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的姜文太難了

2021-01-10 河馬電影

河馬哥在微博上看到姜文的一段採訪:

主持人:為什麼喜歡拍屁股?

姜文:美啊!不可以嗎?

可以,可以。

這個回答很姜文。

《太陽照常升起》劇照

這讓河馬哥想起1991年,

他曾接受臺灣著名影評人焦雄屏的採訪:

焦:中國這麼多導演,哪個最優秀?

姜:現在沒有,以後會有。

焦:誰呀?

姜:我。

那時候,姜文28歲,還沒有當導演。

姜文,在中國電影圈一直是不一樣的存在。

30歲前,他是一名演員,挑戰過各種不同角色。

30歲後,他轉型導演,拍出無數令人稱讚的作品。

很多人認為:他的導演才華遠勝於當演員的他。

一部《陽光燦爛的日子》,足以讓他吃一輩子老本。

但誰能想到他還能拍出《鬼子來了》、《讓子彈飛》這樣的「神作」。

連李安導演都忍不住甘拜下風——

他的才氣遠高於我。

昆汀盛讚——

姜文是中國最好的導演。

才華,是姜文與生俱來的特質。

早在中戲學習期間,姜文就喜歡當「哲理大師」。

中戲退休教授說,上學期間姜文最喜歡問的就是:

為什麼?告訴我為什麼?

沒人告訴他為什麼,他就自己找地方鑽研。

正是憑藉這股子「哲理勁」,他的表演能力和知識水平在班裡數一數二。

還沒畢業,他就被導演盯上了。

那時候,他去試鏡《末代皇帝》溥儀一角,成功了,合同都籤了。

他本以為都板上釘釘的事情,不會再改變。

結果後來從同學那裡聽說,電影早開拍了,溥儀也被尊龍演了。

然後,他跑到劇組去追問人家。

結果得到的回應是:你這樣的人不太討觀眾喜歡。

他說:那問題是我很像溥儀!

人家回應:像不像不重要,重要的是討觀眾喜歡。

姜文悻悻而歸,為此鬱悶了很長時間。

沒想到,最後陰差陽錯他在《末代皇妃》裡演上了溥儀。

姜文笑了:看來我真是當皇帝的料啊!

河馬哥不知道他是不是當皇帝的料,但肯定知道他沒轉型導演前,是演員,卻不甘當被導演擺弄的演員。

在拍攝張藝謀《紅高粱》的時候,他一直在和導演爭吵。

鏡頭怎麼拍好看?

場景怎麼設置更好?

·······

從開始到結束,張藝謀和他一直在吵。

最終吵出了一部不俗的作品。

多年後張藝謀評價姜文:

他的心氣很高,也有能力,他希望超過任何人。

姜文對電影拍攝的執著,跟他合作過的很多導演都「被折磨過」。

謝飛在他合作《本命年》時,

有一個場景:女孩在唱歌,他在抽菸。

開拍前,他問導演:

有沒有柱子?

然後,導演把柱子解決了,他繼續「出謀劃策」:

攝像應該從後面繞過來拍我,會更好看!

搞得謝飛都忍不住揶揄他:

這麼有主意,不如自己當導演吧!

誰知道,後來他真的當導演,而且才華更盛於演員。

當演員時,姜文演過溥儀,演過秦始皇,演過李蓮英,也嘗試想演程蝶衣但未果·····

在演員行業,他已經找不到新的挑戰。

於是,他跨界當起了導演。

上世紀90年代初,王朔丟給了他一本《動物兇猛》。

看完後他忍不住感嘆:真他媽好看。

他本來想找王朔把小說改編成劇本,但王朔拒絕了。

於是,姜文愣是把自己逼成了編劇,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拍出了《陽光燦爛的日子》。

片中,夏雨飾演馬小軍,而姜文的原名叫姜小軍。

個中緣由,不免讓人思慮過多。

拍攝本片的時候,姜文更是不惜成本。

一個鏡頭能拍兩三千張,最後只選取一張。

整部電影共用掉了25萬英尺膠片,創下了當時國產電影使用膠片的記錄。

攝像顧長衛曾提醒過他:這麼拍,資金怕撐不住。

但姜文直接霸氣回應:不燒錢能拍出好電影嗎?

