妹子方小姐和男友前段時間被迫搬家,就是因為不勝鄰居其擾——半夜兩三點還能聽到鄰居家的狗叫聲,鞋子在地上的噠噠聲、衝水聲和一些桌椅挪動的聲響等。樓上半夜噪音不斷方小姐名叫方敏,今年27歲,在上清寺一家設計公司的後勤部上班,前些天,方敏和男友曹先生才搬進了新租賃房,而這一番折騰其實是捨近求遠,從原本離方敏公司極近的學田灣正街搬到了沙坪垻石碾盤東原拾蓮坊,「哎,本來不想搬,但實在受不了樓上鄰居。」
  • 「薦讀」凌晨,姑娘臥室天花板傳來「咚咚」聲!上樓敲門發現…
    2月26日凌晨三點半天花板上傳來「咚咚」敲擊聲正在熟睡的浙江海寧的周小姐在睡夢中被驚醒半夜三更誰在敲天花板周小姐迅速撥打110報警:硤石街道芙蓉裡某室有人像在砸東西,又像是在吵架,但又好像在喊「救命」……在市區工人路夜間巡邏的硤石派出所民警民警錢春佳接到指令後
  • 女子家天花板頻繁傳來噪音,卻總找不到原因:樓上都一年沒住人了
    女子家天花板頻繁傳來噪音,卻總找不到原因:樓上都一年沒住人了不管是放假還是上班,在家待著的時候,誰都希望自己能有個安靜的環境讓自己好好休息,但似乎現實中並不存在這樣的條件,至少對於成都的周女士來說,是這樣的。
  • 【神筆優秀作文】——樓上老張(揆淇)
  • 青島:嫌樓上聲音大用震樓器反擊,樓上覺得很冤:不是我家發出的
    現在城市裡都是小區式住宅,鄰居之間的距離也很近,如果樓層的隔音不是很好,再加上樓上的走動比較用力,可能就會給樓下帶來困擾,對聲音比較敏感的是不適合住在小區房,不過有些時候,聲音聽著像樓上傳來的也不一定就是樓上。
  • 雨停了,想說一聲謝謝!
    雨停了,想說一聲謝謝!說完,阿姨就匆匆轉身融入人群,還沒來的及等民警說聲謝謝就已消失在大雨中。(圖自水印)風雨中萬能的交警蜀黍在路上雨天的南京街頭少不了那一抹橙色的身影他們大多渾身溼透但奮力前行的背影讓我們心裡一暖!
  • 對別人的舉手之勞說聲「謝謝!」,你做到了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謝謝!」已經淡出了很多人的視線;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許多人已經不知道該如何說「謝謝!」了,是社會真相了?還是我們的修養在浮躁的社會中流失了?是理所當然的付出不再需要「謝謝!」了?還是我們已經失去了「謝謝!」這兩個字的表達能力?.......
  • 今日教師節,要對他們說聲「謝謝」
    今天,我們要對他們說一聲「謝謝」。謝謝您曾經為我們操過的心,上過的火,付出過的心血,謝謝您!謝謝父母,教會我們善良做自己;謝謝父母,教會我們如何保護自己;謝謝父母,教會我們以誠待人;謝謝父母,教會我們不要輕言放棄……所以有人說,善待父母,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子夏曾問過孔子,什麼是孝。孔子的回答是:「色難」,就是說最難的是給父母好臉色。
  • 高素質的人,付了錢,也要客客氣氣的說一聲謝謝
    「所以兒子,你要知道,我們支付的是商品的價錢,並不是他們對我們的服務以及熱情,所以我們也應該說一聲謝謝。」就如此簡單的一個道理,一句謝謝卻讓所有人覺得沒有必要,說這10塊之中已經包含了服務費有個中間差價,所以不要道德綁架,說謝謝就是道德綁架!不得不服現在的人很多人把智慧當雞湯,把雞湯當經典趨之如騖。
  • 哈佛情商課——對別人的舉手之勞也要說聲「謝謝」
    對別人的舉手之勞也要說聲「謝謝」有兩個人同時去見上帝,問上帝去天堂的路怎麼走。上帝見他們飢餓難忍,就先給了每個人一份食物。一個人接過食物,真誠地說了一聲「謝謝」;另一個人則無動於衷,好像就應該給他似的。然後,上帝只讓那個說「謝謝」的人上了天堂,另一個則被拒之門外。
  • 教師節:對所有的師者說一聲「謝謝,您辛苦啦」
