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被它淹沒也不會窒息,這是什麼神奇液體?

2020-12-19 中科院物理所

圖源:pixabay

撰文 | Mirror

最沒存在感的空氣,總是在我們遊泳嗆水的時候提醒我們它有多重要——如果無法及時浮出水面呼吸空氣,就會有窒息的危險。這是所有哺乳動物的致命弱點,即使是水生哺乳動物也做不到在水下呼吸,必須時不時浮出水面猛吸幾口。

為什麼魚能自由地在水裡呼吸,我們就不能?

誰說我們不能,《水形物語》裡的艾麗莎,還有《風平浪靜的明天》裡的小夥伴們都表示不服。

《水形物語》劇照

截取自《風平浪靜的明天》

科幻作品《深淵》和《三體》中也描寫了讓潛水者或太空人在特殊液體中呼吸的技術。

《深淵》劇照

儘管這些都是故事創作者的腦洞設想,但也並非毫無根據的天馬行空。首先讓我們分析一下,為什麼我們在一般情況下無法在水中呼吸?

原因很簡單:一、我們不是魚(鹹魚也不行);二、我們不是人魚(霧)。

言歸正傳,我們和魚類在呼吸上的區別主要有這兩方面:需氧量的不同和呼吸器官的不同。 哺乳動物屬於恆溫動物,需要不斷消耗能量維持體溫,而魚類等用鰓呼吸的動物都是變溫動物,對氧氣的需求比我們小。空氣中含有大約21%的氧氣,而等體積水中的氧氣含量僅為它的1/20。 哺乳動物肺部參與交換氣體的是一個個葡萄粒般的小肺泡,它們輸送氧氣的方式很佛系——讓氧氣自由擴散透過薄膜,因為氣體會自發從高濃度一側流向低濃度一側。

肺泡與毛細血管之間交換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示意圖

然而氧氣在水中的濃度很低,靠被動擴散可太慢了。另外,水的粘度(空氣的100多倍)和密度(空氣的700多倍)都比空氣大得多,容易滯留在肺部,無法及時排出。

話說回來,既然空氣中的氧氣比水裡多得多,為什麼魚類在空氣中還會窒息呢?

在魚類的呼吸器官——鰓上你可以看到一條條細密的鰓絲。當魚兒在水中遊動時,鰓絲舒展開來,與水流充分接觸,濾出其中的氧氣。但在空氣中,乾燥的鰓絲會粘連在一起,這就好比我們的氣管壁都貼到了一起,自然會呼吸困難。

救救孩子

既然水不行,其他液體可能嗎?

你可能會想到羊水,但寶寶並不是從羊水中獲得氧氣的,而是通過臍帶和胎盤從母親血液中獲得的。 那乾脆就在全是氧的液氧中呼吸,豈不美哉?且不說氧濃度超過40%時,就可能引起中毒,光是讓氧氣維持液態就需要-183℃以下的低溫,足夠把你變成人體冰櫃。

液氧需要在高壓低溫環境中儲存

絕大多數液體在常溫常壓下對氧氣的溶解能力都很弱,而且光攜帶氧氣還不夠,這種液體還需要能溶解呼吸產生的二氧化,把它們送出去,才算是實現呼吸循環。我們熟悉的矽油就有如此難得的特性,然而,科學家發現矽油吸入肺部對人體有害,只能排除。 好在我們還有另一個選擇——氟碳化合物(PFCs)。它是碳氫化合物中的氫原子被氟、氟氯、氟溴或氟碘取代後形成的一類有機惰性化合物。

結構最簡單的氟碳化合物是四氟化碳(全氟化碳)| 圖源:Wikipedia

氟碳化合物常溫下溶解氧氣的能力可達血液的3倍(35~70mL/100mL),溶解二氧化碳更不在話下(122~255 mL/100mL)。而且它的化學結構非常穩定,不容易發生反應,是無色、無味、無毒的「三無產品」。 不過這東西一開始並不是為了讓人體驗液體呼吸的新鮮感而合成出來的。它的背景還很「硬核」——誕生於上世紀40年代美國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當時科學家試圖找出一種惰性物質來冷卻核反應堆中的六氟化鈾,後者極為活潑,跟誰都能擦出「花火」。後來,科學家找到了「老實安分」的氟碳化合物,並發明了大規模製取氟碳化合物的技術。

所以,聽起來無可挑剔的氟碳化合物究竟能不能讓人順利呼吸呢?

