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T老友記 楊帆
同城貨運市場越來越熱鬧,繼年初滴滴入局之後,滿幫也將加入其中。
近日,滿幫宣布完成約1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資方包括軟銀願景基金、紅杉、高瓴、騰訊等,本輪融資距滿幫2018年19億美元融資過去已兩年時間。
據滿幫介紹稱,本輪融資將重點投入到科技創新、服務創新和模式創新;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夯實和提升智能匹配系統的技術壁壘;另一方面,進一步延展公路幹線市場的服務範圍,為用戶提供門到門、一站式的貨運服務。
滿幫集團是國內最大的幹線物流平臺,2017年由運滿滿和貨車幫合併而來,主要業務是通過技術手段,幫助貨主和司機進行匹配,減少大貨車司機的空駛率,目前是幹線物流行業的龍頭。
而滿幫選擇進入的同城貨運領域也早已是虎踞龍盤,貨拉拉、快狗是其中的兩大玩家,另外今年年初時滴滴也上線了同城貨運業務;向紅海進軍的滿幫,能夠順利著陸嗎?
網際網路進入貨運行業的歷史並不長。
2012年左右,適逢國內O2O大潮,美團、滴滴一路勢如破竹,同一時期,從阿里巴巴離職的張暉一頭扎入創業的大潮。
張暉先後考察了外賣、打車等領域,發現早已血流成河,根本沒什麼機會,於是把眼光瞄向了相對冷門的物流行業。「這個市場雖然競爭激烈,但是種子選手不多。」
錨定貨運行業之後,張暉成立了運滿滿,之後不久就得到了滴滴早期投資人王剛的青睞,給予了數百萬元的資金支持,當時行業內玩家超過200多家,競爭十分激烈,但對運滿滿真正構成威脅的,是2011年成立的貨車幫。
兩家公司在貨源、司機等方面爭的頭破血流,一度對簿公堂。2016年,貨車幫狀告運滿滿對其用戶使用電話騷擾軟體進行騷擾、辱罵;次年一月,運滿滿舉報貨車幫非法入侵自己的系統並竊取貨源信息,造成數億元損失。當時外界傳聞稱兩家公司互掐是為了影響對方投資人的決策。
雙方競爭雖然激烈,但誰也無法消滅誰,於是在2017年,經過運滿滿投資人王剛的撮合下,兩家合併成立了滿幫集團。新公司由王剛擔任集團公司董事長兼CEO,運滿滿CEO張暉和貨車幫CEO羅鵬出任新集團聯席總裁。
與此同時,同城貨運領域的戰爭基本告一段落,剩下的主要玩家就是貨拉拉和快狗(原58速運)。
相當長時間內,幹線和同城分屬於兩個賽道,各家企業之間井水不犯河水,直到今年滴滴和滿幫集團進入同城貨運行業,各路玩家的命運才迎來了交集。
目前,貨拉拉和快狗打車佔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截至2020年9月,貨拉拉業務範圍已覆蓋352座中國大陸城市,平臺月活司機48萬,月活用戶達720萬。而快狗打車在今年年初時,業務已覆蓋了6個國家及地區、346個城市的超2000萬用戶,平臺註冊司機也超過350萬名。
滿幫在幹線物流已經拿下了90%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滿幫平臺認證司機超過1000萬,業務已經覆蓋車貨匹配、加油、ETC、保險、二手車交易等多個方面。
滿幫此次入局同城貨運,其實也不難理解,從幹線拓展至同城是滿幫原本業務延伸的一部分。
滿幫方面稱,從長途幹線業務進入同城業務的優勢在於,公司在長途幹線上已經積累豐富的運營和匹配經驗,可以快速複製到同城業務上:「滿幫有海量的物流行業用戶,全國物流貨源需要同城配送車輛進行提貨和送貨。專線公司裝滿一輛17.5米的貨車,至少需要10臺4.2米貨車提貨,到了目的地後,還需要10臺4.2米貨車送貨到收貨人手裡。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同城貨運量在2014年-2019年之間連年上升,從15.5億噸增長到20.5億噸。同時,2019年中國零擔貨運市場的規模為1.1萬億,2020年將達到1.45萬億。貨運市場足夠廣闊,而本身基於物流業務所做的拓展,正是滿幫的機會。
此外,新業務拓展則有助於滿幫提升估值,為上市鋪路。
2019年9月,滿幫集團CFO張遠聲在外媒採訪中曾透露,由於公司的財務狀況向好,滿幫集團正考慮IPO,不過尚未確定最後的時間表。今年也有消息稱,滿幫或將於明年IPO,而最新一輪17美元融資或是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
