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獅武術……開學第一課超燃!佛山這所幼兒園猛吹嶺南風

2020-12-20 佛山家校圈

珠江時報訊(記者/區輝成)開學啦!醒獅送吉祥,武術強身體,紅軍來二幼,賦能快成長......佛山這所幼兒園在開學典禮上猛吹嶺南風。9月2日,南海機關第二幼兒園迎來了一群稚嫩的小可愛們,還有曾經的弟弟妹妹變成了哥哥姐姐,開啟新的學習徵程。

開學第一天,夏日的熱度尚未消退,沉寂了一個暑假的幼兒園,在小朋友的歡聲笑語中甦醒過來,9月的幼兒園是充滿希望,一群稚嫩的小可愛們,他們第一次放開父母溫暖的手,邁進幼兒園的大門;還有一群升入中、大班的寶貝們,從曾經的弟弟妹妹變成了哥哥姐姐,開啟新的學習徵程。

一大早,南海機關二幼老師們便站在校門口,面帶微笑、精神飽滿地迎接孩子們回園,幼兒園裡隨處可見親切的笑臉,四處洋溢著歡樂的笑聲,讓沉寂許久的幼兒園瞬間變成歡樂的王國。

9月2日,南海機關二幼迎來了秋季開學的日子,滿園喜悅如同過大年。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學典禮,不僅讓剛剛來園的新生如同回家般感受到溫暖,一堂充滿濃鬱嶺南文化的第一課更是讓孩子們終身難忘。

在今年喜迎祖國70華誕的金秋時節,南海機關二幼的開學主題以「向陽光生長 做時代新人」,讓孩子們感到特別的興奮。現場每個小朋友手拿國旗,在周園長的帶動和領唱下,全園迴蕩著《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聲,讓整個開學典禮有一份特別的金秋喜悅。這個瞬間還上了珠江時報的開學直播平臺,受到關注。

現場開學典禮的嶺南風,到底有多「勁」?從現場的熱烈氣氛就可以窺探一二。

新的學期開始,園長媽媽有很多心裡話想要說,溫暖的叮囑,幸福的祝福,希望全園孩子們

快樂、禮貌、勤奮、懂事。

幼兒園生活因為有了彼此的陪伴,而顯得格外的精彩!

醒獅開到,來到小朋友身邊。你看,摸摸頭,抓抓獅尾巴,但醒獅不但不生氣,還跟你玩起來「躲貓貓」,多有趣啊,怪不得小朋友對它依依不捨。

這是嶺南的味道,更是佛山文化的魅力,讓孩子們感受到濃濃的家鄉味道,從而對家鄉的文化有更加自信的情懷。

除了醒獅舞動之外,幾位功夫過硬的哥哥表演剛毅有力的中國功夫,一步一拳都有力量感,讓人感受到武術之魂,對佛山湧現的黃飛鴻、葉問、李小龍等一代宗師更是肅然起敬,很多小朋友也想來過幾招?

是的,來到二幼,不僅要學習大綱裡規定的知識,還要通過體能訓練,得到身體上的訓練,成為陽光的二幼人。

期間,二幼還組織孩子們學習安全小知識,並開展了小朋友們最喜愛的互換禮物活動。

開學典禮上最引入注目的當屬《我和我的祖國》閃演活動,老師們化身成為紅軍戰士,來到舞臺展現那段紅色的激情歲月。

周園長帶領孩子登場領唱,全場同唱,這樣的第一課實在太感人。「這次唱歌與眾不同,當我在現場唱出第一句歌詞的時候,我為我的祖國驕傲,這會是我人生中很難忘的一次歌唱。」周園長說,因為這首歌表達了我們共同的心情,表達了我們作為中華民族兒女心中的自豪感和榮譽感。這樣的心聲在大家心中流動,湧動。

