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親節,是我做媽媽的第三年,不對,確切的說應該是第四年。寶寶來到我肚子裡的那一刻我就已經開始做他的媽媽了。寶寶三歲,媽媽四歲,我們都是第一次做別人的孩子和做孩子的媽媽。我們會一起長大,一起變老,直到我的生命消亡。
趁著母親節這個機會我想聊聊自己關於做媽媽之後的感受。
感謝我的孩子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
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孩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我在寶寶生下來之後的半年時間裡非常痛恨「媽媽」這個身份。因為這代表著我完全適應不了這個新角色;代表著孩子剝奪了我全部的時間和社交;代表著我犧牲了很多睡眠和吃飯時間;代表著孩子哭鬧不止時我的手足無措;代表著先生懷疑我是不是不愛這個孩子。
是的,當時我討厭自己的孩子!
但是這一切都不是孩子的錯,孩子所帶來的一切煩惱都是由「媽媽」這個角色延伸而來的,這是我們想要作為媽媽所必須付出的甜蜜代價。
我只是單純的想有一個自己的寶寶,我也以為自己做好了準備迎接這個孩子,但是想像和現實差距太大,我暫時沒能適應「媽媽」這個角色。我也是第一次當別人的媽媽,我也是需要學習和成長的。
隨著孩子的長大,我們彼此熟悉,彼此陪伴。我看著他學會了爬,學會走路,學會叫媽媽,我記得他第一次叫媽媽時我的腦子是懵的,但是眼淚比大腦更早地接受了孩子會叫媽媽這個事實。
我是個很普通的人,大肚子,沒文化,長得也不好看,經濟條件也不好,發起脾氣就對他一頓吼,可是他總是哭著喊「媽媽,你別生氣。」我跟他道歉,他說「媽媽你不是故意的。」
當晚上我摟著寶寶睡覺時看著他嫩嫩的小臉,鼓鼓的小肚子,肉肉的大腿還有彈性十足的小屁股時我的母愛總是泛濫到溢了出來。我的心裡總是充滿了感動,孩子真是老天最好的饋贈。
我感謝他願意選擇這樣的我做他的媽媽,感謝他願意包容我的壞脾氣,感謝他的到來讓我成為了媽媽。感謝他的到來豐富了我的人生,讓我泛濫的母愛有地方傾瀉,讓我體會到當媽的快樂。
未來幾十年,我想學著做一個合格的媽媽。
感謝我的先生
女人想知道自己嫁的男人是人是鬼生個孩子就知道了,而中國很多在婚姻裡是巨嬰的男人是欠教育的。
產婦急性大出血丈夫和婆婆只想保孩子的視頻早已刷爆網絡,誰也不曾想過也許昨天還含情脈脈的丈夫今天在產房外就能斷送了妻子的性命,果然就像畢淑敏說的那樣:好的婚姻過命,壞的婚姻要命。
即便是科技發達的現在,生孩子還是一道坎。我是手術後發高燒直到第6天才退燒;寶媽群裡有個媽媽生完孩子後大出血昏迷了七天;還有一個媽媽產後貧血嚴重到差點引起心臟衰竭。而她為了要這個孩子,五年的時間裡到處求醫問藥,還要咽下一句句別人的冷言冷語,這其中的艱辛男人不會懂。
好不容易過了鬼門關,「喪偶式育兒」以及「詐屍式教育」的男人又跑出來搗亂。這幫巨嬰的所作所為讓一群女人身心俱疲,他們從來不知道一個爸爸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好好地尊重和愛孩子的媽媽。以至於讓婚內的女人們完全忘記了懷孕的甜蜜以及當初的誓言,恨不得讓他們淨身出戶。
中國男人的思想很多還停留在大清朝,他們覺得一個女人嫁進他們家就應該抱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犧牲精神,他們欠缺婚後教育這一課。
雖說夫妻從領證那一刻就是把彼此的未來和命運捆綁在了一起,夫妻雙方也應該互相照顧和扶持。這樣糟心的事情看多了,就讓我覺得只是做了一個丈夫應盡義務的朱先生變得難能可貴起來。
感謝他在我陣痛開始腰像被撕裂一樣的時候告訴我,不管這一胎是男孩還是女孩,我們都不要第二個孩子了。感謝他在我術後高燒不退的時候認真的照顧我。感謝他在我一個人對著孩子大喊大叫的時候默默地把孩子抱走,等我心情平復之後再來安慰我。