先別急,在應用到人體之前,我們總得先在實驗動物身上測試。

1966年,科學家克拉克和戈蘭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氟碳化合物呼吸的首個動物實驗結果。他們將小鼠浸沒在了溶有氧氣的氟碳化合物液體中。由於氟碳化合物的密度是水的兩倍,小鼠會浮出液面,因此需要對小鼠進行固定,結果小鼠成功地在氟碳化合物液體中存活了20小時

金魚在上層水中遊動,小鼠在下層氟碳化合物液體中正常呼吸 | 圖源:AnaesthesiaUK

不僅「傑瑞」有過在液體中呼吸的奇妙體驗,「湯姆」也曾參與到這類實驗中。有的甚至能在裡面呼吸好幾星期——它們大概以為自己突然有了水中呼吸的超能力,也可能會開始懷疑鼠/貓生,以為自己其實是一條魚。

懷疑喵生

然而,不幸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實驗動物的肺部受到侵害。這是因為氟碳化合物畢竟是一種高密度液體,粘滯度比空氣大得多,擴散速度慢,如果只是浸在水中,被動交換氣體,肺部的二氧化碳會逐漸積累,濃度越來越高,最終引起高碳酸血症。這就提醒科學家們,在實際應用時,需要配合輔助通氣設備,用泵來循環液體,以及時清除二氧化碳。

可對人而言,為了液體呼吸的新鮮感而把一種陌生的液體灌入肺部,沒有「敢死隊」的勇氣是做不到。那這項技術對我們又有什麼意義呢?

氟碳化合物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是表面張力低。在正常肺泡的內表面有一層極薄的液體膜,主要由脂蛋白構成,它的存在降低了肺泡的表面張力,使肺泡能夠維持正常大小。

缺少表面活性物質(左)時,小肺泡中的氣體會流向大肺泡,有表面活性物質的正常肺泡(右)則能保持平衡 | 圖源:bioninja

而一些急性肺損傷患者和肺部發育不全的早產兒的肺泡上往往缺少這種液體,氟碳化合物此時就能作為替代的表面活性劑,起到定肺泡的作用。 從動物實驗中吸取教訓後,1989年,氟碳化合物呼吸技術終於首次應用於醫療。坦普爾大學醫學院的醫生當時正在治療三個患有嚴重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早產兒,他們嘗試了各種現有可行方案都失敗了。

考慮到胎兒出生之前都處於液體環境中,醫生們決定抱著最後一線希望,給瀕死的嬰兒們使用液體通氣技術。寶寶們的肺部被部分灌入了氟碳化合物,隨後他們的身體狀況有了一定好轉,然而最終還是沒能把他們從死神那裡拉回來。

給患有呼吸窘迫症候群的早產兒使用液體通氣技術

但醫生們從中看到了一絲曙光,他們繼續不懈地改進氟碳化合物呼吸技術。7年之後,另一組醫務人員將改良後的液體呼吸技術應用於同樣因嚴重呼吸窘迫症候群而徘徊在死亡邊緣的13個早產兒身上。和預期的一樣,大部分嬰兒的呼吸狀況得到了改善。4個月後,其中8名嬰兒仍然活著。 除了新生兒,這項技術也成功地幫助了一些患有嚴重肺部疾病的成年人。不過目前液體通氣技術的實際應用僅限於「部分液體通氣」(PLV),也就是說,氟碳化合物並沒有大範圍填充肺部,更多的是作為一種降低肺泡表面張力的表面活性劑來輔助呼吸,病人的主要呼吸介質依然是空氣。 而真正意義上的液體呼吸,也就是 「全液體通氣」(TLV)技術會將氟碳化合物充盈肺部,用液體來交換氣體,這項技術已經在一些大型哺乳動物,比如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羊身上已經取得進展,但能維持的時間還相當有限,需要把控的條件更複雜。 氟碳化合物不僅被用於改善呼吸,由於它對人體相對友好,不會被人體吸收,因此還能作為給藥載體。又因為它不透射線,也被用作CT掃描成像的造影劑。氟碳化合物還是一種很好的冷卻劑,能夠實現器官組織的快速冷卻,以延緩急性損傷的發生,減輕後遺症。由於出色的冷卻和絕緣性能,它已經在工業領域大顯身手。

