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幫入局同城貨運,一個「坑」都不能少

2020-12-22 界面新聞

​​​文|IT老友記 楊帆

同城貨運市場越來越熱鬧,繼年初滴滴入局之後,滿幫也將加入其中。

近日,滿幫宣布完成約1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資方包括軟銀願景基金、紅杉、高瓴、騰訊等,本輪融資距滿幫2018年19億美元融資過去已兩年時間。

據滿幫介紹稱,本輪融資將重點投入到科技創新、服務創新和模式創新;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夯實和提升智能匹配系統的技術壁壘;另一方面,進一步延展公路幹線市場的服務範圍,為用戶提供門到門、一站式的貨運服務。

滿幫集團是國內最大的幹線物流平臺,2017年由運滿滿和貨車幫合併而來,主要業務是通過技術手段,幫助貨主和司機進行匹配,減少大貨車司機的空駛率,目前是幹線物流行業的龍頭。

而滿幫選擇進入的同城貨運領域也早已是虎踞龍盤,貨拉拉、快狗是其中的兩大玩家,另外今年年初時滴滴也上線了同城貨運業務;向紅海進軍的滿幫,能夠順利著陸嗎?

涉水搶灘

網際網路進入貨運行業的歷史並不長。

2012年左右,適逢國內O2O大潮,美團、滴滴一路勢如破竹,同一時期,從阿里巴巴離職的張暉一頭扎入創業的大潮。

張暉先後考察了外賣、打車等領域,發現早已血流成河,根本沒什麼機會,於是把眼光瞄向了相對冷門的物流行業。「這個市場雖然競爭激烈,但是種子選手不多。」

錨定貨運行業之後,張暉成立了運滿滿,之後不久就得到了滴滴早期投資人王剛的青睞,給予了數百萬元的資金支持,當時行業內玩家超過200多家,競爭十分激烈,但對運滿滿真正構成威脅的,是2011年成立的貨車幫。

兩家公司在貨源、司機等方面爭的頭破血流,一度對簿公堂。2016年,貨車幫狀告運滿滿對其用戶使用電話騷擾軟體進行騷擾、辱罵;次年一月,運滿滿舉報貨車幫非法入侵自己的系統並竊取貨源信息,造成數億元損失。當時外界傳聞稱兩家公司互掐是為了影響對方投資人的決策。

雙方競爭雖然激烈,但誰也無法消滅誰,於是在2017年,經過運滿滿投資人王剛的撮合下,兩家合併成立了滿幫集團。新公司由王剛擔任集團公司董事長兼CEO,運滿滿CEO張暉和貨車幫CEO羅鵬出任新集團聯席總裁。

與此同時,同城貨運領域的戰爭基本告一段落,剩下的主要玩家就是貨拉拉和快狗(原58速運)。

相當長時間內,幹線和同城分屬於兩個賽道,各家企業之間井水不犯河水,直到今年滴滴和滿幫集團進入同城貨運行業,各路玩家的命運才迎來了交集。

目前,貨拉拉和快狗打車佔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截至2020年9月,貨拉拉業務範圍已覆蓋352座中國大陸城市,平臺月活司機48萬,月活用戶達720萬。而快狗打車在今年年初時,業務已覆蓋了6個國家及地區、346個城市的超2000萬用戶,平臺註冊司機也超過350萬名。

滿幫在幹線物流已經拿下了90%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滿幫平臺認證司機超過1000萬,業務已經覆蓋車貨匹配、加油、ETC、保險、二手車交易等多個方面。

滿幫此次入局同城貨運,其實也不難理解,從幹線拓展至同城是滿幫原本業務延伸的一部分。

滿幫方面稱,從長途幹線業務進入同城業務的優勢在於,公司在長途幹線上已經積累豐富的運營和匹配經驗,可以快速複製到同城業務上:「滿幫有海量的物流行業用戶,全國物流貨源需要同城配送車輛進行提貨和送貨。專線公司裝滿一輛17.5米的貨車,至少需要10臺4.2米貨車提貨,到了目的地後,還需要10臺4.2米貨車送貨到收貨人手裡。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同城貨運量在2014年-2019年之間連年上升,從15.5億噸增長到20.5億噸。同時,2019年中國零擔貨運市場的規模為1.1萬億,2020年將達到1.45萬億。貨運市場足夠廣闊,而本身基於物流業務所做的拓展,正是滿幫的機會。

