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騰訊與阿里巴巴在多領域存在競爭。早前二家公司在行動支付領域打的很火熱,而最近雙方又在出行領域打的很激烈。說白了,兩家公司都想爭奪更多的線下場景。
在近日舉行的2018公共運輸出行峰會上,螞蟻金服宣布計劃未來一年力推100個城市實現掃碼乘公交,除大中型城市,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也將囊括其中。
而就在上周,騰訊提出了乘車碼的「掃城」規劃,希望今年接入全部一線城市,再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推動乘車碼向周邊二、三線城市滲透。
數據顯示,2016年到2017年,國內已有50多個城市實現了支付寶掃碼乘公交。騰訊乘車碼也緊隨其後,目前已在廣州、青島、駐馬店、佛山、合肥、濟南、淄博、萊蕪、呼和浩特、常德、汕尾等多地上線。
去年12月份,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達成戰略合作時,亮相了多項高科技,包括阿里巴巴最新研發的語音購票、刷臉進站、智能客流分析等。目前,上海地鐵已經完成了超過四成的閘機改造,改造工作還在繼續進行中。截至今年3月份,上海地鐵「metro大都會」註冊用戶超過420萬,約四分之一的乘客使用掃碼進站。
事實上,騰訊和阿里早已是一個技術與數據驅動的龐大商業平臺,他們都想把沉澱的技術能力進行對外輸出。去年底,螞蟻金服公共服務事業部總經理劉曉捷表示,螞蟻金服要向B側、C側和G側輸出自身的整個技術積澱和商業化服務體系,其中G側就代表政府部門、城市管理者。
騰訊乘車碼功能確實方便了大家的出行,不過雖然好用,但還是有一點問題的,首先就是掃碼時長的問題,官方給出的測試時間是0.4秒,不知道這個數值是怎麼取的,但就我個人的使用體驗來說,其實並不是那麼的快捷,因為在上車掃碼使用時,總是會出現掃碼延時等的問題出現。再就是和普通的公交卡想比,平時用公交卡或多或少會有折扣,使用這個乘車碼優惠就沒有了,而且對於使用學生卡、老年卡等的群體來說不是很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