《深淵》劇照

至於開頭提到的科幻小說情節,液體通氣技術的確有潛力應用於深潛呼吸設備,預防潛水病,或用於航天領域,幫助太空人應對飛船加速時的超重狀態。但目前氟碳化合物的效果並不那麼理想,還需要我們找出人體更適應的液體介質,並開發出更先進的流體循環設備。

如果能無拘無束地在液體中呼吸,你想怎麼用呢?

請讓我在快樂水中呼吸個夠!

無標註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儲存於石墨:

https://shimo.im/docs/jYDYpHDXGkkYRdxc

來源:把科學帶回家

編輯:GUOmazing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1. 15年前那場轟動電競世界的瘟疫,驚動了美國CDC,還發了頂級期刊

2. 飛機為什麼能飛起來?直到今天,科學家仍然沒有答案

3. 電飯煲蛋糕硬核科學指南:從入門到放棄

4. 宅在家裡不動,你的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5. 費曼:是學物理好還是學數學好?

6. 納什:如何科學追求對象?

7. 雞蛋為什麼打不發?因為你發泡原理沒學好

8. 葡萄乾先曬後摘?解開童年疑惑之堅果加工流水線

9. 因為疫情在家的牛頓,都做了些什麼?

10. 為什麼!我!又走神了!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神奇的遊泳池,呆在水下卻不會窒息,也用不上潛水設備
    導語:世界上最神奇的遊泳池,呆在水下卻不會窒息,也用不上潛水設備。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想要遊泳就得有遊泳池,現在的遊泳池越建越有創意,但要說世界上最神奇的遊泳池,還要數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中的這一座。金澤21世紀美術館裡的這座遊泳池外表看上去似乎沒什麼不同,但在這裡人們呆在水下卻不會窒息,也用不上潛水設備,這是怎麼回事呢?
  • 二、新生兒窒息 why?
    為什麼要進行窒息復甦(why?)引用之前定義:正常呼吸不能建立,缺氧,多臟器損害。先從正常呼吸不能建立入手,正常的呼吸是怎樣的呢?進一步了解出生前後肺和肺循環的改變打開謎團。含的是肺內產生的液體胎兒期肺中沒血沒氣,全靠胎盤,試想突然脫離這一切,有多危險!根本沒有存活的可能!但生命就是這樣神奇。。。出生時不可思議的操作出現了:空氣進入肺泡,呼吸建立,肺泡張開。
  • 不能遊泳的「神奇」泳池,待在水下不需潛水設備,也不會窒息
    眾所周知,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在物質生活被滿足的同時,也開始逐漸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而豐富精神生活最好的方法就非外出旅遊莫屬了,中國遊客在世界各國的名號都可以說是響噹噹的,不僅是因為中國遊客強大的購買力還有就是中國人那種什麼都敢於嘗試的精神。
  • 最神奇的液體,人能在上面行走,但如果停下來就會陷下去
    最神奇的液體,人能在上面行走,但如果停下來就會陷下去文/動感創意網羅世界新奇,感受科技之美,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新一期的動感創意,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意但是在人們的常識中,人是無法在水面上進行行走的,因為液體是流動性的,無法支撐人體的重量。但是有一種液體卻與其它的液體不同,它堪稱是最神奇的液體,人能在上面進行行走,但如果停下來就會陷下去。小夥伴們想知道這是什麼液體嗎?下面跟隨小意一起去看看吧!