此外,新業務拓展則有助於滿幫提升估值,為上市鋪路。

2019年9月,滿幫集團CFO張遠聲在外媒採訪中曾透露,由於公司的財務狀況向好,滿幫集團正考慮IPO,不過尚未確定最後的時間表。今年也有消息稱,滿幫或將於明年IPO,而最新一輪17美元融資或是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

通常而言,公司上市前都會擴大自己的版圖,講新故事以提高估值,例如美團、小米都在上市前布局大量創新業務,對於滿幫而言,同樣有此考慮。

但在同城貨運領域,滿幫初出茅廬,前路還有很多大坑在等著。

「坑多多」

「融資17億美元」「全面進軍同城貨運」,滿幫看似來勢洶洶,對同城貨運志在必得,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滿幫身上的束縛和劣勢依然不少。

滿幫在幹線物流領域已經拿下了90%的市場份額,另外一部分業務則是面向司機所延伸的增值服務,包括加油、ETC、保險、貸款等,以及自動駕駛相關的布局。

「幹線物流領域90%的市場份額」,看似一家獨大沒有挑戰者,但滿幫也面臨和滴滴相似的問題,核心業務市場份額雖然高,但布局不夠深入,在汽車後市場服務、金融等業務上,滿幫的根基不夠穩固。

滴滴正在試圖扭轉這一局面,將車服定為第二增長曲線,同時加大金融業務的布局,甚至不惜親自下場造車,補齊車的短板,加強產業鏈縱深,照此趨勢看,這也是滿幫接下來的重要任務。

據業內人士透露,滿幫目前正極力推進交易線上化,讓貨主和司機的交易通過平臺產生,加強對於交易環節的控制。另外,滿幫的ETC等增值業務,也引起了很多司機的抱怨。這些業務布局對於滿幫意義深遠,但也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資金等。

對於滿幫而言,未來發展過程中,既要夯實汽車後市場服務、金融等原有業務,又要拓展同城貨運市場,其實是個不小的挑戰。

而滿幫敲鑼打鼓進入同城貨運市場,也並不是滿幫熟悉的戰場。

同城貨運是城市內A地點到B地點的配送,講究的是速度快,效率高。服務客戶主要是小型B端客戶,例如建材、五金等批發市場,以及搬家等需求的C端消費者。

而滿幫此前專注於幹線物流,利用公路幹線進行的長距離、大數量的城際運輸,主要面相大型B端客戶,例如阿里零售通等。通常來說,這部分客戶業務量大,合作穩定,運輸次數多,線路相對固定,大部分屬於計劃性用車。

這意味著滿幫進軍同城貨運首先是客戶群體的不同,面臨從2B客戶向2C的轉變,背後則對平臺的品牌策略、經營模式、技術實力、服務水平方面都提出了層層考驗。

例如在品牌方面,滿幫雖然估值超過800億元,但在C端用戶心中,知道者寥寥無幾。

對於同城貨運的核心人群而言,C端品牌基本已經奠定了。貨拉拉和快狗通過多年積累,基本佔領了用戶心智。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報告,貨拉拉和快狗的市場份額加起來約在80%。

而且,品牌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在被用戶選擇使用之後,如何保證用戶的使用體驗對於滿幫壓力更大。

同城貨運高度非標準化,例如不同貨物,運送方式、路線、時間、貨物類型、重量體積、車型需求,以及司機的經驗程度、可信任程度等千差萬別。

這就意味著用戶在價格之外,更看重於平臺的服務能力。例如在運之外,還有搬的問題;在客戶端下單之後,能否快速響應;價格是否公開透明,存在亂收費現象;貨物如何保障安全到達,司機安全可靠等……

這十分考驗平臺的服務能力,這部分市場通常需要2-3年的培養期才能形成較高的用戶忠誠度,作為後來者的滿幫如何讓客戶相信、以及真正為客戶提供相對滿意的服務,都需要大量的時間進行摸索。

面對這樣一個市場,即使滿幫挑起價格戰,但服務體系的打造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滿幫作為同城貨運新入局者,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硬幣的另一面,同城貨運是個苦活、累活,需要平臺久久為功,滿幫入局時間晚,服務體系建設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而且還面臨貨拉拉和快狗的競爭,這些都是滿幫無法忽視的挑戰。