    今天,讓我們再喊一聲:老師,您好!再道一聲,老師,謝謝您!雖然我們年年過教師節,天天喊尊敬老師,我們不妨捫心自問「我們真的尊重老師嗎?」老師是什麼嗎?唐朝韓語《師說》 中給了老師一個確切的定義,「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說明了師的職責:傳道、授業、解惑。
  • 2020,我想說聲謝謝你
    即日起,本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起「2020,我想說聲謝謝你」活動,邀請你分享自己的感動故事,向過去一年曾經溫暖過你的平凡好人說出心中感恩。我們將和正能量人物、正能量合伙人一起,將你的謝意和我們精心準備的正能量禮包送到TA的手裡。天天正能量獲獎者、年度正能量人物李益軍也是本次活動的倡議發起者之一。
  • 樓上哭泣的孩子
    媽媽,媽媽......」這一聲聲的呼喚,叫的我這個別人家的媽媽都心痛起來,可是那家的大人,安安靜靜,毫無聲息,由著孩子撕心裂肺的呼喚和哭泣。我忍不住了,抱起小仔衝到陽臺,仰頭朝上怒吼了起來:「怎麼帶孩子的呢?就不知道好好哄哄孩子嗎?三天兩天、半夜三更的哭鬧,都不管一下,有這麼帶孩子的嗎?」跟著衝出來的妞寶也仰頭尖叫起來:「再這樣子,我們要報警了!」
  • 瑤山蹲點影像日記——貧困山區學校之變(1)
    新華社照片,大化(廣西),2019年5月13日瑤山蹲點影像日記——貧困山區學校之變拼版照片:上圖為在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八好小學,工人在食堂為學生準備營養午餐(2019年5月7日攝);下圖為八好小學的學生將裝好大米的飯盒放進鍋裡
  • 初中生英語日記:教師的那一天!(帶翻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初中生英語日記:教師的那一天!
  • 發財日記紅包封面領取!#發財日記微信紅包封面,不用序列號領取,免費領取,速速來!領取入口
    發財日記最新紅包封面發財日記紅包封面來了希望大家都能領取到,趕緊定好鬧鐘衝呀!↓↓↓點擊進入-發財日記紅包封面領取突然有一天,樓上傳來了「咚—咚—咚」的聲音。  那是一天早晨,我還在睡夢中突然被「咚—咚—咚」的聲音吵醒了,我還以為是媽媽在做飯,我輕手輕腳的穿上衣服,看了看廚房沒人,我又仔細一聽,原來是樓上傳來的聲音,我穿上鞋子衝上樓頂一看,原來是李爺爺滿頭大汗的在鋤草。我一看,便大喊:「李爺爺,你等著,我來幫你。」李爺爺笑呵呵地說:「乖孩子,好,你施肥,我鋤草。」
  • 甘肅省婦幼人的戰「疫」日記
    原標題:省婦幼人的戰「疫」日記 愛如一炬之火, 萬火引之,其火如故中國甘肅網2月18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 2月15日下午,甘肅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正式出徵。這是伊同英寫下的一篇日記。2月15日凌晨6時34分,我想在此後的人生裡我會清晰記得這一刻。沒有忐忑,沒有遲疑,吻別還在熟睡中的兒子,我踏上了支援武漢的路途。立春後的蘭州依舊很冷,街上空無一人,但我內心卻很焦灼赤熱,恨不得現在就在疫情防控的一線投入工作。出發前的準備工作細緻而縝密。
  • 為減小噪音 買椅腳墊送樓上
    華商報訊(記者 李小博)54歲的王女士家樓上總傳來一些刺耳的聲音,她為此抗爭了4個多月也未徹底解決。今年2月,她家樓上租給一家建設公司,「每天都能聽到刺耳的挪椅子聲音,84歲的母親受不了,不敢在這兒住了。」王女士日前接受採訪時說,她多次找樓上維權。「4個多月,我打過2次110,物業也找了不下20次,上樓理論的次數更多,但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她說,因為樓上是一家公司,除了工作人員之外,還經常有人來訪。「除了挪椅子的聲音,有時候還有高跟鞋發出的『嗒嗒』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