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市場規模待擴大

2020-12-15 中國紡織網

  編者按:近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業鏈創新論壇暨分會年會在江蘇鹽城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主辦,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分會、江蘇神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會議以「凝聚行業共識促進協同發展」為主題,探討了我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行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作為與碳纖維和芳綸齊名的三大高性能纖維之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是目前世界上比強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纖維,其比強度是同等截面鋼絲的10多倍,比模量僅次於特級碳纖維,是關係到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性高性能材料。

  據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依民介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最初是由英國利茲大學的I.M.Ward教授於上世紀70年代初用熔融紡絲法獲得。中國自1984年起開始對該種纖維進行研究,並自1997年起分別在浙江大成與北京中紡投、1999年在湖南中泰實施規模化擴試和生產。

  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業發展初期,世界上工業化生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企業主要是荷蘭帝斯曼、美國霍尼韋爾和日本東洋紡3大公司。隨著中國取得自主智慧財產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生產技術得以快速提升。

  目前,世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總生產能力約為3.58萬噸/年,其中,荷蘭約為0.6萬噸/年,美國約為0.3萬噸/年,日本約為0.32萬噸/年,中國約為2.36萬噸/年。

  行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目前,中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企業約有20多家,除了年產能實現千噸級的8家外,多數企業的年產能還在千噸級以下。

  湖南中泰特種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率先實現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千噸級產業化生產的企業。據該公司董事長高波介紹,其生產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及無緯布、防彈防刺服等系列產品質量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世界首創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防彈、防刺材料產業化生產的企業。此外,中泰還是國內首次實現連續式寬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無緯布產業化製備的企業,實現了我國軍警用防護材料的自主化。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生產設備與技術的進步。目前,中國生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企業所用的工程技術與裝備90%都來自江蘇神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會會長、江蘇神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子賢深知,當今世界日新月異,只有不斷創新,企業才能持續發展下去。他表示:「神鶴是我國第一家參與研發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成套裝備技術的企業,經過不懈努力,我們不斷優化工藝,改進設備,解決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生產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如通過裝備手段解決了紡絲溶液製備過程中遇到的大分子纏繞現象,並利用多年來在化纖設備領域積累的經驗,公司研發出紡絲後段高效、安全的萃取、乾燥專用設備以及適應超高拉伸的專用裝備。」

  據介紹,神鶴根據纖維生產工藝的要求,從前紡到後紡,經過近20年的研究、摸索,於2013年成功開發了單機年產能30~300噸的產業化工程技術,打破了國際壟斷,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產業化裝備的空白。繼而通過改進工藝、簡化流程、提高品質和生產效率,將噸纖維生產成本從原來的20多萬元降到了6萬元左右。

  「目前,神鶴正式推出了第四代生產線,該生產線具有工藝控制要求高、設計和加工難度大、裝備製造精度高等特點,解決了超大型箱體在紡絲過程由於溶體壓力和溫度分配不均所造成的紡絲條幹形變等直接影響產品質量和穩定生產的重大難題。」郭子賢說道。

  在中泰、神鶴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行業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將之歸納為以下3點:第一,國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已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幹法和溼法兩種製備技術,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際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纖維及製品出口超過50%。第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業鏈的新產品研發頻率不斷加快,高品質樹脂、高強度纖維、細旦化纖維等產品極大滿足了國內纜繩、防彈、手套三大領域的應用需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民用市場的拓展,下遊面料企業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良好的導熱性能開發了純紡機織布,用於涼蓆、床單等家用紡織品的面料,具有較好的涼感性能,在市場中保持增長態勢。在此基礎上,近兩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行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全國的產量突破9000噸,全行業開工率在70%以上,各應用領域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第三,企業效益持續改善,行業重點企業保持了較好的贏利水平,生產經營狀況整體好轉,行業已逐步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未來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在高性能纖維市場上,由於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具有眾多優異特性,從海上油田的系泊繩到高性能輕質複合材料方面均顯示出極大的優勢,在現代化軍事和航空、航天、海域防禦裝備等領域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發展十分迅速。高波表示,上世紀80年代以前,其世界平均年增長率為8.5%,進入80年代以後,其年平均增長率高達15%~20%,而中國的平均年增長率在30%以上。

