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76分,名列全省文科第四,你會選擇報考哪個學校和專業?
近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拿著這樣的好成績,報考了北大考古專業,並計劃未來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
消息經網絡傳播後,引發網友熱議,有人「勸退」,有人「力挺」。
而在考古成果頻頻「出土」的洛陽,考古界專家們也向鍾芳蓉隔空喊話:歡迎你到「考古聖地」洛陽來實踐!
在網友們的熱議中,考古專業「冷門」「沒前途」等成為關鍵詞。那麼,這個專業是否真是像部分網友所說的那樣呢?
4日,在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眾多考古專業出身的專家們,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所謂的『冷門』與『熱門』專業,大多是以就業情況來劃分的,考古專業的從業者不多,而且不像教師、醫生等隨處可見,所以才會給人以『冷門』的印象。」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史家珍認為,不是所有專業都可以用物質或金錢來衡量的,尤其那些涉及精神或是文化層面的專業和領域,它們看上去「冷門」,卻關係到一個民族走向未來的精神根基。
在史家珍看來,近年,考古專業的熱度正日漸升溫。「我國在推動保護、利用歷史文化遺產方面的力度越來越大,而考古學就是發現、挖掘這些歷史文化的一把鑰匙,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基礎。」史家珍說,我國的考古學體系經過100年左右的發展,已經建立起一套獨具特色的體系,在世界考古領域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古為今用、以古鑑今是其價值所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鄭州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山西大學、西北大學……在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記者隨機詢問,很快就搜羅了眾多名校考古專業的畢業生。其中,不乏博士、碩士等高學歷人才。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劉斌博士,畢業於山西大學。據他了解,近年,考古學、歷史學等學科,已成為越來越多高分考生的選擇。「考古學專業性強,職業選擇的確相對較窄,主要是去博物館、考古研究所、大學或科研單位從事教學或科學研究工作,也可以從事展覽設計、文物保護及拍賣等工作。」劉斌說,學習考古學專業的本科生大多會考研繼續深造,他本人就是通過進一步的學習,選擇考古學的一個具體領域並以此作為終身的奮鬥方向。
「越來越多像劉斌這樣的人才,選擇留在洛陽一展身手。」史家珍介紹,隨著洛陽持續加大對考古工作的支持力度,考古工作者的生活保障、科研保障和各項獎勵也在不斷提高,考古學正在形成良好的學科發展與社會發展需求聯動機制。
在考古業界,洛陽是公認的「考古聖地」,邀請鍾芳蓉到洛陽來進行考古實踐,洛陽考古界底氣十足。
西漢大墓發掘現場
「洛陽是一個從舊石器時代到明清時期,文化沒有斷代斷層的地區,來洛陽考古,接觸到的是華夏文明史的『完整版』。」劉斌說,考古學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洛陽擁有豐富的遺址、墓葬等資源,國家文物局和不少高校幾乎每年都會選擇這裡進行田野考古實踐培訓,「幹考古,沒人能繞過洛陽」。
採訪結束,眾多考古專家還紛紛隔空為鍾芳蓉送上祝福:「考古是一個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行業,期盼你勇敢而堅定地走下去,在考古事業中實現屬於自己的價值。」(洛報融媒記者 智慧 實習生 王奕菲)(圖片為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