特別是巨幕大的紅星紅旗出現時,全場更是迎來高潮。孩子們齊聲高歌的時候,自豪、自信、自尊、自強的笑容,仍然綻放在每一個孩子的臉上,格外燦爛明媚。

當《我和我的祖國》優美的旋律響徹整個幼兒園,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對家鄉佛山的滿腔熱情,隨著歌聲在現場每一個人的心中升騰。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耳畔吹來新學期涼爽的風,祝福南海機關二幼的全體師生,在這個美妙的季節開啟嶄新的教育生活,為我們的所愛,為我們理想中那個最好自己的模樣而努力。

相關焦點

  • 佛山醒獅綻放時代風採
    什麼原因讓佛山醒獅技藝從民俗活動一躍成為國際體育競技,不僅市民、企業熱捧,佛山也樂於對外推廣呢?非遺學博士、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嶺南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員謝中元多年研究佛山醒獅文化。獅舞在南傳過程中與嶺南諸多習俗相混合,生成了一些風承中原、俗承廣府的特徵,「如南獅獅頭扎有一角,以粵劇中的三國英雄人物臉譜為造型基礎,舞時動作威猛,鼓樂激昂,令人振奮。」明代,南獅承襲獅舞蘊武的傳統,融入南拳功架,至明末,南獅呈現出嶺南地域鮮明的特點。因清政府禁教抑武,習武者以「寓武於舞」方式延續尚武傳統,融南派武術於舞獅身法之中,促成「獅武合一」。
  • 佛山醒獅構築文化橋梁
    不過,近些年來,越來越少佛山人從事這一行,佛山南海黃飛鴻中聯電纜武術龍獅協會副會長黎念忠擔心醒獅會在佛山斷層。舞獅五代十國後,舞獅的風俗由中原流傳到嶺南地區,於是有了南獅和北獅之分。其中,南獅擬神,造型威猛,舞動起來鼓樂激昂,雄壯威武,所以南獅又有「醒獅」之稱。醒獅作為嶺南的民俗文化,在廣東地區佔有重要的地位,每逢喜慶節日,或重大的活動,必然有醒獅助興,這個傳統歷代相傳,經久不衰。20世紀80年代以來,佛山幾乎鄉鄉都有醒獅隊。一年四季,開張慶典鑼鼓聲不斷,逢年過節,獅隊便上街採青、巡演。
  • 超「燃」舞劇《醒·獅》來石家莊了!
    2019年《醒·獅》3.0版開啟全國巡演,4月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後口碑爆棚,第二場演出票在一夜之間就售罄,京城掀起了「醒獅」熱潮。  5月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演時,大幕合了又啟,謝幕就謝了15分鐘,掌聲55次仍難停歇,這部被譽為近年來最「燃」的民族舞劇火爆上海灘。
  • 佛山逾140萬名學子上好開學第一課
    校方供圖 佛山名校長開學第一講哪句最「燃」你青春「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9月1日,佛山140多萬名學子迎來秋季開學。從新生家長會的家長寄語,到開學當天的愛國及防疫思政課,這所新學校將「愛國、愛校、愛家」貫穿於新生入學的各個環節,開啟「怡然教育」新篇章。「我們認為學生進學校第一節課,應該讓學生學到的是愛國,所以設置了入校領五星紅旗這一環節。校長給孩子們上的第一節思政課也是從疫情防控展開,回到愛國的主題。」怡海五小德育處主任陳曉霞說。「我心中的好少年從小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有善心!」
  • 超「燃」舞劇《醒·獅》來石家莊了!
    超燃舞劇,一票難求2018年,一部口碑爆炸、超燃的舞劇橫空出世!▲《醒·獅》劇照武術、舞蹈、醒獅技藝相融合醒獅是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表演時,鑼鼓擂響,舞獅人先打一陣南拳,這稱為"開樁」,然後由兩人扮演一頭獅子耍舞,另一人頭戴笑面"大頭佛",手執大葵扇引獅登場。有沒有想像過傳統的醒獅跟舞蹈結合在一起?
