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紡織之都」感受中國製造的韌性與潛力

2020-12-08 中國軍網

雙循環支撐穩發展

在「國際紡織之都」感受中國製造的韌性與潛力

浙江紹興柯橋柯海公路上,來往貨車川流不息:由南向北是運進園區印染的白色坯布,反向則是五顏六色的紡織面料,發往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

第三屆世界布商大會上,數萬名參展商、採購商、設計師團隊蜂擁而至,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代表視頻參會,全球紡織貿易供需高效對接……

年出口超百億美元的紡織重鎮近況如何,企業應勢謀變之舉釋放哪些信號?記者走進全球最大的紡織貿易集散地紹興柯橋,深切感受到了我國製造的韌性和潛力。

紡織重鎮走出「凜冬」

從柯橋主城區到藍印時尚小鎮,延展20多公裡、直抵杭州灣的柯海公路,串起「國際紡織之都」的經濟動脈。來往貨車的密度,刻畫著這裡的貿易活躍度。

「這兩個月車堵得厲害!」在貨運司機劉波的印象裡,年初疫情初起、二季度海外疫情暴發時,柯海公路曾是一番冷清的景象。

記者年初走訪柯橋了解到,先是國內疫情導致企業開工困難,但極力穩生產後,又遭遇國外疫情肆虐、市場需求銳減,大量訂單被延遲甚至取消,紡織外貿進入「凜冬」。

柯橋紡織集中度高、量大面廣,從中美經貿摩擦下的關稅加徵,到全球疫情帶來的需求萎縮,柯橋近年遭受持續、正面衝擊,其生存境況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國製造業的抗壓能力。

率先組織的線下行業盛會人氣爆棚,參展商、採購商熱情超出預期,新面料、新款式集中面市,面料供需市場在疫情後首次直接碰撞……

「紡織業在外貿行業中率先復甦。」浙江東進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運動型功能面料生產,董事長陳明賢說,企業訂單3月份中斷、4月份重啟,9月份則超預期回暖,全年銷量和利潤預計實現增長。

9月份以來,紹興布婷紡織品有限公司工廠一直處於滿負荷狀態。在包裝倉庫門口,一批發往杜拜的人棉面料正用3個貨櫃車同時裝貨。

「最近兩個月的訂單,是整個上半年的1.5倍,這個增速預計還能保持一段時間。」企業總經理錢水江介紹,目前公司訂單爆滿,主要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每天至少出五六個貨櫃。

「在疫情中應變,公司以科技賦能時尚,將防護面料時尚化、常態化。」紹興乾雍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蕭興水介紹,企業精心研發的杜邦聚乙烯數碼直噴印花面料,具備防曬及一定防疫功能,深受市場認可。

柯橋紡織外貿強勢反彈的路徑清晰、復甦態勢明顯。今年前三季度,柯橋區大紡織業實現產值725.20億元,同比下降幅度持續縮小。

全產業鏈優勢促化危為機

巨大的封閉式染缸在車間依次排開,周邊是數十條密封管道,昔日印象裡染缸的髒臭已是「過去時」;設計師地位大大提升,目前已經集聚1400多名,其中四分之一來自國外……

「以前靠銷售員,現在靠工程師和設計師。」柯橋中國輕紡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紡織產業大數據中心主任張曉明說,柯橋紡織企業經歷過一次次危機,鍛造了更加堅韌的生命力。

疫情是一面鏡子,能照出地方產業的抗擊打能力,也折射出中國製造的核心競爭力。

早在5年前,紡織業一度被認為是汙染產業、夕陽產業,甚至面臨存續危機。在柯橋,經受環境整治洗禮,以及中美經貿摩擦、全球疫情連番考驗,當地紡織業在壓力下甩掉包袱和猶疑,不斷夯實紡織全產業鏈競爭力。

「輕紡行業裡,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有柯橋這樣完整的全產業鏈。」錢水江坦言,從源頭化工產品到紡織到印染,再到後整理,環環相扣一應俱全,柯橋紡織做到了「不可替代」。

