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2日電據《歐洲時報》微信公眾號報導,每年7月和8月,法國都會迎來旅遊旺季,特別是巴黎。不過,巴黎的盜賊猖獗早已聲名遠揚,再加上「黃馬甲」遊行和恐襲威脅,治安成為了遊客來法旅遊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為此,法國內政部長卡斯塔內近日宣布,法國今夏將在最受歡迎的景點部署4000名警察,以加強治安。巴黎警局也宣布推出夏季特別安全措施,在遊客最多的八大重點區域嚴加防護。
巴黎八大區域加大安全防護
據《費加羅報》報導,2018年,巴黎迎來2000萬觀光客。今夏,巴黎警局推出特別方案,將塞納河沿岸、「王宮」(Palais Royal)羅浮宮區域、巴黎聖母院夏特雷(Chatelet)一帶、戰神廣場及艾菲爾鐵塔區域、香榭麗舍大街、歌劇院附近、託卡德羅廣場(Trocadéro)以及蒙馬特高地等8個客流量最大區域設為重點保護對象。在這些區域,將加強攝像監控、重點打擊非法流動攤販。巴黎警局表示已提升司法和行政工作現代化水平,並加強外國遊客接待能力,但沒有透露部署警力的確切數字。去年夏季,巴黎曾調動5000警力加強治安。
過半數法國人出遊最怕扒手
根據民意調查機構Odoxa及Fiducial為《費加羅報》所做調查,有79%的法國人在選擇旅行目的地時,會把安全作為重要考慮因素,這一結果比去年高出4個百分點,顯示法國人對安全持更加謹慎態度。
調查顯示,約52%的法國人出遊時最擔心遭扒竊及攻擊,其次是擔心行李被偷(29%)、遇到不文明行為(29%)、在旅館房間遭竊(16%)等。為降低風險,不少法國人在夏季出遊高峰期會避開去人多的地方,有4成法國人因安全問題放棄參加至少一次節日盛會。
恐襲陰影至今仍縈繞在法國人心頭,特別是去年底斯特拉斯堡聖誕市場發生槍擊案,有34%的受調查者出於安全考慮不打算參加地方慶典,31%的人表示不會參加人多的活動或演唱會,26%的人放棄看煙火。
「每天,我們都在與扒手作鬥爭」
一名巴黎導遊對《巴黎人報》記者無奈表示,「每天,我們都要與瞄準旅行團的扒手做鬥爭。有時,我們為了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觀察旅行團附近有沒有可疑人物,只得減少介紹景點的時間。」
有導遊向記者表示,希望可以像紐約一樣,由一些志願者或退休老人組成監察隊,負責在景點提醒和幫助外國遊客防止被盜搶。
法媒提醒:十招防巴黎小偷
在2019年4月,《巴黎人報》曾刊文提出10招防小偷招數,希望能給讀者提供幫助:避免背雙肩包,儘量把包背胸前;選購斜掛包、腰包、挎包;在旅遊景點加倍小心、提高警惕;把錢包放在內口袋裡,或者選購有拉鏈的錢包;行李箱一定要放在目力可及範圍內;不要暴露自己的遊客身份(注意穿著打扮和行為);不要把值錢物件或者現金讓別人看到(俗稱:別露財);警惕有些小偷會偽裝成遊客;任何可能落單的情形都要避免;少帶現金!
謹防假門票
在巴黎旅遊,除了要防盜,還要提防假門票。近日在羅浮宮門口,特別是羅浮宮地下商城Carrousel du Louvre出口,聚集著一些黃牛,向遊客索要已經用過的門票。因為理論上,一張羅浮宮門票可以反覆進出三次,於是黃牛就向已經逛完博物館的遊客索要門票,再高價轉賣給其他遊客。因此提醒遊客購票時,務必通過官方渠道購買。如果向黃牛買票,很有可能會買到已經無效的廢票。
謹防銀行卡盜刷
2019年5月,一名中國遊客打車去戴高樂機場慘遭司機盜刷銀行卡的事件曾引起不小的轟動。5月24日,中國駐法大使館發文,提醒遊客加強防範意識:
長期以來,外國遊客在巴黎使用銀行卡而遭遇盜刷案件多發。一些計程車司機或商販謊稱只接受銀行卡支付費用,並在刷卡過程中伺機使用銀行卡複製器複製顧客銀行卡信息,隨後便多次盜刷(消費或提現),使受害人蒙受少則幾千元多則數萬元的經濟損失。
根據法國有關規定,計程車司機必須接受乘客使用現金或銀行卡支付車費,並提供機打發票。中國駐法國使館提醒赴法旅遊的中國公民和旅法僑胞提高警惕,加強防範意識。為有效避免銀行卡被盜刷,建議儘量使用小面額現金支付,並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的POS機刷卡支付。如確需刷卡付費,請儘量使用VISA或MASTER通道刷卡,且無論是否支付成功,都要向對方索要票據。一旦發現銀行卡被盜刷,立即聯繫發卡行掛失,持刷卡收據向當地警察局報案,持刷卡收據聯繫發卡行理賠,同時向我駐法使領館提供相關具體信息和線索,以便有針對性地督促當地警方儘快破案。
使館提醒防範
中國駐法國使館鄭重提醒來法中國公民,行前務必仔細閱讀中國駐法國使館網站、中國領事服務網等發布的安全提醒,在公共場所或交通工具上謹慎同陌生人搭話,時刻留意隨身物品。遭遇盜搶事件後,請及時報警並聯繫使領館,中國駐法國使領館將在職責範圍內為您提供必要領事協助。
(華媒:法國巴黎盜賊猖獗 這幾個區域將重點保護)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