同城貨運經過數年激戰,目前格局已定,滿幫看似來勢洶洶,但無疑還有大量的課需要補,大量的「坑」需要踩。前路千難萬險,滿幫能否講好同城貨運的故事,還是未知數。

相關焦點

  • 滿幫攪局同城貨運這攤「渾水」?
    而滿幫有豐富的車輛調度經驗,在長期的經營中也逐漸沉澱出了良好的品牌口碑,這都為它入局同城貨運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進軍同城業務後,也可以延伸滿幫現有的貨運服務鏈條,進一步擴展它的業務生態。最後,入局同城貨運可以打開C端市場,提升用戶規模,為滿幫IPO做準備。
  • 硝煙四起的同城貨運市場,「後來者」滿幫面臨三大挑戰
    雖然入局時間較晚,但業內對滿幫進軍同城貨運市場早有預期。在拿下幹線物流車貨匹配市場90%的份額之後,還未完成IPO的滿幫需要講出更多的故事吸引資本的關注。一方面,主打跨省幹線運輸業務的滿幫正陷入貨車司機越來越少的窘境之中,亟需尋找新的業務增量。
  • 同城貨運為什麼跑不出一個滴滴
    同城貨運的動靜向來不多。11 月 24 日,服務於 B 端的智能運力平臺滿幫集團宣布完成約 17 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此次融資由軟銀願景、紅衫資本等多家明星投資機構領投,騰訊也參與了本輪融資。此次融資之後,滿幫集團宣布將正式進入同城貨運市場。
  • 滴滴押注、滿幫攪局,同城貨運新戰役
    所以,無論滴滴壓重注還是滿幫急入局,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過,這塊看上去甜美的蛋糕實際上並不好啃。和大部分網際網路平臺一樣,網際網路同城貨運目前解決的依然是消除信息差的痛點,以C或者小B為主的貨主端導致一個問題就是需求零散、復購率低。同樣的問題存在於司機端。
  • 資本再度進場之後,同城貨運的增長本質變了嗎?
    獲得融資後,滿幫方面表示將進軍同城貨運市場。此前據每日經濟報導,有業內人士向媒體透露,2018年,滿幫集團獲得60億美元估值,去年該公司收入超過人民幣20億元,並準備於明年IPO上市。此次融資之後,滿幫正式宣布將進入同城貨運市場,對在同城貨運深耕多年的貨拉拉,快狗打車來說,不啻為一個值得重視的對手。加上今年6月份入局的滴滴貨運,同城貨運,硝煙味兒越來越濃。
  • 跨界混戰:貨拉拉做零擔 VS 滴滴貨運、滿幫入同城
    貨運平臺跨界混戰加劇前幾天,滿幫宣布獲得最新一輪17億美元融資,從幹線業務強勢加碼同城業務,並宣布運滿滿為其同城貨運品牌。一直深耕於幹線長途貨運領域的滿幫,其實早有跨界跡象。其中,天津滿運軟體科技有限公司由江蘇滿運軟體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本次宣布強勢入局同城貨運的滿幫集團正是隸屬於此公司的主品牌。
  • 頭部玩家攜巨資擴市場 同城貨運「燒錢大戰」將捲土重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1月24日,車貨匹配平臺滿幫宣布攜17億美元融資強勢入局的同城貨運,而在今年上半年剛剛入局的新玩家滴滴貨運也屢有尋求融資的消息傳出。一時間,巨頭湧動、巨額資金流入,都讓「百團大戰」後沉寂一時的同城貨運再次升溫。有業內人士表示,新技術的紅利已轉向產業網際網路,傳統的物流行業也因為技術創新而發生本質改變。
  • 貨拉拉、滴滴集體求融資,同城貨運獨角獸們為搶1.5萬億蛋糕要打...
    有知情人士向媒體表示,滴滴貨運正在籌集3-4億美元的融資,投後估值或將達到20億美元。11月底,貨運業「滴滴」滿幫集團也宣布完成17億美元融資,還高調宣稱「要將融資的一部分用於進軍同城貨運領域」。 這三位玩家中,貨拉拉是早已立足國內外市場多時的行業霸主,而滴滴和滿幫都是在今年才正式宣布殺入同城貨運賽道。這場「三國演義」究竟誰能笑到最後?
  • 同城搬家貨運「蛋糕」如何吃?亂象怎樣治?塑造品牌、重構供需市場...
    品牌要素是關鍵很多調查報告都顯示,同城貨運市場有萬億規模。但有觀點分析,這萬億市場規模包含了物流和快遞等業務,貨拉拉這類即時性、非計劃性的短途運輸服務,大概佔據了其中百分之十。而近年來,雖然同城貨運相關企業快速擴張,但因為資金、競爭等原因,大浪淘沙掉不少。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共有1809家同城貨運相關企業,其中在業存續的企業有1347家。
  • 公路貨運平臺,打響跨界大混戰
    這個專注於幹線長途貨運領域的大企業終於還是把業務觸角伸進了同城貨運領域,與滴滴貨運、貨拉拉、快夠打車等同城貨運領域企業展開正面較量。眾所周知,滿幫集團是國內知名智能運力平臺,一直在幹線長途貨運領域發展。
