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共同推出的升級版「學·問沙龍」成功開講。至此,錢學森圖書館暑期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圓滿完成。
2018年暑假期間,錢學森圖書館針對青少年學生、親子家庭等主要受眾群,通過星際航行、大師之路、進館有益三大主題,精心策劃推出了一系列以互動體驗、研學實踐為特色的主題教育活動。在為期2個月的暑假中,錢館的暑期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共吸引約3100餘人次青少年參與其中,成為了青少年觀眾快樂成長的第二課堂。
「星際航行」引領科學探知
從7月7日至8月11日的每周六,錢學森圖書館推出的「穿越星際」暑期電影課堂為身處假期的同學們先後帶來了:《星際穿越》、《地心引力》、《太空救援》、《阿波羅13號》、《火星救援與2001太空漫遊》六部精彩的科幻電影。為此,館方專門邀請來自上海天文館、上海天文臺、上海航天第808研究所等機構的資深專家組成星際航行學院的導師團隊,在每場活動前為同學們進行觀影前導賞。在為暑期生活增添趣味的同時,還讓大家學習到了不少關於太空的科學知識。在8月11日舉行的結業儀式上,積極參與整個活動的同學們還獲得了珍貴的結業證書和星際航行學院徽章。
8月25日,錢學森圖書館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共同推出升級版「學·問沙龍」第一期科學家說。活動邀請到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呂德勝,為我們解讀實現冷原子鐘在軌穩定運行背後的故事。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陳金鳳老師和馬小舒老師則為同學們帶來了化學知識講解和三個有趣的化學小實驗,一起探索化學的奧秘。
同時,錢館品牌項目「航天動手做」公益課堂也在暑期繼續推出。每周末,孩子們可以在專業科技製作老師的指導下,親子合作完成平衡鳥、跑步機器人、磁懸浮陀螺等新奇有趣的創意科技手工製作,在培養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學到了不少科技小知識,收穫樂趣,感受科學魅力。
「大師之路」追尋先輩足跡
作為全國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錢學森圖書館精心編制了以「大師之路」為主題的研學活動手冊,在暑假期間為進館參觀的同學們提供與眾不同的互動式、沉浸式學習體驗。研學活動手冊中包含科學家、歷史學家兩條研學路線,通過導覽路線中的珍貴展品提示和參觀指引,引導學生在場館中沿著路線一一解答手冊上的難題。8月18日,錢館特別舉辦暑期研學專場邀請賽,讓同學們在館內追尋先輩足跡,尋訪大師之路。
7月9日-7月20日,錢學森圖書館聯合綠色光年共同推出「重走學森路」西北科技環保夏令營,帶領青少年前往西北地區,探訪東風基地,去實地了解西北的人們與風沙、荒漠的長期抗爭,感悟老一輩航天人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寶貴精神。在提升青少年科技環保意識的同時,更讓他們切身感悟了兩彈一星元勳科學家們愛國奉獻的精神。
此外,錢館還在暑假期間重磅推出「專家講解計劃」,由館內不同部門的專家從不同角度帶領觀眾領略錢學森的精神與風採。8月31日,錢學森圖書館外事秘書、國際博物館培訓項目主管邱文佳老師以「看展覽、學英語」為題,為參與活動的親子家庭帶來了一場別出心裁的雙語觀展體驗。
「進館有益」開啟探究學習
7月10日-8月21日,由錢學森圖書館與徐匯區圖書館聯合舉辦的小館員培訓班在館內舉行。來自全市各中、小學的50名學生匯聚在錢館,跟隨著老師學習當一名真正的小館員,通過學會利用身邊的公共圖書館和博物館,培養社交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
作為上海市校外教育社會實踐基地,錢館積極承辦「進館有益」中學生優秀微課題論文徵集活動。邀請高中生走進博物館,將博物館資源與書本知識結合起來,提高協作能力、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在專家和學校老師的指導下,開展研究性實踐活動。
除了面向孩子的主題活動之外,8月18日,錢館還聯合華東師範大學中外博物館教育研究中心,為家長們精心打造了公益沙龍「家長學校」,從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博物館、家長如何做好參觀前的工作、如何設計適合孩子的博物館學習、博物館親子活動中的關鍵點等六個不同的角度與家長探討如何進行博物館親子教育,將博物館知識與學校知識相連,與生活相融。
此外,為積極響應團市委、市教委等部門舉辦的愛心暑託班活動,錢館充分運用自身文化資源優勢,於暑假期間組織宣講小分隊赴青浦夏陽街道、盈浦街道、香花橋街道、金澤鎮街道、帕緹歐香社區學校等六地開展愛心暑託班宣講。宣講活動包括觀影、宣講、動手做3大板塊,前後共計舉辦17場次,覆蓋小學生近1000人次,受到了學生、家長以及辦班點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