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吸引人才,降低城市落戶門檻已成為中國多地政府推進戶籍改革的主要著力點。據吉林日報報導,近日,吉林省公安廳等部門聯合出臺《吉林省全面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簡稱《意見》),提出全面放開放寬城鎮落戶條件。
《意見》提出,全面取消城市租房落戶對繳納社保年限限制,非戶籍人口只要在居住地城區或建制鎮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房居住)即可申請落戶。取消投親落戶限制,配偶、子女、父母相互投靠落戶城鎮的,不受年齡限制,可根據本人意願辦理投親落戶。
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國民教育同等學力人員及留學歸國人員、技術技能人才不受穩定就業、穩定住所等條件限制,可在工作地、居住地、直系親屬戶口所在地城鎮申請落戶。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不受納稅額度、繳納社保年限和經營場所等條件限制,企業經營者和員工可在工作地、居住地城鎮申請落戶。配偶、子女、父母相互投靠落戶城鎮的,可根據本人意願辦理投親落戶。
值得注意的是,吉林省還提出,實行農村籍大學生、農村籍退伍軍人來去自由的落戶政策。農村籍應屆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和當年退伍軍人以自願為原則,可直接回原籍落戶。已在城鎮落戶的農村籍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農村籍退伍軍人返鄉就業並在農村實際居住生活的,經當地村委會或村民代表大會同意,可根據意願回原籍落戶。
界面新聞注意到,2020年是完成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的最後一年。此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曾提出,2020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45%左右,同時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5月份曾公開表示,今年要推動完成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目標。
國家發改委4月初印發的《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提出,將督促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推動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鼓勵有條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區新區落戶限制。
今年以來,各地在放開落戶限制方面邁出的步子越來越大,比如南昌市提出了「零門檻」落戶政策,濟南也發布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實施細則,6月1日正式實施,廣州市則提出高校中職等非廣州戶籍學生、符合入戶條件無合法住宅等人員,可申請遷入廣州集體戶口。省級層面,浙江省還取消了對集體宿舍落戶的條件限制,並支持酒店式公寓也可以設立集體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