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K’s e-infrastructure for Science and Innovation)┈┈...

2021-01-12 中國科學院

    2004年7月,英國財政部、工商部和兒童、學校與家庭部聯合發布了「2004-2014科學與創新投資框架」。框架提出了在該段時期內英國政府在科學與創新方面的宏偉目標,特別是強調了科學與創新在經濟發展和公眾服務方面應該做出的貢獻。框架中也明確提出了建設一個國家級的信息化科研基礎設施e-infrastructure,以支持英國科學與創新目標的實現。為了落實該框架,英國科學與創新辦公室(OSI:Office of Science and Innovation)組織了由來自聯合信息系統委員會(JISC: 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科學研究理事會(Research Councils)、科研信息網絡(RIN: Research Information Network)和英國圖書館的代表組成的工作組,進一步討論和提出建設英國國家級e-infrastructure的行動計劃與財政資助計劃。該工作組下設了6個子工作組,分別負責某一具體方向的研究工作,並提出了獨立的研究報告。這6個子工作組分別是:數據與信息創建2、保存與管理3、搜索與導航4、虛擬研究團隊5、網絡、計算與數據存儲6、認證、授權、記帳,中間件與數字版權管理7。

    在這六個分報告的基礎上,工作組提出了「為了科學與創新,發展英國的信息化基礎設施」的研究報告8。e-infrastructure是指分布式的計算基礎設施,它可以共享大量的數據集、先進的支持數據分析的ICT工具、大規模計算資源和高性能可視化。它包括了網絡、網格、數據中心和協同工作環境。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國家級的e-infrastructure生命周期,即:數字數據的創建;為了長期使用,對數字數據的管理和長期保存;通過複雜的搜索和導航確保這些信息能被有效使用的方法;構建虛擬團隊確保跨機構、跨學科領域甚至跨國界之間的合作;高速的網絡和大規模的計算能力,支持分布式的、無所不在的、7X24小時地訪問各種資源;確保這種訪問是安全的、可靠的以及合法的各種服務。這種生命周期反映了科研過程的生命周期,即:從天馬行空的想像,到提出科學的假設,到合作、實驗以及分析,到最後產生產品、專利和其他可以直接在經濟與社會中的各種應用。

    因此,國家級的信息化基礎設施e-infrastructure需要:產生、管理和保存海量數位化數據的方法;訪問各種不斷增長電子資源的複雜方法;支持動態和虛擬的研究組織的技術與結構;空前的網絡、網格與計算能力;確保可以安全訪問資源的國家級的服務與系統。報告認為:這些需求不僅預示著需要高層次的集成與協調,而且在很多關鍵領域還需要到政策層面的幹預。要實現這些需求,需要採用共性的技術與標準;需要適當的培訓,以確保英國各個領域的研究人員能在世界範圍內競爭;需要在政府,經費管理部分,研發機構,服務提供者,大學與研究中心之間進行強有力的協調。

    報告認為,國家級的e-infrastructure將:

    ●支持數據和信息的全生命周期,從而加速研究過程;

    ●支持科研人員創造和重複使用海量科學數據;

    ●確保那些重要的,或者與時間密不可分的不可挽救的研究工作能夠在將來繼續開展研究;

    ●允許各種形式的數位化數據被重複使用,以及用作其他用途;

    ●鼓勵公有和私有機構之間的合作,以確保發展支持科研人員的各種工具與方法;

    ●開發通過先進技術帶來的成果的效益,使得國家投資的產出最大化;

    ●支持動態建立的或者實際上長期存在的科研合作;

    ●支持全球環境中的科研合作;

    ●支持海量數據與大規模計算能力;

    ●確保研究過程的安全和完整;

    ●支持公共認證以及其他跨機構的過程;

    ●在很多方面是自我管理的,允許實現效益最大化。

    報告認為,英國國家e-infrastructure應該為科研人員提供:

    ●在他們需要的地方訪問系統、服務、網絡和資源;

    ●便捷地發現和使用資源的工具;

    ●相信他們使用的資源與服務的完整性、可靠性和質量;

    ●確信他們的產出在現在和未來都能被訪問到;

    ●一個與位置無關的物理存在的基礎設施,可以實現數據與計算的融合;

    ●支持合作研究的先進技術;

    ●使用這些服務與資源必要的技能與培訓。

    報告認為:英國國家e-infrastructure允許科研人員:

    ●發掘先進的信息技術與應用的強大能力,以不斷提升科學研究的過程;

    ●與其他人安全地開展跨領域、機構與部門的合作與交流;

    ●最大化先進技術的潛能,支持創新與實踐;

    ●與他人共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並能在將來重複使用這些成果;

    ●參與產業化,支持更廣泛的經濟目標的實現。

    報告還認為,英國國家e-infrastructure必須:

    ●能加快知識的轉移和研究成果的商業化應用;

    ●使得科研經費的資助者可以跟蹤他們資助的研究成果;

    ●在法律、法規和倫理的約束下能保護個人隱私和工作;

    ●能保護智慧財產權;

    ●能將數位化信息成果作為國家文化與智力遺傳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得到長期保存。

    報告還分析了在e-infrastructure建設過程中的一些共性的問題,包括吸引產業界的介入,實現技術的轉移;如何實現系統的互操作;如何組織相關的研發工作;e-infrastructure可能帶來的對文化的影響與改變;如何在不同的部門之間、利益相關者之間進行協調;如何確保e-infrastructure的質量;如何開展培訓等等。在文化改變方面,報告認為一個共享的e-infrastructure需要改變的首先是文化,而不是技術。在崇尚競爭的研究與創新環境中,e-infrastructure實際上應該是對創新者的一種支撐,而不能期望創新者直接貢獻什麼,共享的文化當前只能局限於參與者可以從中直接獲益的領域。超出某個人當前的研究領域共享信息或者資源是不現實的。在培訓方面,報告認為應該既培訓信息技術專家,也培訓研究人員。對於前者的培訓,將能確保研究人員在掌握使用資源的技能方面得到有效的支持,對於後者的培訓,將能確保研究人員能夠在信息技術專家的支持下發展其需要的工具與服務。

    報告認為:一個國家級的科研信息化基礎設施e-infrastructure是英國科學發展的基石,它不僅僅支持先進技術的快速發展,而且使得知識的快速傳播和財富的快速增長成為可能。

    (網絡中心黎建輝 編譯)

    [參考文獻]

    1 Science and innovation investment framework 2004-2014, HM Treasury, DTI and DfES, HMSO,2004, http://www.hm-treasury.gov.uk

    2 Data and Information creation, http://www.nesc.ac.uk/documents/OSI/data.pdf

    3 Preservation and curation, http://www.nesc.ac.uk/documents/OSI/preservation.pdf

    4 Search and navigation, http://www.nesc.ac.uk/documents/OSI/search.pdf

    5 Virtual research communities, http://www.nesc.ac.uk/documents/OSI/vrc.pdf

    6 Networks, compute and data storage, http://www.nesc.ac.uk/documents/OSI/compute.pdf

    7 AAA( Authentication, Authorisation and Accounting),Middle ware and DRM( digital right Management), http://www.nesc.ac.uk/documents/OSI/aaa.pdf

    8 Developing the UK’s e-infrastructure for science and innovation, http://www.nesc.ac.uk/documents/OSI/index.html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