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筆」墨生香 獨家「記」憶——最美筆記大賽活動發起以來,我們共收穫了來自武漢大學35個院系、涵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550+份「最美筆記」作品,感受到了WHUers在疫情期間高漲的學習熱情和認真的學習態度!(贊贊~)目前,活動已經進入了激烈的線上展示評比環節,前兩期推文中也陸續為大家展示了我們人文社科和信息工學兩個參賽組賞心悅目的諸多作品。今天,我們備受期待的理學醫學&跨學科組的最美筆記評選也上線啦!!!
理學醫學&跨學科組共收到來自理學、醫學和弘毅學堂各學科同學的參賽作品134份,有備註記錄、思維導圖、模型建構等等多種形式,內容豐富,創意獨特。不論是圖文並茂、字跡清晰的紙質筆記,還是條理清楚、便捷易攜的電子筆記,都展現了網絡教學期間武大學子積極向學的良好風貌。話不多說,
快來欣賞我們武漢大學理學醫學&跨學科組學霸們的優秀作品吧~
理學類
理學類學霸們的筆記可謂圖文並茂,生動有趣,從中隨處可見理學學霸們強大的邏輯思維,於嚴密推理運算中碰撞思路的火花~這樣嚴謹踏實的求學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1、
@→早日回珈:這段時間的線上學習讓我發現電子筆記也挺方便的...然後就有了這花花綠綠的筆記(#一看就是本人了) 總之,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02
@XZZ:投稿作品為地圖投影與空間變換的第四章——方位投影的部分內容,附帶地圖投影與空間變換前兩章節的知識框架梳理。筆記內容為純手寫,疫情期間用ipad上的筆記軟體notability整理!希望大家喜歡~
03
@perona:紙張用的是heaven筆記紙,寫標題的是吳竹軟頭筆,做標記用的是斑馬的螢光筆,感覺用了好看的紙和筆以後越來越喜歡做筆記了~
04
@鄭煜峰: 藉助Mindmaster軟體細胞生物學第四章《細胞質膜》的思維導圖,以老師上課所講述內容及PPT整合而成,可以將細胞質膜中較為繁雜的知識點分門別類,利於複習和記憶,同時可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知識點,無論對於複習還是對於概要了解這一章個人認為都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05
@Celeio:這是今年物理學院群論課程的課程筆記,主要是根據老師的手寫講義,教材,以及自己找的其它參考書比對撰寫。說是筆記,其實更像是在寫書,只是框架按照課堂來,在編排的順序上其實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來的。筆記用LaTeX完成,裡面的圖片或由AI繪製,或由Tikz繪製,廢了老大功夫。所以我討厭圖(T ^ T)。
06
@Elaine:實變函數是我們院一門難度較高的重要專業必修課,學習的時候理解到位才算是學懂了,因此筆記我會在下課後認真地查漏補缺一次,把上課證明過程自己再過一遍,寫一些心得體會和技巧。此外用iPad記筆記便利之處在於可以隨時添加一些新的東西而不會讓排版很難看。
07
@三土君:筆記內容為泛函分析第一章第六節,使用軟體為notability,記錄方式為定義、定理及其證明過程,伴有少量習題解答。
08
@快樂猴子:喜歡一個老師,喜歡一門課程,喜歡上了做筆記。疫情未能阻擋我們學習的熱情,感謝那些在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四月即將到來,讓我們一起春暖花開。早日回到課堂和我們心愛的老師見面,見見可愛的同學們,擁抱我們許久未見的愛人吧
09
@poplar:使用Onenote2016做下的課後複習筆記,筆記中每一小項的解釋是根據老師課件內容自己總結出來的理解,用以形成大致框架,並且便於期末複習時背誦。
醫學類
疫情期間,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是我們這場「戰役」中最偉大的英雄,也留下了一個個感人的瞬間,而我們的白衣天使們求學時的筆記,原來也是這麼的令人欽佩!從醫學生到醫生註定是漫長而堅定的道路,就從做好筆記開始吧~
10
@鄧婧雯:電子版筆記可以幫忙擺脫字跡凌亂、排版不齊、筆記厚重等煩惱,不管寫了多少只需一個iPad就可以輕鬆帶回學校啦~乾淨整潔的藥理學筆記,有重點有標註,小清新配色,醫學生值得擁有!