  • 神奇一幕!搖一搖就能讓液體反覆變色 你知道原理嗎?
    (央視財經《是真的嗎》)網上有傳言說,搖一搖就能讓液體反覆變色,這會是真的嗎?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主持人龍洋決定用實驗進行現場驗證。首先,在水杯中加入一勺顆粒較粗的粉末,攪拌均勻。接下來,將兩杯液體混合倒入藍色液體中。結果藍色液體變成了綠色液體。然後,按網友的方法搖一搖,搖完之後綠色液體竟然開始變色,由綠色變成了紅色,慢慢的又變成了黃色。通過實驗,搖一搖真的讓液體變了顏色,那麼如果繼續搖晃,液體會不會反覆變色呢?龍洋再次搖晃液體,結果液體由黃色又變成了紅色,放置一會又變成了綠色。
  • 熱水袋裡面的液體是什麼 熱水袋是否安全?
    熱水袋裡面的液體是什麼 熱水袋是否安全?時間:2018-10-19 19: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熱水袋裡面的液體是什麼 熱水袋是否安全? 天氣轉涼,你準備好了熱水袋了嗎?文章為大家帶來了熱水袋裡液體的詳細介紹,要注意的是孕婦經常用電熱水袋是不太安全的。
  • 再次證明貓咪是液體!圖5到底是怎麼進去的?網友:神奇的物種!
    貓咪作為萌寵界的霸主,不但擁有超可愛的外表,清奇的腦迴路,還擁有神奇的身體結構!不僅擁有固體形態,還能擁有液態和氣態!難怪網友們都說貓咪是神奇的物種!永遠不知道自家貓主子的身體能拉多長,貓咪難道和路飛一樣吃了橡膠果實?這個詭異的畫面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 知新科普:液體防彈衣是什麼?它真的能防彈嗎?
    這一概念與汽車安全氣囊在碰撞過程中傳播碰撞並減緩人體運動時發生的情況類似。儘管凱夫拉縴維是一種織物,但凱夫拉縴維製成的防彈衣,並不會像普通服裝那樣服帖舒適,可以自然移動或懸垂。防彈功能需要20到40層凱夫拉縴維,而這麼多層疊加在一起,相對來說是比較堅硬的。同時,它也很重。單是一件防彈背心的重量就常常超過4.5公斤,而且是在沒有添加額外的陶瓷保護襯墊的情況下。
  • 向上倒流的神奇液體:看呆了
    大家都知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道理,可能向上倒流的液體,你見過嗎?下面這段視頻展示了一種「違背物理定律」的神奇液體,只要將杯子稍微傾斜,液體就會沿著器壁流出,相當神奇。據了解,杯中藍色液體是由聚環氧乙烷(Polyethylene oxide)化合物與水混合而成,這種長鏈分子聚合物結構令其具有違背物理學的特性,在開放性容器中能夠輕易附著器壁向上流動。資料顯示,聚環氧乙烷也被稱為聚乙二醇(PEG)或聚氧化乙烯(POE),這類化合物在工業製造和醫藥領域擁有各種用途。
  • 水到底是什麼?它是一種液體,還是兩種液體
    今天,我們知道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幾乎都無法離開水,可是水到底是什麼?眾所周知水的分子結構是2個氫原子加一個氧原子,可是水的存在形式是有三種:液態,固態和氣態。如果壓強或溫度改變,水的狀態就可能發生變化。可是在這幾種形態轉化過程中,水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 飛機上最危險的液體是什麼?
    畢竟,液體們太複雜了,不僅具有流動性、溶解性、爆炸性,甚至還攜帶著毒素和病原體。即使我們的安檢技術已經越來越先進,掃描儀還是無法直接檢測出液體的分子結構,並且快速判斷它們是否「無辜」。為了最大程度地確保飛機的安全,所有行李箱中取出的液體物品,在一定程度上都會被視為「隱患」。
  • 神奇的磁流體,有磁鐵靠近就能千變萬化,這是什麼原理呢?