完整的全產業鏈和全供應鏈,帶來強大韌性。疫情期間,柯橋企業「見縫插針、靈活轉向」能力凸顯,無論是防疫物資應急生產,或是憑藉產業鏈穩定性虹吸訂單,都展現出獨特的比較優勢。

記者了解到,除了此前存量的外貿渠道逐漸疏通,近期柯橋企業還接到不少增量訂單。比如,東南亞多個國家疫情導致復工復產困難,出於規避風險考量,部分訂單開始轉移到柯橋。

紹興柯橋海隆紡織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斌告訴記者,一款名為牛奶絲雙面磨毛印花的面料原先生產基本在印度,最近已經轉移到柯橋,僅他們公司這幾個月就完成了將近7000萬元的訂單量。

而在前幾年,關於國內產業鏈轉移的說法,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不少人擔憂我國紡織業整體南移。

對此,柯橋多位紡織企業負責人說,產業鏈中的部分特別是下遊「溢出」,是輕工業發展的正常現象、主動行為,一些國家具有低廉的人工成本優勢,但從產業鏈完整性、基礎設施、營商環境、勞動效率來說,短時內並不具備取代我國紡織業的可能性。

新發展格局中挖掘增長動力

偌大的印染車間裡,不見染料鮮見人,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粗細不一的輸送管道和自動化設備。從舊廠址到新廠址,再到擴建的廠房,近三年間,記者三次走進迎豐科技,每次都有新發現。

「內銷和外銷,就像企業的『左膀右臂』,哪裡需求多,我們就能更側重哪裡。」說起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浙江迎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傅雙利坦言,企業發展實踐表明,內外聯動是渡過難關、應對外部風險的關鍵法寶。

無獨有偶,目前柯橋最大的紡織外貿企業、浙江凡特思紡織有限公司,同樣踐行著一條內外聯動的貿易實踐。2019年,凡特思出口貿易額超過2億美元,以歐美高端市場為主,其國內貿易額則接近5億元,實現大幅增長。

在疫情衝擊下,這家企業依舊展現出驚人的應變能力:截至今年7月底,營收實現與去年同期持平,利潤則同比上漲;截至10月底,企業營收、利潤均實現增長。

在浙江凡特思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光懌看來,當前我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全球,國內工貿企業做大做強,單純依靠內貿或者外貿,都難以適應複雜變化,內外聯動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則是應對外部風險、拓展迂迴空間的關鍵布局。

「在大變局中打開新局面,需要在新發展格局中找準自身定位,強筋壯骨抵禦外部風浪和衝擊。」柯橋區委書記沈志江說,多年來柯橋專注實業、主業,不斷夯實比較優勢,從「產業集群」到「全產業鏈」,再到「產業生態」的步子越邁越穩。(記者 何玲玲、商意盈、方問禹)

