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歷過這樣一次人生抉擇,如果時間能夠倒流,我可能還會做出同樣的決定。
10多年前,部隊出臺幹部自主擇業政策,入伍滿20年可以選擇離開部隊,領取20萬左右的自主擇業金,工資發放85%以上(有三等功及以上的可再加5%),我左右為難。
一是面臨擇業難。30多歲的人,轉業後不能總呆在家裡吧?但自主擇業後幹什麼呀?在部隊的1、20年裡學的都是部隊的專業,從沒接觸過做生意這個行當,加之在部隊都是「家裡——單位」兩點一線,沒有地方人脈資源,做什麼合適呢?下海了會不會淹死?
二是脫離組織難。現在看起來這個想法是個笑話,當時認為從參軍入伍以來,都是背靠組織一步步走過來的,如果自主擇業,不就成了打工一族嗎?自己勢單力薄,能經得起風浪嗎?
三是工資收入難。當時我也給自己算了一筆帳,我們是二線城市,部隊收入3000多元,但是死工資;地方公務員收入也是3000多元,可能還會有獎金補助。
最終,我選擇計劃分配進了公務員行列,脫下了自己心愛的軍裝。
可接下來,現實抽了我好幾個嘴巴子。
第一,轉業後第二年,部隊漲工資了,自主擇業幹部跟著也漲了。接下來,部隊又連續幾次漲了幾次,當然自主擇業人員也不例外,目前同行級別的工資比我高出一倍還多。
第二,轉業後我面臨新的崗位,一切重新開始,年近40的人與20多歲剛畢業的孩子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每天加班加點幹工作。咱是不怕苦、不怕累,但你得拼吧,哪個男人不想有一個好的發展前途?可有些現實當你真正走近了,卻發現是慘白的。
第三,現在部隊幹部自主擇業的政策比以前更優厚了,不僅手裡有了一大筆創業金,而且都找到一份實現自我價值的行業,不乏幹得風生水起之人。
是啊,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年代,許多轉業幹部選擇了自主擇業,他們低下頭、埋下身子,加之部隊多年磨礪的戰鬥作風,成功的機率非常大。
但即使如此,我依然沒有後悔。至少,我的經歷會讓我更清楚看清下一步要走的路。
還有11、2年,如果沒有延遲政策,我也就面臨退休了,對於一個已經工齡超過30年的公務員,我為什麼沒有選擇提前申請退休呢?
一是精力沒允許。4、50歲的人,在過去稱之為「年過半百」,無論從身體還是從精力,再次創業,肯定力不從心。加之,現在的經濟形勢不景氣,沒有好的項目,投資的風險加大。
二是發展環境不允許。我所在城市是北方的二線城市,北方人受經濟發展格局影響,經營理念與南方相比差距太大,不是我固化了思想,而是現實會隨時固化一個想幹事創業的人。
三是殘酷的現實不允許。公務員退休只拿基本工資,比在崗工資少了一半,還少了每年的績效獎。可以說,退休後不再創業的話,也就是解決了溫飽。
四是創業機會不允許。轉業這麼多年,也認識了不少做生意的人,大家其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把生意做得非常好,絕大多數跟前幾年相比,處在自保、觀望階段,進退兩難,其中的苦衷只有自己知道。
最後,我想說,人這一生無論你選擇走什麼樣的路,都應因時因勢而定,既然選擇了,就不要後悔。每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同,就註定了TA走什麼樣的路,有些人竭盡全力卻遺憾種種;有些人渾渾噩噩,卻自知不覺。但是無論怎麼活,無論走什麼樣的路,這一生,人都應該為自己活一次。
謝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