    磁鐵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甚至很多人還會自己製作小磁針,但是帶有磁性的液體相信肯定就沒多少人聽過了。磁流體就是這樣一種神奇的液體,從外觀上看,它渾身長滿了尖刺,但又能隨著磁鐵而任意改變形狀,讓人驚呼「比變魔術還要神奇」!這新穎的磁流體其實是一種新型的功能材料,又稱磁性液體。
  • 山居環保丨神奇的萬能液體,你家肯定有!
    原創: 精靈的後院 神器的萬能液體什麼是環保酵素呢?所謂的環保酵素,是指混合了糖和水,以及廚餘垃圾經厭氧發酵後產生的液體。2將廚餘垃圾放進糖水中,務必保證糖水淹沒垃圾。3瓶蓋擰緊並記錄製作日期,放在陰涼處就可以了。
  • 彩條牙膏中的顏色為什麼不會混合?牙膏是液體還是固體?
    還有,我們可能對這一極其平常的物品甚至缺乏更多的認識,比如,牙膏是液體還是固體?已有的物質形態知識可以讓我們很容易說出哪些東西是液體,哪些是氣體或固體,但對於牙膏似乎沒有合適的描述。那麼,牙膏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 世界上最神奇的液體,「吃軟不吃硬」,人人都可以「輕功水上漂」~
    圖片來源:央視網視頻源自:騰訊視頻怎麼樣,看到這一幕,是不是感覺有點難以置信?甚至有的網友看完之後問:手會受傷嗎?圖片來源:知乎事實上,就算你用手使非常大的力氣拍到這樣呈錐狀的口香糖上,你的手部頂多會因為大力拍桌子而感到疼痛,但不會被戳爛的啦。
  • 液體、棉條、褲褲......這屆女青年姨媽期到底在玩什麼花樣?
    其中超薄系列就很值得誇,因為它真的很薄!只有0.1cm的厚度,用起來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而且即使薄,吸收能力和透氣性卻是滿分,短時間內能很大程度保持表面乾爽,避免表面粘膩情況出現。平時用普通姨媽巾,一兩個小時就感覺要承受不住,這款液體巾卻能將姨媽吸收到底層,上面還是清爽的感覺,不僅舒適更能很大程度抑制抑菌滋生!
  • 神奇寶貝:可以召喚蓋歐卡的神奇寶貝,瑪娜菲和蓋歐卡什麼關係
    在劇場版《蒼海的王子 瑪納霏》中,瑪娜菲召喚出了成群的水系神奇寶貝,其中甚至有大海的創造者蓋歐卡。那麼蓋歐卡和瑪娜菲到底是什麼關係呢?蓋歐卡不用說,傳說中它是創造大海的神奇寶貝,現在也棲息在海中。它的死敵固拉多則是住在火山口,在活動範圍上,大海有多廣,蓋歐卡就能到哪裡去,更不要說蓋歐卡是可以飛的(與之相對的固拉多則不能飛),在實力上來說的話,蓋歐卡能製造海嘯來淹沒陸地,它只需要出現就能改變天氣,原始回歸後的它實力是目前所有神奇寶貝中最頂尖的那一批。而瑪娜菲的稱號則是滄海的王子,可以說是大海的寵兒了。當它被壞人抓走後,水系神奇寶貝主動開始攻擊反派。
  • 納米液體手機膜,手機貼上能砸核桃,其中的貓膩你知道多少
    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一款納米液體手機膜,一聽這名字好像挺高大上,從事這業務的商販多出現在夜市,號稱這種膜呈透明液體狀,無色無味,貼上之後擁有沒貼膜的手感,好像有點《皇帝的新裝》的感覺。手機屏幕能夠砸碎核桃,而且還現場演示,真能將核桃砸碎,手機屏幕還完好無損,這讓人不得不信它的神奇功能。那麼這種納米液體手機膜真如宣傳的那麼神奇有效嗎?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 情侶房水床裡的液體是什麼?「擠壓」時不會裂開嗎?前臺道出實情
    就比如說,現在的人在結婚以後都會來一次浪漫的蜜月旅行,還有就是現在很多情侶也會一起結伴出去旅遊,這想想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小情侶一起出去旅遊,遇到住宿的問題事後他們會選擇入住酒店的情侶房,雖然說它的花費會比較高,但能夠體驗一個浪漫的氛圍。其實情侶房和普通房區別還是很大的,環境更加好,尤其是情侶房內的「水床」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