  據了解,目前,我國國產高強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綜合性能上相當於荷蘭帝斯曼公司的Sk7系列產品,基本了滿足了防彈、防爆、防切割等應用需求。

  隨著技術的進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無論是在軍工還是民用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談到其未來的市場前景,江蘇九九久特種纖維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建文表示十分看好。他說:「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防彈頭盔、防彈衣、戰地醫院、戰地帳篷、防護手套、船用繩纜、甲板防彈、鞋面、混凝土、橋梁防護、風力發電等領域都會有較好的發展前景。以切割旅遊鞋為例,每年世界上大約生產旅遊鞋160億雙,以每雙需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50克計算,將是一個非常可觀的市場。」

  據了解,九九久目前的年產能為4000噸,產銷率幾乎達到100%。目前,該公司有將近1萬噸的三期工程正在建設中,預計2019年能形成14000噸的實際產能。

  北京航天安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穎從防護產品領域分析道:「目前,在全球防彈衣市場中,中國產品佔比為70%,前景十分看好。很期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能在耐熱性能上得以提升,那時,中國防護產品的市場前景將更為廣闊。」

  上海海春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運用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冰涼感特性,將其應用在床墊、枕套等家紡產品中,其產品深受國際市場青睞。在研發中,該公司和上遊紗線企業逐步解決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織布中易斷裂、易損傷設備、難切割及顏色單一等問題,逐步改善了產品的品質,豐富了產品的品類。該公司董事長陳波表示,2017年,公司冰涼絲用量達1000噸,預計2018年對該纖維的需求量還會有比較大的提高。

  上下遊攜手推動行業進步

  值得指出的是,前景看好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目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量低,生產成本高,最大力學性能遠未達到,尤其是在強度方面。另外,其抗蠕變、耐熱性以及與基材的親和性有待提高,該纖維對時間的依賴性太強,短期負荷衝擊性能較好,但長期負荷會表現出明顯的蠕變。從這個角度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性能纖維。」王依民說道。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存在的這些缺點大大限制了其應用領域的進一步拓展,是當前也是今後一段時間內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對此,神鶴已從工藝和裝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近幾年,我們通過深入了解和掌握客戶需求,及時調整研發方向,從而確立了以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克服以往斷點平衡的工藝路線的缺點,消除了既有工藝路線所造成的纖維各項指標不穩定的局面。」郭子賢說道。

  據了解,神鶴自2015年開始有針對性地組織科研人員加大研發力度,在國內首家研發出耐高溫抗蠕變纖維、多系列染色纖維、高等級耐切割纖維等差別化工藝和裝備技術,使其應用領域不斷擴寬,其中,應用於光纜與高溫複合材料行業的耐高溫抗蠕變纖維和高等級耐切割纖維的產業化技術已初具成熟。

  郭子賢表示:「我們已確立了以綠色環保、低運行成本為載體的生產線作為未來研發方向和推廣重點,研發目標定位於接近常規化纖的產能和成本,大力拓展民用領域,替代高強滌綸和尼龍等產品,發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強度高、抗紫外線能力強、耐腐蝕等特性,逐步擴展遠洋捕撈、海洋養殖市場,在突破低成本生產裝備之上,植入耐高溫抗蠕變、超高強、耐切割等纖維工藝技術,應用於鑽井平臺和超大型船舶,為客戶提供差別化、低生產成本的裝備技術,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與荷蘭、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仍存在產品質量不穩定、系列化程度低、附加值不高、高端產品供給不足等問題。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認為,未來,可形成相關技術聯盟、技術中心,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研發提供支持。在研發過程中,通過加強與市場的對接,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產品性能、品種、質量等方面更上一個新臺階。

