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天開始,全國各地將陸續公布高考成績,各位考生也即將進入到最後一個關鍵階段——填報志願。在查詢高考成績的這一階段,很多家長的關注重心放在了分值上面,忽視了一些重要的因素,但其實要想讓考生的成績每一分都發揮最大價值,還需要考生及家長多多關注一些其他的關鍵信息。
首先,位次就是指考生在全省該科類考試中所排的名次。由於教育部對各個高校在各個省份的招生都規定了一定的名額,所以考生根據自己在本省中位次的情況。就可以更加精確和科學地把握自己可以填報的院校。
而由於每年高考的試題難易程度都略有不同,錄取分數線也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所以單純的用分數來作為考生填報志願的依據風險很大。另外,同一省份同一個分數段不只會有一個考生,在相同分數的情況下,相關部門通過對考生具體各個科目的分數按照優先順序再次進行排名,所以很多考生雖然分數相同,但是位次不同。
尤其是在高考大省,考取同一個分數的考生甚至可以達到一千餘人,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情況下,關注考生在全省該科類的位次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考生填報志願更加科學和合理,從而降低考生沒有被報考院校錄取的風險。
除了位次以外,家長及考生還需要關注一個重要的數據即線差。每年公布高考成績時每個省份都會有新聞發布會,在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會公布一些重要的分數線及相關的政策信息。所以,家長及考生在查詢高考成績的同時,也要注意收看所在生源地的高考成績新聞發布會,及時了解一些重要的分數線,比如本科錄取分數線,自主招生錄取分數線等。
在查詢到自己的成績以後,考生需要及時的對照相關的錄取分數線,看自己超過錄取分數線多少分,即自己的線差是多少。在了解了自己高考成績的一些關鍵數據以後,考生及家長就要進入一個最為關鍵的階段——搜集信息填報志願。
從高考成績公布到填報志願這一個階段是考生及家長最為忙碌的一個時期,因為在這一個階段,家長及考生需要查詢各種報考信息、了解一些報考政策及想要報考院校的往年錄取情況。
在選擇報考院校的同時,考生及家長應該注意了解該校至少前三年內的錄取分數線及錄取位次。
一個比較科學的方法是計算該院校五年內的平均錄取分數線和平均錄取位次,然後和自己的高考成績及高考位次對比,如果自己的成績在該範圍以內,那麼考生報考這所院校是比較穩妥的。如果考生的成績擦邊,則會有一定的風險,考生在填報志願時需要謹慎。
另外還需要提到的是,考生在填報志願時需要注意自己心中院校與專業之間的優先順序。比如有些考生更重視院校,那麼在填報該院校的志願時選擇服從調劑會加大考生被該院校錄取的機率。當然,如果考生更加重視所學的專業,不選擇服從調劑,就能更好地保證考生能夠選到自己想學的專業。
填報志願之所以被稱人們稱為第二次高考,原因就是填報志願和高考同樣重要。如果說高考的發揮能夠決定你考多少分,那填報志願就是能夠決定你能否讓自己的每一分都發揮價值的關鍵一步。
高考成績即將公布,希望各位考生在關注分值的同時也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每年的題目難易程度不同,僅僅看分數難以為孩子選擇更合適的學校,綜合各種因素做出更加全面和科學的分析才可以不辜負孩子的每一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