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幾個家長在諮詢,孩子上高三,明年高考後要報考什麼專業,他們有點發愁。身邊的親戚朋友都建議到時報考師範類專業,表示將來比較好就業。對此,這幾位家長詢問我的建議和意見。
師範類就業好就業,這是很多人的刻板印象。當然,雖然說是刻板印象,但是如果細究起來,師範類確實好就業。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整個社會對下一代的教育越來越重視。
近些年,國家多次出臺相關政策扶持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社會教育資源越來越豐富,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這自然會擴大教育人才的缺口,讓師範類專業的學生有更多的就業機會。
二、教育行業發展多元化,對師範類學生需求大。
很多人以為師範類學生以後發展路徑只有進學校當老師,可事實上,遠不止如此。特別是2020年因疫情因素,網課教育被快速推動發展。此外,教育行業還涉及K12教育、學歷教育、職業教育、才藝教育,甚至是網紅孵化教育等,隨著網際網路科技時代發展,教育行業發展越來越多元化。而此類就業,為了就業規範化,往往會優先考慮師範類學生,因此,師範類學生在時代發展下需求量大。
三、師範類專業需掌握軟實力多,有利於學生擇業。
除了以上所說,師範類專業好就業還因為學生擇業選擇會更多樣。而這跟師範類學生所學習的課程內容有關,一般來說,師範類學生學習的內容往往涉及到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技巧以及管理學生技巧等。而這些內容如何和職業相關聯,其實會適用於諮詢、演講、培訓、創作、主持控場等職業。也就是說,學生如果不想做老師,那麼我那個這些方面轉型發展,他們也很容易成功。
以上,是很多人會建議子女報考師範類專業的因素,也是人們普遍認為師範類好就業的因素。不過,再好就業也有例外存在。如果學生不了解當下教育市場形勢,在校期間做不到以下這些,那麼哪怕再好的師範類學校和專業,畢業後依然就業難。
1、認真對待學業,掌握相關技能知識。
師範類專業好就業並不代表一定好就業。如果學生在校期間虛度時光、荒廢學業,該考的證不好好考,該學習的學科不好好學習,那麼哪怕是畢業於985、211高校,必備的教學技能沒掌握,專業能力太勉強,畢業後也會面臨就業難問題。
2、隨時了解社會動態,並對自身職業發展有所規劃。
有些學生對社會動態不去主動了解,對師範類專業就業認知狹隘,導致選擇就業時選擇十分有限,哪怕運氣好找到工作,也會因為認知過少而導致失去很多晉升機會和發展機會。舉個例子,我一同學畢業於二本師範學院,她畢業後找工作只局限學校,無奈每次面試都不順利。當時總抱怨師範類專業就業難,後悔當年報考了這所院校和專業。然而,後來跟她科普了師範類專業可以從事新媒體教育寫作編輯、可以考公務員,可以做科研,可以做教育諮詢,她一下才豁然開朗。很多師範類學生如果局限在自己的世界,不去多了解社會各行業動態,再好就業的條件也會依然難就業。
3、別停止學習的腳步,要一直保持學習狀態。
這一點點不僅僅針對師範類學生,很多學生一畢業就停止學習,殊不知大學裡所學東西有限,且很多理論知識並無法適用於實際工作當中。因此,如果想要就業好守住這份工作,甚至讓自己在工作中節節高升,那麼一定要一直保持學習狀態。
總之,那些說師範類專業好就業的人,星主認為他們說得對。但是對於那些荒廢學業,思維局限,畢業後就停止學習的人來說,就是例外,他們依然會面臨就業難問題。
————————
作者簡介:我是星主,專研教育發展與心理,堅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傳遞。關於教育成長,上到大學下至幼兒園,有困惑來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