相關焦點

  • 在「國際紡織之都」感受中國製造的韌性與潛力-新聞中心-北方網
    …年出口超百億美元的紡織重鎮近況如何,企業應勢謀變之舉釋放哪些信號?記者走進全球最大的紡織貿易集散地紹興柯橋,深切感受到了我國製造的韌性和潛力。紡織重鎮走出「凜冬」從柯橋主城區到藍印時尚小鎮,延展20多公裡、直抵杭州灣的柯海公路,串起「國際紡織之都」的經濟動脈。來往貨車的密度,刻畫著這裡的貿易活躍度。「這兩個月車堵得厲害!」
  • 雙循環支撐穩發展:在「國際紡織之都」感受中國製造的韌性與潛力
    (柯橋區委宣傳部供圖)第三屆世界布商大會上,數萬名參展商、採購商、設計師團隊蜂擁而至,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行業代表視頻參會,全球紡織貿易供需高效對接……年出口超百億美元的紡織重鎮近況如何,企業應勢謀變之舉釋放哪些信號?記者走進全球最大的紡織貿易集散地紹興柯橋,深切感受到了我國製造的韌性和潛力。
  • SGS助「中國品牌服裝製造名鎮」茶山鎮推動紡織業綠色製造
    廣州2014年10月11日電 /美通社/ -- 紡織服裝的質量、安全和環保一直是全球各國政府與消費者共同關心的話題。今年歐美國家對於紡織品的法律法規越來越嚴格,形成各種綠色貿易壁壘,對中國紡織品生產商家帶來不少挑戰。
  • 2019中國(盛澤)國際紡織機械及印花工業展覽會
    由蘇州市吳江高新區盛澤鎮人民政府和中國東方絲調市場管理委員會主辦,北京博聞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盛澤東方會展有限公司和蘇州綢都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9中國(盛澤)國際紡織機械和印花工業展覽會(簡稱SZTIE 展會)將於2019年4月10日一12日於盛澤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 紡織新材料——中國製造2025的新經濟基石之一
    紡織新材料——中國製造2025的新經濟基石之一 2018-07-10 09:17:59 來源:化纖頭條 中國製造2025——國家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
  • 中國輕紡城國際面料採購中心開業:優化發展 造「國際紡織之都」
    中國輕紡城國際面料採購中心開業:優化發展 造「國際紡織之都」 2020-03-16 08:29:45 來源:全球紡織網 3月15日,由老市場改造升級的中國輕紡城國際面料採購中心盛大開業
  • 國際紡聯年會第二天,中國紡織率先復甦經驗引全球同業高度關注
    為讓全球同行了解中國紡織工業現狀及未來發展,會議設置了「中國紡織工業的未來」議題,邀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從疫情之下紡織服裝行業如何發展、變局下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新變化等幾個角度展望中國紡織工業的未來。同世界紡織工業一樣,疫情給中國紡織工業也帶來了重大影響,但中國紡織工業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與活力。
  • 沭陽紡織到底怎麼樣?聽聽專家、投資者、媒體都說了些什麼?
    沭陽紡織到底怎麼樣?聽聽專家、投資者、媒體都說了些什麼?綜合競爭力逐年攀升,躋身「中國最具投資潛力開發區百強榜」,還先後獲批了紡織纖維新材料、裝備製造和軟體等四大省級特色產業園區,並通過了「江蘇省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的驗收。
  • 從布匹一條街到國際紡織之都 中國輕紡城憑什麼「布」滿全球
    原標題:從布匹一條街到國際紡織之都 中國輕紡城憑什麼「布」滿全球 除了面料交易區,現在的柯橋還有倉儲物流區、原料交易區、創新發展區、國際貿易區,形成了「東西南北中」五大市場格局。裘華建還有個深切的感受:「外國人越來越多,東南亞、中東、美洲、歐洲都有。」一串數字反映了柯橋與世界的連接:中國輕紡城日客流達10萬人次,常駐境外專業採購商5500餘人,產品遠銷192個國家和地區。
  • 從2019中國國際紡織紗線(秋冬)展覽會看紗線企業發展方向
    為期3天的2019中國國際紡織紗線(秋冬)展覽會在展商與觀眾意猶未盡的商務氛圍中結束,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542家優質纖維紗線展商,在26500平方米大賽場同臺競技。各類循環再生、原液著色、植物染、智能製造、高性能纖維紗線,彰顯出紡織行業上遊的蓬勃生機,樹立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風向標」,生動譜寫出一根紗織就紡織強國夢的華麗篇章。  自去年開始,中美貿易摩擦曲折反覆,國際局勢的撲簌迷離,使得深度參與全球市場的紡織行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與彷徨。
  • 中國紡織機械製造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1.3 行業經濟環境分析    1.3.1 國際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1)國際宏觀經濟現狀調研      (2)國際宏觀經濟預測分析    1.3.2 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1)國內宏觀經濟現狀調研      (2)國內宏觀經濟預測分析    1.3.3 宏觀經濟環境對行業的影響