通常而言,公司上市前都會擴大自己的版圖,講新故事以提高估值,例如美團、小米都在上市前布局大量創新業務,對於滿幫而言,同樣有此考慮。
但在同城貨運領域,滿幫初出茅廬,前路還有很多大坑在等著。
「融資17億美元」「全面進軍同城貨運」,滿幫看似來勢洶洶,對同城貨運志在必得,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滿幫身上的束縛和劣勢依然不少。
滿幫在幹線物流領域已經拿下了90%的市場份額,另外一部分業務則是面向司機所延伸的增值服務,包括加油、ETC、保險、貸款等,以及自動駕駛相關的布局。
「幹線物流領域90%的市場份額」,看似一家獨大沒有挑戰者,但滿幫也面臨和滴滴相似的問題,核心業務市場份額雖然高,但布局不夠深入,在汽車後市場服務、金融等業務上,滿幫的根基不夠穩固。
滴滴正在試圖扭轉這一局面,將車服定為第二增長曲線,同時加大金融業務的布局,甚至不惜親自下場造車,補齊車的短板,加強產業鏈縱深,照此趨勢看,這也是滿幫接下來的重要任務。
據業內人士透露,滿幫目前正極力推進交易線上化,讓貨主和司機的交易通過平臺產生,加強對於交易環節的控制。另外,滿幫的ETC等增值業務,也引起了很多司機的抱怨。這些業務布局對於滿幫意義深遠,但也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資金等。
對於滿幫而言,未來發展過程中,既要夯實汽車後市場服務、金融等原有業務,又要拓展同城貨運市場,其實是個不小的挑戰。
而滿幫敲鑼打鼓進入同城貨運市場,也並不是滿幫熟悉的戰場。
同城貨運是城市內A地點到B地點的配送,講究的是速度快,效率高。服務客戶主要是小型B端客戶,例如建材、五金等批發市場,以及搬家等需求的C端消費者。
而滿幫此前專注於幹線物流,利用公路幹線進行的長距離、大數量的城際運輸,主要面相大型B端客戶,例如阿里零售通等。通常來說,這部分客戶業務量大,合作穩定,運輸次數多,線路相對固定,大部分屬於計劃性用車。
這意味著滿幫進軍同城貨運首先是客戶群體的不同,面臨從2B客戶向2C的轉變,背後則對平臺的品牌策略、經營模式、技術實力、服務水平方面都提出了層層考驗。
例如在品牌方面,滿幫雖然估值超過800億元,但在C端用戶心中,知道者寥寥無幾。
對於同城貨運的核心人群而言,C端品牌基本已經奠定了。貨拉拉和快狗通過多年積累,基本佔領了用戶心智。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貨拉拉和快狗的市場份額加起來約在80%。
而且,品牌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在被用戶選擇使用之後,如何保證用戶的使用體驗對於滿幫壓力更大。
同城貨運高度非標準化,例如不同貨物,運送方式、路線、時間、貨物類型、重量體積、車型需求,以及司機的經驗程度、可信任程度等千差萬別。
這就意味著用戶在價格之外,更看重於平臺的服務能力。例如在運之外,還有搬的問題;在客戶端下單之後,能否快速響應;價格是否公開透明,存在亂收費現象;貨物如何保障安全到達,司機安全可靠等……
這十分考驗平臺的服務能力,這部分市場通常需要2-3年的培養期才能形成較高的用戶忠誠度,作為後來者的滿幫如何讓客戶相信、以及真正為客戶提供相對滿意的服務,都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摸索。
面對這樣一個市場,即使滿幫挑起價格戰,但服務體系的打造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滿幫作為同城貨運新入局者,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硬幣的另一面,同城貨運是個苦活、累活,需要平臺久久為功,滿幫入局時間晚,服務體系建設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而且還面臨貨拉拉和快狗的競爭,這些都是滿幫無法忽視的挑戰。
同城貨運經過數年激戰,目前格局已定,滿幫看似來勢洶洶,但無疑還有大量的課需要補,大量的「坑」需要踩。前路千難萬險,滿幫能否講好同城貨運的故事,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