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舉世聞名,伴隨著中國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國製造2025的提出,大國工匠的精神傳承迫在眉睫,中德人才培養計劃應運而生,大連天善國際受德國企業委託,為德國企業選拔優秀儲備人才!下面大連天善國際的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
中德人才培養計劃的不謀而合
2013年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計劃,2016年中國政府正式提出《中國製造2025》方針,同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導多次強調工匠精神,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 「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據中國人才發展報告顯示,我國技能勞動者總量雖超過1.65億人,但僅佔就業人員總量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不足就業人員的6%,高級技工缺口更是高達上千萬人。據中央2套頻道播報,預計到2020年高端技術人才的缺口將達到2200萬,今年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勵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也意味著高級高新技術人才有著更好的前景。
德國雙元制教育(Das duale Ausbildungssystem)是指學生既在學校接受專業理論知識教育和基礎文化知識薰陶又在企業接受職業技能培訓,整個學習培養的過程在企業和學校之間交替進行的一種雙元融合的教育模式。雙元制教育正是提供了這樣一種使學校理論與企業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模式,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相關的技術技能,使得學生在畢業之後能夠更快地入職。
這樣的一種培育模式在德國尤為普遍,而在中國卻不這普遍了。這在中國聽起來就像是職業技術學校,那麼在中國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很多家長對於職業技術學校並不看好,哪怕復讀好幾年也要讓孩子考上本科院校,接受基礎知識的學習,這也是我國教育的一種弊端。
德國雙元制項目得到了德國各州及職業教育相關職能部門如工商業管理部門(IHK)、手工業管理部門(HWK)、勞工部、外事及外國人管理局及多家企業的鼎力支持。旨在搭建中德文化交流的平臺,讓更多的中國學員能親身體驗如何用職業教育培養「德國製造」、工業4.0的工匠精神。
歸國留學生的發展
隨著近年來留學生人數不斷上升,海歸待業現象明顯增加,留學結業後永居海外需要取得穩定工作。如果選擇回國發展,留學人員在海外學習的專業需要符合歸國後國內有待改造的行業。
因此現在雙元制教育,可以很好的以留學+工作+永居身份+歸國就業的方式,一站式解決這些難題。想要出國留學的可以零學費選擇出國留學,想要出國深造的可以每月拿著津貼,還學到了技能、拿到了學歷。
可以說開展對德雙元制職業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國內急需改造的行業向發達經濟體學習,還可以與國內企業合作為選擇歸國發展的行業人才提供管理崗位就業機會。
優秀的青少年赴德帶薪留學3-3.5年,順利完成學業並取得德國官方機構IHK/HWK協會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後,進入德企工作3-5年,第一期工作合同到期後,可以選擇繼續續籤工作合同,也可選擇回國就業,成為行業專家。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是一個國家發展與前進的不竭動力。誠然,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的應試教育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但這也是由我們的國情所決定的,這也是最公平的一條路,我們無力改變。目前,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與中國家長對德國感興趣。加之德國的雙元制留學性價比較高,那你不妨來大連天善國際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