  • 韌性 底氣 後勁——中國經濟關鍵詞
    宏觀經濟數據公布中國經濟形勢逐步向好以「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格局正在形成9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多項經濟數據向好並超市場預期。各方分析預計,中國國內消費熱度將成為未來宏觀經濟穩定和加速復甦的關鍵所在。隨著需求繼續回升,「三駕馬車」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也將逐漸增強。一個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相互促進的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中國的經濟復甦是生產端的恢復,從復工復產做起,而消費端的復甦相對滯後。但歐美國家的經濟復甦順序正好相反,它們的消費端最先進入復甦階段,而企業的復工復產則相對滯後。
  • 2016中國(鄭州)國際紡織服裝博覽會開幕
    2016年11月24日,2016中國(鄭州)國際紡織服裝博覽會暨2016中國(鄭州)國際皮革、鞋機、鞋材展覽會(以下簡稱鄭州紡博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 探尋紡織製造智能化之路
    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是全國首個智能針織產業園,於去年9月啟動建設,是沭陽縣政府和中國針織工業協會聯手打造的針織行業標杆性工程,目標是力爭用5到10年,打造成為百億級針織品生產基地。當前,我國紡織業規模擴張速度減慢,產業調整、升級步伐提速,針織產業同樣需要轉型升級,尋求發展新動能。
  • 2020中國服裝論壇高端製造與設計協同創新峰會舉辦
    12月18日, 2020中國服裝論壇高端製造與設計協同創新峰會在江西於都FDC時尚產業綜合體舉辦,本次峰會以「數造雙循環」為主題,圍繞新一輪科技變革帶來的時尚機遇與挑戰,邀請行業領導、知名專家、企業翹楚等齊聚一堂,縱論高端數字製造升級在新一輪全球時尚格局調整中的時代意義與核心價值。
  • 孫瑞哲:紡織強國再出發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與行業協同能力都已基本走上世界強國之列。「十三五」期間,恆力集團、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新興際華集團、盛虹控股集團等成功躋身世界500強企業梯隊。面對前所未有的供需壓力和系統性風險,中國紡織工業表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完備的產業體系和先進的製造能力,賦予了行業快速的修復能力和高效的響應能力。行業在復工復產轉產中表現突出,實現了產業鏈的安全穩定,為抗疫情、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 中國(石獅)紡織服裝買手匯開幕 吸引超千名買手
    活動以「聚合產品、直達商機」為目的,致力打造石獅「中國趨勢成衣採購之都」和「中國時尚精品製造之都」,使活動成為實施「東方米蘭」計劃的又一次創舉。 為期三天的2014中國(石獅)紡織服裝買手匯,以「聚合產品、蝶變獅城」為主題,以打造石獅「中國趨勢成衣採購之都」和「中國時尚精品製造之都」為目標,成為石獅實施「東方米蘭」計劃的又一創舉。
  • 中國頂尖紡織企業都在用什麼設備?
    中國頂尖紡織企業都在用什麼設備? 2018-11-01 11:28:51 來源:中國綢都網 俗話說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太差的紡機,當然不能用,但好的紡機跟好的質量產量,其實真沒有多大關係,紡機的先進程度
  • 產業鏈韌性是中國汽車產業信心之源
    新冠肺炎疫情陰霾籠罩下,中國汽車產業展現出來的強勁韌性令世界矚目事實證明,如果某些環節缺失,那麼製造體系就很難連綴成網,在重壓之下就會斷鏈,這也正是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工業體系在此次疫情中暴露出來的短板。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汽車產業鏈還在不斷延伸,而這種「可延展性」是韌性的更重要維度。
  • 「2021/22秋冬中國紡織面料流行趨勢發布秀」面料支持企業側記
    秋冬中國紡織面料流行趨勢發布秀」在深圳市龍華區大浪時尚小鎮華美上演。在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研究發布的中國紡織面料流行趨勢系統化專業研究成果的指引下,面料從圖案色彩、肌理質地、風格工藝、功能特色、可持續特性等多個維度充分詮釋了未來秋冬流行趨勢。優秀紡織企業與著名服裝設計師在流行趨勢引導下的強強聯合,帶來了一場前瞻中國時尚產業未來秋冬發展方向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