對姜文來說,他拍電影既耗金錢又耗費腦力。

別的導演可能每年都能拍一部戲,但姜文不是。

他要先花2-3年琢磨劇本,有了劇本再組建劇組。

正因此,姜文雖然導演才華過剩,但極其低產。

24年他才拍出了6部電影。

90年代末,姜文又在琢磨拍一部新電影。

但這一次,直接讓他被封殺5年(也有7年一說)。

《鬼子來了》一個講述對抗日軍的電影,卻被他拍成了一部喜劇。

雖然本片獲得了坎城評委會大獎,但他的導演事業遭到重挫。

當時電影局「封禁」他,給出的理由是:

不尊重歷史,醜化國民。

幾年不能執導電影的生活,姜文作為演員又開始「霍霍」其他導演了。

《尋槍》,直接讓觀眾懷疑姜文架空實際導演陸川。

《天地英雄》,被日本演員批拍攝現場不尊重導演。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片場和徐靜蕾僵持不下。

姜文雖然是名義上的演員,卻操著導演的心。

這些事情如果放在一般演員身上,肯定會被口誅筆伐。

奈何姜文靠才華行走江湖,觀眾對他無限包容。

沒辦法,這就是實力為王的現實。

時間來到2007年,被封禁的姜文終於可以自己操刀導演影片。

只是這一次,觀眾並不買帳,

紛紛吐槽《太陽照常升起》看不懂。

他並不在乎這些評價,轉而執導起了《讓子彈飛》。

然後,靠著《讓子彈飛》,姜文再次被捧上了「神壇」。

十幾年過去了,每次遇到有關傳統社會問題、權利運作方式問題,本片一定會被拿出來分析一波。

從某種程度上說,

《讓子彈飛》已經超越電影電影的範疇。成為一個不斷因為現實解釋和歷史解釋的需要而被不斷召喚闡釋的文本。

通常來說,一部熱門電影能產生一句金句就不錯了,

而本片,則遍地都是金句。

這些解釋拿到姜文眼前,他卻說:

這都些啥,我是這麼想的嗎?

不知道他是真心看不懂,還是裝看不懂。

但是很明顯,從《鬼子來了》後,姜文和觀眾、廣電總局玩起了猜謎遊戲。

你說我是那個意思嗎?不是。

你說我暗喻什麼了嗎?也沒有。

嘿!反正觀眾分析的可嗨了,廣電還找不到理由阻止他。

姜文拍電影,是按著自己的性子,一點一滴打磨出來的。

《讓子彈飛》好不容易讓人看懂了,他又來了《一步之遙》。

然後觀眾又看不懂了。

姜文說:

這是拍的自己的一個夢,我以為這個夢大家都會懂,但沒想到每個人的夢都不一樣。

有時候,觀眾就不喜歡看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還不如來一些暗喻,更能讓觀眾發揮他們的想像能力。

比如,《邪不壓正》裡的影評人一角,就讓觀眾高潮了一把:

「姜文是不是在暗諷影評人?」

很多人問過他,為什麼他的作品總是在諷刺現實。

但在姜文看來,現實就是荒誕的。

這樣的荒誕,也發生在姜文身上。

在《讓子彈飛》中,最著名的金句:

我就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

可誰想,就是這個一個鐵錚錚的漢子,在宣傳《邪不壓正》的時候居然上了女團選秀節目。

在節目中,他更是拼了:

我報名,我也參加女團。

本來上《創造營》是為了宣傳新片,但姜文這一操作還是讓觀眾大吃一驚。

要知道,氣哭女記者、拿滅火器對著記者、給記者上課,都是姜文幹出來的事情。

一位王牌女記者抱怨《讓子彈飛》 「腦子很累,它老在高潮處」。

他直接懟人家——

你不喜歡高潮嗎? 難道你只喜歡前戲?如果你覺得累, 也有情可原, 畢竟是2個小時的高潮。

這是姜文,要是別人,早被罵10086次了。

姜文曾經參演好萊塢大片《俠盜一號》,

接受採訪時,記者提問和好萊塢團隊合作有什麼收穫?

