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阿拉蕾,很多人都能回想起「爸爸去哪兒」中的那個小姑娘,肥嘟嘟的臉蛋、瞪得圓圓的眼睛、一笑就漏出的小虎牙,還有她跟小朋友們有趣的互動,但阿拉蕾背後的故事卻鮮有人知。
4歲出道,6歲養家,8歲阿拉蕾成「現實版樊勝美」,惹網友心疼
阿拉蕾參加《爸爸去哪兒》節目時,年僅4歲,作為一個素人小姑娘,卻無意間走紅了,被廣大網友熟知喜愛。
節目暫告一段落後,阿拉蕾並沒有像其他星二代一樣,回家膩歪在爸爸媽媽的身邊,而是被迫撿起了養家的重任。父母給孩子接廣告、接代言,讓年幼的女兒去拍戲。網友們傳出片場的照片,還沒有桌子長的阿拉蕾,累得趴在硬桌子上就睡著了。
年僅6歲的阿拉蕾就承擔起了養家的重任,在記者採訪時,阿拉蕾一臉委屈地表示「弟弟年紀還小,自己作為姐姐要努力賺錢」,小小年紀懂事得惹網友心疼。
不過,網友心疼阿拉蕾的同時,也對她的父母表示不滿。曾經有一張照片被曝出,阿拉蕾在一邊等待拍戲,她的爸爸媽媽就坐在一邊玩手機,沒有問候關心女兒,父母的做法令人氣憤,這就是「現實版的樊勝美」嗎?
如今,阿拉蕾已經8歲了,從她的個人社交平臺能看出,她仍舊在忙著拍戲、殺青,然後再拍戲。但是阿拉蕾的臉傷褪去了稚嫩,多了一些成熟。
正值讀書上學年齡的阿拉蕾,是不是真的喜歡拍戲呢?希望父母不要因為賺錢耽誤了孩子的學業,多給孩子一些健康成長的空間。
小童星、小網紅成批湧入,孩子不像孩子,反而將父母養成了巨嬰
像阿拉蕾一樣的小童星、小網紅越來越多,比如鍾美美、小馬雲、小羋月等等,某些孩子們成名之後就開始拍戲、接廣告,父母成了經紀人在背後撈金。造成孩子們不像孩子,父母反倒成了巨嬰,比如下面這位小網紅,說出的話就像一位成年人。
孩子成名不是父母賺錢的工具,父母對孩子享有監護權也有撫養的義務,父母要正視孩子每一個階段的發育,不能為了賺錢葬送了孩子的前程。
1)童星也應該也有童年
就像阿拉蕾一樣,4歲出道、6歲養家,面對記者的關心表達出前所未有的委屈。即便是童星也應該有童年生活,孩子的童年只有短短幾年,父母不應該忙著撈金,而是搭配好孩子的生活和工作,給孩子更多的童年回憶。
2)網紅光環下暗藏危機
網紅、明星都屬於公眾人物,一旦進入公眾視野,遭受更多的不是追捧和喜愛,而是謾罵和吐槽。就像奧運「假唱」風波的林妙可,原本可以安靜地過一生,卻因為負面評論無法正常工作生活。
希望家長們在忙著將孩子推上網紅路的同時,能夠看到這條路帶給孩子的風險,紅極一時以後更多的是詆毀和議論。
3)生活改變的本質是物質
父母尚且會被利益誘惑,何況是未成年的孩子們,一旦嘗過了物質生活的甜頭,很容易迷失了自我。就像網紅小馬雲,在流量過後被公司辭退,一時間適應不了農村生活。
鍾美美的媽媽教育兒子「學習比什麼都重要」,每一位父母都應該向鍾美美媽媽學習,從自身做起給孩子做好榜樣,樹立正確的物質觀念。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像阿拉蕾這樣的小童星?歡迎留言討論。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