  • 麥肯錫解讀中國公路貨運市場:滿幫、福佑卡車等平臺顛覆整車運輸
    12月15日,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發文解析中國公路貨運市場。麥肯錫指出,中國公路貨運市場正在經歷階梯式整合:快遞和快運市場規模最小,但集約化程度最高;整車市場規模最大,玩家包括滿幫(Full Truck Alliance)、福佑卡車(FOR-U Smart Freight)等數位化平臺;而大票零擔和城配尚處於群雄逐鹿的階段。
  • 貨拉拉E輪融資5.5億美元,同城貨運戰火正酣,誰能在未來拔佔頭籌
    在發展的過程中,貨拉拉也從單一的同城貨運平臺,業務逐漸延伸至同城/跨城貨運、企業版物流服務、搬家、零擔、汽車租售及車後市場服務。2015年共享經濟概念的興起,資本也將目光投入到同城貨運物流,燒錢搶佔市場的模式也隨之出現在同城貨運上。
  • 麥肯錫解讀:中國公路貨運市場2019年總規模約5.5萬億元 滿幫、福佑...
    原標題:麥肯錫解讀:中國公路貨運市場2019年總規模約5.5萬億元 滿幫、福佑卡車等新型物流企業不斷湧現   12月15日,全球
  • 貨拉拉獲5.15億美元融資,三國圍剿下能否守住同城貨運護城河?
    資料顯示,貨拉拉創立於2013年,是一家從事同城/跨城貨運、企業版物流服務、搬家、零擔、汽車租售及車後市場服務的網際網路物流商城;通過共享模式整合社會運力資源,完成海量運力儲備,依託移動互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搭建「方便、科技、可靠」的貨運平臺,實現多種車型的即時智能調度,為個人、商戶及企業提供高效的物流解決方案。
  • 滴滴闖入網絡貨運背後:企查查數據網絡貨運企業二季度增長56.5%
    作為出行領域的獨角獸,滴滴於上月正式上線同城貨運服務,原本由貨拉拉、快狗打車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的網絡貨運行業再掀波瀾。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7.3萬家網絡貨運相關企業,2019年新註冊量達1.62萬家,同比增長19.2%。
  • 哈囉出行:一個「坑」也不能少
    投稿來源:IT老友記對哈囉出行而言,其前輩們走過的「坑」,一個也不會少。毫無懸念,哈囉出行再次與阿里系場景聯合打通。近日,哈囉出行上「釘釘」的消息不脛而走。破損的車子稀稀拉拉橫躺在大街小巷,百億的資本付之東流,要死的車企似乎一個也不能倖免,摩拜、滴滴小藍等為數不多的顏色。不過,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哈囉單車「曲線」生存的路線走通了。哈囉單車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活了下來,尤其是在阿里系的「血包」支持下,如今哈囉單車似乎擺出了取代ofo,直逼摩拜的態勢。
  • 貨拉拉再獲5.15億美元融資 同城貨運競爭加劇
    貨拉拉創始人兼CEO周勝馥也稱,市場擴張、尤其是向四五線城市的業務下沉會繼續加速,貨拉拉深信移動網際網路對中國貨運行業的改造還遠未結束。作為貨拉拉最新一輪融資的領投方,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表示:「貨拉拉通過持續創新和精細化運營,構建了數位化整合社會零散運力的核心競爭力,已發展成為物流新技術落地和效率提升的範本。」
  • 58同城:一個神奇網站的黯然退場
    2011年,58同城以91的排名衝進谷歌的全球TOP100強的網站中,成為國內最大的分類信息型網站;2013年登陸紐交所,上市當天收盤暴漲42%;2015年收購最大競爭對手趕集網,58同城站在了市場巔峰,人人都認為它將成為下一個BAT。但未曾料到,高歌猛進之後便是迅速的衰落。此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 58速運與GOGOVAN合併 亞洲最大同城貨運平臺誕生
    8月28日,58到家宣布旗下速運業務與東南亞領先的同城貨運及物流平臺快狗速運(「GOGOVAN」)達成合併,新公司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同城貨運平臺,並繼續沿用GOGOVAN作為英文品牌,及58速運為中文品牌。在此次交易中,華興資本擔任雙方的獨家財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