姜文直接開懟:

我還需要跟人學?為以後做打算?我雖然是個善於學習的人,但你幹嘛把我說這麼差?!

好,不愧是又狂又傲的姜文。

當記者問:

中國什麼時候能有像星戰這樣的大片?比如眼下的《長城》?

姜文生氣了:

姜文直接開懟:

人家有的東西,不一定中國非得有。什麼時候中國的航母比美國多一倍,什麼都好聊。可能美國那電影拍得很爛,但是全世界就願意接受,因為人是有航母做後臺的,光有個IP有個屁用啊。

雖然河馬哥心疼記者,但姜文回答的確實是大實話!

還有一次,《霸王別姬》想找他演段小樓,

可姜文非要演程蝶衣——

書裡也沒說虞姬不能是我這樣的。

書裡確實沒說,但我實在想像不到硬漢姜文演柔弱的程蝶衣!

姜文試鏡程蝶衣的定妝照

姜文忽悠起演員也是一套一套的。

他曾經邀請馮小剛客串《陽光燦爛的日子》裡胡老師一角,他說:

這個角色有兩個人可以演。一個是你,一個是葛優。但我擔心由於觀眾過分喜歡葛優,而使胡老師這個人變得可愛。

馮導後來回憶說:

到今天我也不知道他是誇我還是罵我,但當時他的鼓勵使我自信得一塌糊塗,表現欲惡性膨脹到了超水平發揮的地步。

不得不說,姜文不僅拍電影很有天賦,忽悠人也是一絕。

很多人都說,姜文是一個可以站著掙錢的導演,一個可以躺著罵人的演員。

唉!靠才華吃飯也不容易呀!

