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牙齒畸形的孩子比較多,很多家長會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帶孩子到醫院進行牙齒矯正。在牙齒矯正的問題上,大多數家長都認為,12歲是孩子牙齒矯正的黃金期,而實際上這是一大誤區。那麼關於孩子矯正牙齒這件事,家長們還會走進哪些誤區呢?
1.拔牙會使牙齒鬆動
有些孩子牙齒畸形,在矯正時必須拔除幾顆牙齒,比如牙齒過於擁擠、參差不齊。但很多家長都認為,這種矯正方式會導致孩子牙縫越來越大,使得剩下的牙齒越來越鬆動,所以就一直拖著不給孩子處理。
實際上,拔除部分牙齒的目的,就是讓其他牙齒回歸原位。大約在三個月左右的恢復期內,牙齒確實會略微鬆動,但三個月的恢復期後,牙齒依然會堅固如初。拔牙作為一種常用的牙齒矯正手段,已經被應用了很多年,若真的存在家長所擔心的隱患,又怎麼會一直沿用至今呢?
2.矯正牙齒最好12歲
首先,確實有半數以上的孩子,在12歲矯正牙齒比較合適,因為12歲時大部孩子的恆牙都已經長齊了,矯正方案比較好確立。但是,從乳牙到恆牙的牙齒發育過程中,如果孩子有地包天、哨牙這些問題的出現,等到12歲再進行矯正為時已晚。因為這種不良的生長環境,隨著孩子的發育也在不斷惡化,一旦發育定型將難以矯正。況且這種牙齒畸形的問題,對孩子的顏值會產生一定影響,孩子很可能會因此自卑沮喪,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沒有好處的。
3.矯正牙齒肯定很痛
兒童矯正牙齒,戴矯正器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矯正方式,有的孩子自述戴上矯正器後牙齒疼痛,但有的孩子卻說沒有什麼感覺,很多家長就會認為孩子戴矯正器不痛的話,是不是因為矯正器沒有戴好呢?難道戴矯正器矯正牙齒就一定會痛嗎?
矯正器戴上後的感覺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不適感比較強烈,這種不適感一般只在前三天時比較明顯,隨後,就會逐漸適應。而兒童戴牙箍的不適感更要低於成年人,所以如果孩子需要戴牙箍,應趁早才好。另外,找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給孩子戴矯正器,可能會使孩子的不適感大大降低。
4.矯正牙齒前必須拔牙
很多家長都認為牙齒矯正需要拔牙,而由於不忍心看孩子受苦,好多家長就會選擇不給孩子進行牙齒矯正。其實牙齒矯正的原則是能不拔就不拔。需要拔牙的情況一般都是牙齒嚴重擁擠、前突,這些情況為了給其他牙齒留出空間矯正,就必須進行少量牙齒的拔除了,只有像這樣騰出了間隙,其他的牙齒才能正常生長,且今後不需要再鑲牙。
大部分孩子牙齒畸形,都是因為後天的一些不良習慣而造成的,比如吮吸手指、咬鉛筆頭等等,在生活中,家長應仔細觀察孩子,如發現這些壞習慣應及時制止糾正。另外,一定要記得在寶寶三歲後,帶他到口腔醫院進行一次全面的牙齒檢查。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