11
@傾墨:提到室內空氣汙染,很多人會想起甲醛等汙染物,殊不知,除了注意防範甲醛以外,還要注意氡汙染。本章筆記總結了氡的來源、危害以及應該如何減少它的影響。
12
@伍茲:寄生蟲的形態、生活史、致病過程、臨床表現、診斷、流行特點。
13
@不寵無驚_:愛滋病的一些概念知識。近年來愛滋病發病率持續升高,青年患者比例增大,通過性傳播的比例也在升高。希望大家能夠多了解相關知識,保護好自己。
14
@淮陽子:病理學的概念較為龐雜,需要按照知識結構網絡進行梳理。在局部血液循環障礙一課中,老師的授課均存在輕重緩急,在做筆記的時候就需要把重點標註出來,方便後續複習使用。
15
@被神學扼住喉嚨的醫學生:神經科學的端腦部分課程,筆記是關於大腦皮層的一些溝回結構和相關的一些功能區域。「神學」的課程很有趣,可以了解人體複雜的神經系統的神經系統的分布、功能以及臨床應用(以上劃掉,我違心的),不過難也是真的很難,每次課下複習就一個感覺:我明明也有腦,但卻像從來沒有過一樣。
16
@Blalapie:第一張是鉤端螺旋體病包括病原學,臨床症狀,流行病學診斷治療預後的完整介紹,其中症狀通過繪圖形式更記憶猶新,第二張是反流性食管炎和功能性胃腸病的全部知識點。不同類別用不同色號馬克筆勾畫一目了然,內容經整理後條理清晰,重點標黃加星便於複習回顧。第一張偏趣味性,第二張更條理。
17
@李雅婷:用一張圖囊括一本書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在新冠肺炎肆虐的大環境下,我趁著疫情在家於傳染病學課後整理了需要掌握的幾種重要疾病,從各個病的病原學、流行特點、臨床特點、診斷與治療等方面出發,將所有內容囊括於中,一目了然。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這雖只是醫學生涯中的滄海一粟,但在積累治病救人基礎知識的路上每一步都得扎紮實實。
18
@八號食肆:心臟檢查是診斷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功。結合詳細規範的問診,對患者進行心臟體格檢查,能夠幫助及早作出準確的診斷,從而給予病人妥善高效的處理。該筆記是結合老師授課內容,對課本知識進行系統地歸納整理,有助於自身理解記憶。
19
@趙釧鈺: 偏愛多彩的醒目熱烈記錄所思所想,羅列條綱可以清晰明了,令我滿足而放鬆。大半本書的知識漸漸通透,內心也會愈發明朗,希望大家都能擁有好好記筆記的美麗心情!
20
@劉玥: 這是染色體病的筆記,自己畫完圖後就明白多啦~ 喜歡cmg從做好筆記開始!
21
@小貓咪: 第一張圖為學習呼吸系統時,對肺部好發疾病的部位做的一個小總結。第二個圖為學習核醫學時,對相關的物理基礎進行重點的複習,仿佛回到高中學習物理的時候~第三個圖為學習診斷學時對心臟生理的複習,由心臟的電生理和結構延續到心電圖和心臟聽診的總結。
22
@尋: 這是在萬臻老師「星期一的美學課」上記錄的筆記。在她的引導下,我們對橋梁的原理和精妙之處心生敬佩,同時這也啟示著如何更好地平衡實用性和人文性。同時,她也鼓勵我們在標準化時代追求「技藝合一」。雖然我的畫畫技術並不足以表現橋梁的美,但也忍不住把它們記下。
跨學科類
我們弘毅學堂的學霸們在美學、哲學、經濟學等學科的筆記內容多彩,形式多樣,讓人感受到不同學科的風採與魅力所在~
23
@Flovery: 上網課一定要開雙窗口,一邊是老師講課的窗口,一邊是思維導圖的窗口。老師講得很有邏輯學,按思維導圖的方式整理特別方便,也利於後期記憶~超愛思維導圖!
24
@簡玥: 使用黑底白字,讓筆記更加醒目突出,宏經的知識點間有緊密聯繫,單個知識內部也有很強的邏輯結構,所以採取了思維導圖的方法~我的筆記重在記錄關鍵詞和思維傳導邏輯,力求清晰、簡潔,方便日後溫習宏經的思考方式。
25
@昭爾:我喜歡思維導圖幫助我梳理思路 無論是自己手繪還是藉助app,我覺得我思維導圖能幫助我很好地梳理思路和增進理解。疫情期間whuer也要加油!武漢加油 武大加油!
看了這麼多學霸們的筆記,大家是不是躍躍欲試,想要去製作一份屬於自己獨家記憶的筆記了呢?
來源:武漢大學研究生會 文字:梁嘉慶 理學醫學&跨學科組評審組
排版:張斯婧 校對:馬恆原 羅梓銳 蘇雯雯 劉子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