  在東華大學研究院副院長王華平看來,推動現代信息技術在高性能纖維行業應用是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和重點發展方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業應特別關注發展生產流程的信息化、智能化及產品的可追溯性。他認為,規模化和智能化的有效結合,將更有利於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行業的技術進步。

  行業的進步還離不開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對此,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賀燕麗表示,從國務院到各部委出臺的多項產業政策中,新材料、高性能纖維都是備受關注和支持的產業。近期,工信部原材料司啟動了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不僅對原料上遊企業給予保險,對使用上遊產品失敗的下遊企業也將給予保險,且保險額度中80%源於中央財政,這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一大利好消息。「國家除了對高性能纖維及製品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外,還須給下遊企業支持,使上下遊協同發展,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更好地服務於我國的國防、航空和民生經濟。」賀燕麗補充道。

  對於上下遊的協同發展,端小平也比較認同。他指出,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要把原料企業全部吸納進來,因為原料企業對產品的開發和質量的提升影響較大。此外,要把技術進步的方向聚焦在低成本和高溫抗蠕變上,因為這關係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未來的市場規模。同時,行業須理性、有節奏地發展,避免惡性競爭。

相關焦點

  • Braskem的UTEC (R) 擴大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創新和客戶覆蓋面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 生產,包括推出新的UTEC® 9540產品,這是當今全球分子量較高的商用聚乙烯聚合物。 UTEC 全球總監 Christopher Gee 評論說:「在我們慶賀我們德克薩斯州拉波特工廠整整生產一年UTEC®和擴大產品組合之際,我們還加強了 Braskem 作為服務全球 UHMWPE 客戶的市場領導者的明確領先地位。
  • 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是什麼
    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是什麼 2019-08-13 10:47:05 來源:全球紡織網 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是什麼?
  • 關於受理並擬批准連雲港泰源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 發布機構 海州區環境保護局 發文日期 2019-08-26 標 題 關於受理並擬批准連雲港泰源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項目
  • 河南省質監局抽查3批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產品 全部合格
    本次抽查共抽取了安陽和洛陽2個省轄市2家企業生產的3批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產品。經抽樣檢驗,3批次產品全部符合標準要求。本次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產品的拉伸強度、斷裂伸長率、簡支梁雙缺口衝擊強度(23℃)、簡支梁雙缺口衝擊強度(-40℃)、砂漿磨損率、縱向回縮率、氧化誘導時間、靜液壓強度等項目進行了檢驗。
  • 北化大建成世界首條超高分子量聚異丁烯中試生產線
    近期,北京化工大學吳一弦教授帶領研究團隊在超高分子量聚異丁烯的合成技術及工程化方面取得突破,解決了高活性引發中心及快速鏈增長過程中的關鍵科學問題,發明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可控聚合方法與成套製備技術,解決了聚合反應放大過程中的工程化難題,建成了世界上首條超高分子量聚異丁烯全流程中試生產線,包括引發體系、聚合反應、凝聚分離及回收精製等化工單元。