  • 嶺南醒獅有哪些武術功架?專業知識趕緊碼起來
    南獅的核心環節在於採青,狹義的「青」是指由生菜等物構成的青包,廣義的「青」是獅子所表演的或者需要去破解的套路。採青一般分為低(地)青、中青和高青。佛山「黎家獅」就是這種獅頭的典型代表,又稱「佛裝獅」,以「額頭高、角直、眼大、眉精、杏鼻、口大、有笑容」為特徵,其最直觀的特點是獅頭大而重,舞佛裝獅又俗稱「舞大頭狗」。傳統的「佛裝獅」普遍重達十斤以上,即便對於有武術基礎的人也頗有挑戰性。低(地)青套路耗時較長,在表演中表現南獅的步形步法、獅形獅態,全靠習武之人的耐力和勁道支撐到底。
  • 佛山旅遊丨粵港澳大灣區大灣網旅遊推薦
    小編為你整理了佛山十大城市名片,其中就包含了佛山武術、佛山醒獅、祖廟、佛山秋色等佛山文化名片,包含了西樵山、清暉園、長鹿旅遊休博園等佛山旅遊名片,以及美食名片順德菜、戲曲名片佛山粵劇、工藝名片石灣陶藝、人物名片黃飛鴻等等,一起隨我們來看看代表佛山的城市名片吧。
  • 藝術家佛山創作嶺南派塗鴉 傳統文化與潮牌文化聯姻
    而事實上,佛山並不只是一座工業製造業城市,還是功夫之城、武術聖地佛山……在潮流文化盛行的今天,這座城市可謂「自帶流量」。這就是原漿牛仔的真正魅力。  牛仔布(Denim),這種帶著美國西部基因的粗厚面料,是如何與佛山醒獅發生聯繫,共同碰撞出獲得新一代潮人認同的個性標示?HEA又是如何把佛山醒獅文化貫穿於服裝、飾品等系列潮品的設計中,為新一代潮人找到獨特著裝表達、顯現與眾不同的文化品位的?
  • 帶你參觀佛山嶺南天地的百年老店
    佛山嶺南天地位於佛山市禪城區祖廟東華裡中心地段。項目佔地面積達65公頃, 是中國極少數典藏深厚歷史底蘊的傳統富人區。遊玩嶺南天地,我習慣於把廣易豐作為遊玩的第一站。雖然它是商鋪,但同時也是一個博物館。它裡面陳列的商品全部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例如彩扎,廣繡,香雲紗,燈彩,剪紙,坭興陶,佛山陶塑等等,不用購買,完全可以把這裡當作博物館來免費參觀。
  • 嶺南獅王爭霸賽,石排中坑明德醒獅團獲「獅王」稱號
    ,石排中坑明德醒獅團在南海「新凱廣場杯」嶺南獅王爭霸賽中脫穎而出,勇奪「獅王」稱號。  記者日前從石排鎮了解到,6月5日,由新凱廣場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和佛山市南海黃飛鴻中聯電纜武術龍獅協會聯合舉辦的南海「新凱廣場杯」嶺南獅王爭霸賽在佛山市南海區新凱廣場隆重舉行。  據介紹,本次參賽隊伍是嶺南醒獅中極具代表性的隊伍,這是一場嶺南醒獅的盛宴,各路英雄,各顯神通,比賽看點十足。
  • 佛山一日遊景點推薦 佛山一日遊去哪裡玩
    梁園佛山梁園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稱為嶺南四大園林之一,曾經的園主人梁家上下皆為書香門第,其園內布局既秉承了嶺南風格,又借鑑了江南園林在規劃上的開闔與朦朧感,文化底蘊極為深厚,是嶺南園林的傑出代表。地址:地址:松風路先鋒古道93號祖廟祖廟被稱為「東方民間藝術之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開學首日,佛山校園活動精彩紛呈
    聚焦:開學第一課精彩紛呈當前,佛山市正奮奪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昨日,在禪城區玫瑰小學,一場別開生面的創文籤名活動和創文知識有獎問答活動吸引了1000多位學生積極參與,為創文貢獻力量。校長李麗華表示,以開學為契機,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創文宣傳主題活動,可以讓孩子們在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主題互動中加深對「文明」這一概念的理解。在滄江中學附屬小學開學典禮上,節奏歡快的表演節目《滄小健康洗手操》吸引了一眾學生們的目光。節目通過歌曲和舞蹈介紹了正確的洗手方法,提醒學生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學會注意日常文明衛生。