相關焦點

  • 從「被放鴿子」到「知名導演」,姜文是如何一路逆流而上的
    從長相不被看好到擁有輝煌的事業,很多人都納悶,姜文憑什麼成功?這些還要從姜文的性格講起,在他行為的背後我們能看到一個怎樣的姜文?不被看好,特立獨行當年,電影《末代皇帝》一開始定的姜文演溥儀,合同都籤好了。
  • 姜文給孩子起名「太郎」「次郎」,引眾網友批判,網友:姜郎才盡
    姜文兒子姓名「太郎」「次郎」,引熱議,回應硬氣:代表文化氣息姜文是著名導演,導演了多部威震影視圈的電影,非常有才華,姜文為人非常低調,除了有新作品上映外,很少出現在大眾面前,家庭之事更是鮮少被人知道。姜文一共有3個孩子,大女兒是姜文與法國老婆生的,兩人離婚後,姜文與周韻結婚生了二兒子和三兒子,而姜文給三個孩子起的名字非常有意思,大女兒名為「姜一郎」,二兒子和小兒子分別叫「姜太郎朗次郎」。
  • 姜文看著寧靜相片,編《陽光燦爛的日子》,王朔:劇本竟然這樣寫
    同年,在香港,某著名影評人問姜文:中國這麼多導演,哪一個最優秀?姜文說:現在沒有,以後會有。那時候的姜文才28歲,僅僅是一位初出茅廬的演員而已,還不曾拍攝過任何影片。1991年底,兩位同是在部隊大院長大的哥們兒見面聊天,哥們兩人見面胡侃海聊,相互吹牛p。
  • 這部電影差評無數,姜文因此大怒,然而6年後觀眾還是看不懂
    這裡樂楓友情提醒一下;要看懂《一步之遙》就要了解姜文。只要理解了姜文,那麼姜文的所有電影,你瞬間就會明白在講什麼;那我們下面就先說說姜文這個鬼才吧。姜文的故事一提起姜文,大家都會想到才華橫溢,充滿霸氣。姜文的人生,是可以用這八個字概括的。姜文出身於軍人之家,小時候在北京的部隊大院裡長大。
  • 姜文寫給周潤發的信全文內容 姜文致發哥夫婦/葛優的信
    在2010年大火的姜文的電影《讓子彈飛》讓很多人再一次體會到了姜文的硬漢風格。最近姜文寫給周潤發的邀請信被曝光了,還是很有看點的。一起來看看姜文寫給周潤發的信是什麼?姜文寫給周潤發的信怎麼回事  最近姜文給發哥的信被曝光了,在2010年姜文想邀請發哥出演自己的電影,寫了信,發哥二話沒說直接就來參演電影,足見姜文的魅力之大。不過最近被網友翻出來了,還是很有意思的。
  • 《邪不壓正》:姜文為什麼要請廖凡吃7個餃子?
    姜文曾經說,「講故事」是個不太難的事,怎麼「不講故事」還能拍出好電影,才是本事。作為影迷,我們常常痴迷於姜文的影像風格,凌烈的剪輯手法,以及簡單粗暴,又乾脆利落地講故事的方式。王朔說得好:「姜文不出行活兒,中國電影圈裡,需要他這麼個人」。回顧姜文從24歲開始的演員生涯,你就能看得到,他身上那股子風氣,就是「有勁兒」。
  • 姜文:極端多面體
    .*]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0) 2005-06-17 19:28:57 看了姜文的電影,我開始喜歡上了他,我覺得他演得很好,他的確有實力姜文,我永遠支持你,愛你。.*]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0) 2005-04-11 10:32:17 姜文長相醜陋,人品低劣,毫無才華可言;如果只憑不要臉博出位,那真是誰都可以做到
  • 姜文:電影的英雄,生活的孩子
    1  在北京,經常有人談到姜文。比如某位業內資深的媒體人,會在一場私人聚會上,突然很神秘地說,姜文約我去談電影了,我很有可能去給姜文當編劇。  結果通常是這樣:姜文的確約他去談電影了,也的確發出請他當編劇的邀請,但在談過幾場之後,此君發現自己的創意在姜文面前再無閃光之處。
  • 姜文:我拍戲的目的很簡單
    姜文這下樂了,為了這個角色,他查閱了大量資料,還拜訪了溥儀的弟弟溥傑了解溥儀的生平。功夫不負有心人,姜文成功塑造了銀幕經典。然而,這個時候的他也只是混了個臉熟,真正改變姜文命運的,是1986年謝晉執導的【芙蓉鎮】。
  • 符號化姜文的符號化生存
    在北京臺的一個節目裡,當主持人用「霸氣」二字來加以概括的時候,認真的姜文馬上糾正了這個概念,他說:這些人物不是霸氣,霸氣有欺壓別人的意思。這些人物只是在遇到坎兒時,都有股勁兒,而他姜文也就是要把這股勁兒給演活了。姜文還強調,不論是當導演和演員,他都不會在人物遇到挫折時往煽情的路上演,他不喜歡暴露人物自身的軟弱以引人可憐。
  • 姜文:不做鮮榨葡萄汁
    姜文的任性,在一般影迷中,是有他的資本的。26歲,姜文三封金雞影帝。31歲,無師自通的姜文,擲出自編自導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豔驚四座,不僅以5000萬人民幣的成績刷新中國票房記錄,更成為中國電影跨入新時代的標誌,並一舉斬獲臺灣「金馬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的諸多大獎,而初出茅廬的夏雨則憑此奪下臺灣金馬影帝的寶座。
  • 姜文《邪不壓正》曝"腳不沾地"新預告