  • 北京聚四氟乙烯彈性帶使用壽命長
    以聚四氟乙烯盤根為例,它的作業溫度可達120℃或更高。空隙咬傷被密封的零件存在著幾許精度(包含圓度、橢圓度、圓柱度、同軸度等)不良、零件之間不一樣心以及高壓下內徑脹大等,都會致使密封空隙的擴大和空隙擠呈的加重。聚四氟乙烯盤根的硬度對空隙擠呈也有顯著的影響。液體或氣體的壓力越高,聚四氟乙烯盤根資料硬度越小,則聚四氟乙烯盤根的空隙擠呈越嚴峻。
  • 聚四氟乙烯(PTFE)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高頻通訊時代新星
    廚具:聚四氟乙烯具有不粘性,是不粘鍋常用的塗層材料。近年來全球PTFE市場規模穩步提升。我們分別測算了2020-2025年5G基站和5G手機用PTFE的市場規模,2020年5G用PTFE市場規模將達8.2億元,2022年將迎來市場需求高峰,規模為17億元。
  • 目前聚四氟乙烯密封材料是什麼研究進展?
    儘管PTFE具有優異的性能,但其缺點(如壓縮回彈性差,蠕變大和「冷流現象」)會影響PTFE的密封性能,因此,改性聚四氟乙烯進一步提高其綜合性能是研究的重點。目前,聚四氟乙烯的改性主要是與其他材料複合,並利用複合材料的特性來彌補聚四氟乙烯本身的不足,從而達到改性的目的,主要方法有:表面處理改性,填充改性,共混改性等。
  • 頂刊綜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劑、結構、性能、加工和應用大...
    聚乙烯(PE),是一種由碳氫鍵構成的結構最簡單的聚合物,2018年全球對PE的需求量為1億噸,到2026年,PE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430億美元。PE結構雖簡單,如果把普通聚乙烯的分子量做到3×106g/mol以上時,聚乙烯就破繭成蝶變成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成為一種高性能聚合物材料。
  • 常用纖維名稱的縮寫詞
    1 化纖主要品種名稱  PTT 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纖維 彈性滌綸  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 聚酯纖維(亦有用PES表示)  PBT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纖維  PA 聚醯胺纖維 錦綸(尼龍)  PAN 聚丙烯腈纖維 腈綸人造毛  PE 聚乙烯纖維 乙綸  PVA 聚乙烯醇纖維 維綸(亦有用PVAL表示)  PP 聚丙烯纖維
  • 貴州省聚四氟乙烯墊板廠家
    貴州省聚四氟乙烯墊板廠家聚四氟乙烯板(也叫四氟板,鐵氟龍板,特氟龍板)分模壓和車削兩種,模壓板是由聚四氟乙烯樹脂在常溫下用模壓法成型,再經燒結、冷卻而製成。聚四氟乙烯車削板由聚四氟乙烯樹脂經壓坯、燒結、旋切而成。其製品用途廣,具有很為優越的綜合性能:耐高低溫(-192℃-260℃)、耐腐蝕(強酸、強鹼、王水等)、耐氣候、高絕緣、高潤滑、不粘附、等優良特性。
  • 點石成金,帶你認識玄武巖纖維
    也許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實際上這是一項已經很成熟的技術—玄武巖纖維生產技術。 玄武巖纖維,Basalt Fiber(BF),是以純天然玄武巖石料為原料,破碎後加入到熔窯中,在1450℃~1500℃高溫熔融後,通過鉑銠合金拉絲漏板高速拉制而成的連續纖維。現有工藝生產出的玄武巖纖維直徑可達6~13μm,比頭髮絲還細。
  • 【一張圖】看懂8種高性能纖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性能:聚醯亞胺纖維與高強高模聚乙烯、聚苯硫醚等高性能纖維相比,具有更廣的耐溫性(-267-550℃);與芳綸相比,耐熱等級更高,阻燃更好,耐候性更佳。同時還具有獨特的紡織加工和人體親和性等綜合特性。
  • 膨體聚四氟乙烯墊片的工藝流程
    膨體聚四氟乙烯墊片的製作成型工藝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將PTFE散樹脂與潤滑助劑按一定比例混合,放置一定時間後預成型,然後將糊膏擠壓成縱向排列纖維狀的預成型品,經乾燥去除助擠劑。第二階段在低於聚四氟乙烯熔點的溫度下進行高速拉伸,再在高於熔點的溫度下對處於拉伸狀態的聚四氟乙烯半成品進行熱定形。即可得到膨脹聚四氟乙烯墊片成品,其工藝流程如下:1、預成型將混合料壓製成與推壓機膜腔相同形狀的坯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