  • 嶺南三大古建築瑰寶之祖廟,佛山大半部歷史藏在這裡
    尋找佛山的歷史,或許祖廟便是適合我們穿越時空的「蟲洞」。這座被佛山人稱為「諸廟之首」的嶺南神廟,見證了佛山的過往,也深深地介入了當地人的生活,成了佛山人的精神聖地。北宋時期,作為天下四大財富中心之一的佛山是嶺南著名的冶鐵中心,屬於「火地」,為了防範火災,確保人身和財產的安全,人們在嶺南水鄉腹地建了一座廟,廟中立了一座像,主人叫北帝,他是專治水患滅火災的,從此真武大帝成了佛山人的保護神,千年不曾改變。
  • 開學第一課:義烏國貿幼兒園體驗中國風
    又是一年開學季
  • 嶺南文化的發源地,佛山十大旅遊景點
    佛山位於廣東省中部,是粵劇和嶺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素有粵劇之鄉、南國陶都、武術之城的美譽。這裡是黃飛鴻、李小龍的故鄉,是聞名的「武術之鄉」,中國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也是粵劇的發源地,有著獨特的嶺南文化氣息,是以嶺南文化為代表廣府文化的興盛之地,是珠三角的經濟重地。佛山河網密布,生態環境優美,是獨具特色的嶺南水鄉。下面就盤點一下佛山十大旅遊景點。
  • 打卡「武術之鄉」,旅居「功夫民宿」,探索廣東佛山可以這麼玩
    ,令城市整體競爭力強勁;「武術之鄉」「功夫之城」,黃飛鴻、葉問、李小龍等武術宗師的家鄉都在佛山。這一難得的生活信條,在佛山最著名文化地標「祖廟」一帶,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這裡除了完好傳承了嶺南傳統文化,還適時引入了時尚現代元素,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佛山尋覓這古韻與活力並存的「佛系生活」。
  • 佛山燒番塔登上國際展臺
    昨日是中秋節,有近800年歷史、作為嶺南古村落典型代表的南海區西樵鎮松塘村舉辦一年一度的燒番塔民俗活動。與以往不同,今年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傳奇中國節·中秋節》欄目組走進松塘村,對燒番塔、香雲紗、秋色、藤編等非遺文化進行直播,將一幅幅佛山民俗畫面傳到全球觀眾的家中。這已不是佛山民俗文化第一次受到央視關注。早在此前,南海醒獅、千人詠春拳、千叟宴和樂安花燈等就先後登上過央視頻道。
  • 明星產品線國風落子嶺南 世茂海峽以產品力深耕大灣區
    作為世茂集團最大地區公司,世茂海峽發展公司秉承集團匠心,潛心鑽研,對唐朝盛世下的經典優秀建築、文化內涵進行提煉與再創造,結合佛山土地、人文和時代人居需求,擇址自古以來商賈繁榮、開風氣之先的佛山順德,以一席國風人居——世茂國風濱江,致敬這座嶺南古都。
  • 醒獅表演、武術大賽、芭蕾舞劇…… 「五一」文化大戲輪番上演
    與去年相比,今年龍獅文化節參賽隊伍數量增加到16支,範圍擴展到珠中江地區,青少年組6支、成人組10支,其中成人組包含中山醒獅隊2支,珠海醒獅隊2支。主辦方充分利用江門演藝中心的文化資源,打造了「賽」、「展」、「演」、「遊」四大亮點活動。
  • 2017年全國傳統武術比賽佛山開幕 近2500名武術高手齊聚過招
    /佛山日報記者陳浩森攝佛山日報訊 記者 呂文斐報導:昨天上午,南方影視中心·2017佛山功夫(動作)電影周系列活動之2017年全國傳統武術比賽在嶺南明珠體育館開幕。本次賽事為期三天,來自全國各地的近2500名武術高手將在佛山感受武術之鄉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