他沒有把我框在媽媽這個框子裡,反而給了我很多的自由和安全感。他支持我學寫作,學理財,學彩鉛畫,學攝影,雖然最後都不了了之,但是如果我現在還想要學點什麼他還是支持的。
感謝朱先生這四年來對我付出的點點滴滴,是他讓我變得快樂,對未來充滿希望。
感謝我的母親
長輩們總喜歡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如果這句話成立豆瓣怎麼可能會有父母皆禍害小組。我們不能因為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就讓他們成為高高在上的主宰者。
我的自卑和不自信完全是我母親造成的。她當著外人的面罵我,從來不顧及我的自尊心。她也看不上我的慢性子,罵我吃屎都趕不上熱的。我的外套沒系好扣子,她會罵我是不是想讓別人QJ我。
她總是無意識的、不斷的、客觀的提醒我自己是個又矮又胖又缺心眼人。我就在這樣壓抑環境中長大了,真正開心起來還是成年離開家以後。
她這樣我就不愛她嗎?怎麼能不愛,她是我唯一的母親,她在我的家就在。以前連著我們的是臍帶,後來連著我們的是我身體裡留著的血液和相愛相殺的的親情。
我知道她愛我,她在視力下降之前為我縫了15雙鞋墊,這樣就算她以後不方便拿針線我的新鞋裡還是有新鞋墊。明明身體不好母親還是來伺候我坐月子;擔心我的刀口沒長好,堅持抱著孩子上六樓,晚上疼到腿抽筋;晚上寶寶一小時醒一次的時候是母親起來哄孩子,第二天白天還堅持讓我補覺;寶寶病了母親坐著抱了孩子一晚上讓我睡覺……
做了媽媽才能理解媽媽的不容易,所以才會有那句養兒方知父母恩,我也在成年之後學會了與母親和解。他們那一輩的人普遍沒有文化,對孩子最大的愛就是讓孩子吃飽穿暖。至於關心孩子的成長和內心遠遠沒有家裡的幾畝地重要。
這個社會所給予我們的東西比父輩們要多的多,不要說什麼父母皆禍害了,有這個時間不如想想如何治癒童年。如今我們已經為人父母,難道我們就能說我們做的一定比我們的父母做的更好嗎?別忘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在我們身上,而是在我們的孩子身上。
我感謝我的母親,感謝她給了我生命,感謝她把我養育成人,感謝她讓我看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感謝她沒有把她偏執的性格遺傳給我,讓我仍然相信愛與光明。
我的一切付出都是因為愛
曾經有句話形容女人的一生:二十年的公主,一天的皇后,十個月的貴妃,一輩子的保姆。
這句話乍一看是對的,但是仔細想想又覺得毀三觀。為什麼是保姆?保姆為別人提供家政服務來賺錢的,他們是有目的的付出。但我們對家的付出是因為愛和自願。
我們是這個家的女主人,我們應該清楚的知道沒有人逼著我們強迫我們為了別人付出。我們的所有出發點都是因為愛這個孩子和這個家,所以我們才心甘情願的為孩子操心到99歲,為這個家準備一日三餐。所以我們不應該把自己放在一個卑微的角落,像古代受氣的小媳婦一樣看待付出這件事。
《請回答1988》裡面豹子女士離開家幾天,回到家之後一切都被收拾的井井有條可是為什麼她不開心?因為她覺得自己不被需要了。每個家裡都有一個豹子女士,她們喜歡一邊嘮嘮叨叨一邊心甘情願的為了這個家去付出。
最重要的是現在是21世紀,我們如果不願意做這些事情也完全可以不用做,只要我們努力賺錢請真正的保姆來做這些事情就好。這個社會有更多的機會和包容度,工作種類也多種多樣,我們完全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我們是可以擁有很多快樂的,我們仍然可以有自我,有愛好,有朋友,心裡還有很多熱愛。
為母則剛,一輩子的保姆這種慘兮兮的奉獻是我們最該丟掉的糟粕。家庭不該成為束縛我們的理由,孩子也不該絆住我們的腳步,他們應該成為我們詩和遠方的助燃器。
我有個很喜歡的博主重新定義了她心目中的母親節:我對母親節的理解不是我生了你養了你,你就要在這個節日裡過來感謝我。而是作為媽媽的我要感謝你們,你們讓我感受到了生命中的另一種快樂,這才是母親節真正想表達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