    作為新片上映前菜,姜文導演四部經典之作陸續走進全國百所高校與學子見面。片方同時發布主視覺海報和新作《邪不壓正》「腳不沾地」特別預告,跨越過二十多年時空,連接起姜文電影世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姜文電影百所高校展映行動」自5月31日起,至6月中旬,將在全國範圍內的百所大學中陸續開展,放映《陽光燦爛的日子》《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一步之遙》等四部姜文導演經典作品。配合發布的主視覺海報可謂奇幻有趣,無處不透露出獨具一格的「姜文範兒」。
  • 姜文,你這個old money
    姜文,你這個old money姜文,我左思右想真是很難定義他,他給我的感覺是抓住了又好像沒抓住,了解了又好像沒了解,他使我就像《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裡的那個女人一樣,仰望他切慕他。我說姜文他是個口述歷史的人,他用自己的電影,用故事去口述歷史,當然為什麼用口述呢,口述就加了自己的主觀性了,一如《讓子彈飛》這完全是個毛澤東的故事,一把槍對準自己一把槍對準敵人,渴望建立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平等社會,腦海顯現張麻子喊的三遍:公平,公平還是tm的公平!
  • 楊受成雪中送炭義助姜文,兩人成就莫逆之交佳話
    其中與電影導演姜文更是成為莫逆之交。近日姜文在訪談節目中暢談自己的創作感悟,聊至盡興處更是談起自己與多位圈中好友的深厚感情,更表示在其中他最感激的就是楊受成。在節目裡,姜文更是分享了給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發800萬元紅包以表感激的一段趣事。
  • 姜文情懷《一步之遙》影評
    從看這部電影的窺一斑而知全豹,我看出了姜文的 野心如此之大,他將他的前幾部的電影經歷和古今的 現實情懷雜糅了在一起。你是否還記得《讓子彈飛》的江湖豪情俠肝義膽之大腿?腿是用來行走的。這部電影是姜文的自我表達,電影是姜文的,。
  • 今日影評:《邪不壓正》導演姜文,是個發明家
    劇照導演姜文,應當對於對暗中掌控世界的權利非常迷戀。導演姜文從來不避諱作品這些相似,似乎是在暗示我們,他們都是虛擬符號在不同具體時空中的存在的人。 姜文這個人,可更了不得。 拍主流意義上的好電影時,卡在有些電影人身前的能力,卡在有些電影人身前的是意願。4年前,在《一步遙》的訪談中,導演姜文曾說到:讓我克隆一部《子彈飛》很容易,講好故事也是基本功,可我不能拿基本功來聊一輩子。這句話讓我想起來畢卡索。
  • 許晴的臀,彭于晏的肉,為何我偏愛姜文的嘴?
    大家都在舔屏「許晴的臀」和「彭于晏的肉」,卻忽略了真正內核:姜文的那張嘴!| 姜文的嘴,吸引不少好女人。這世上一切的美好都是日子有功。姜文也是如此。年輕時的姜文不算帥氣,當年馬未都去中戲見著姜文時都不敢置信,中戲居然有這種長相的!所以姜文的「帥」是註定是由內而外用時間來打磨的。
  • 姜文:愛兄弟,勝過愛老婆丨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姜文不文,姜武不武,一個是長天大過雲,一個是儘管高樓自在眠,一個向天,一個落地,終是求仁得仁。1991年6月15日,姜文一夜未眠。在身邊人眼中,兄弟倆除了長得相似,為人處世截然不同,「老戲骨」李保田曾評價二人:「他們兄弟倆的名字有點擰巴,姜文不文,姜武不武。」提起姜文,人們不一定會想到姜武;但提起姜武,一般人都會想到姜文。然而作為世人眼中「更有出息」的那一個,姜文則說:「我特羨慕我弟,在外頭,他比我混得好,吃得開。」
  • 隨筆:姜文與金熊一步之遙
    新華網柏林2月13日電(記者馮玉婧 郭洋)第65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即將揭曉,姜文執導的《一步之遙》能否擒「熊」,值得關注。    姜文與柏林電影節結緣於上世紀80年代末。他主演的《紅高粱》與《本命年》先後獲過金熊獎和銀熊獎。
  • 周韻與繼女相處和睦融洽 姜文手抱愛子盡顯父愛
    ,陪伴在其左右的不再是姜文的御用司機,而是姜文、周韻以及她同父異母的弟弟姜太郎。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當天中午,姜文帶著周韻、大兒子姜太郎以及女兒姜一郎一起在霄雲路一家粵菜館吃飯。記者趕到時,酒足飯飽的一家四口正從門口走出。只見姜一郎手中捧著一本英文書走在最前面,邊走邊看書神情專注,周韻則低著頭緊跟在其身後,而被媽媽「拋棄」的姜太郎只能無奈的轉向父親姜文伸手要其抱。姜文見狀毫不含糊,一隻手抱著兒子大步跟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