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成都新都區32人獲評「成都工匠」

2020-12-19 新華網四川站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產業人才的推動。近日,在2019年「成都工匠」命名表彰暨先進事跡報告會上,成都新都區32名技能人才被評為「成都工匠」,展現了新都區大力培育和壯大具有產業特色的工匠型產業工人人才隊伍所取得的成績,探索出人才培養的「新都模式」。

  朱仲強作為「成都工匠」的代表在大會上分享經驗

  創新「工匠」培育機制

  搭建技能人才幹事創業舞臺

  近年來,新都區出臺了《關於深化「香城人才工程」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新都區高技能人才引育工程實施辦法》等文件,提出打造與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需求緊密結合的現代產業工人隊伍,推進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

  同時,新都區還成立了「技能人才工作委員會」,落實技能人才培育工作責任制,創建以「企業培育為源頭、工會選樹為引領、組織和人社部門協同推進」的培育模式。

  「這些務實舉措的實施,為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幹事創業的大舞臺,技能型人才既有良好的成長成才環境,又有實現技能價值的路徑。」被評為「香城工匠」和「成都工匠」的四川科倫藥業多室袋生產工藝領軍人才朱仲強說道。

  樹立「工匠」人才標杆

  香城工匠精神引領發展

  據介紹,在2018年和2019年,新都區委組織部、人社局、總工會聯合開展了兩屆「香城工匠」評選活動,總計80名高技能人才被授予「香城工匠」稱號。

  「新都是一個重視人才培養與發展的城市,希望更多的技能人才能在這裡快速成長。」作為「香城工匠」的一員,中國航發成都發動機有限公司數控鏜銑工、技師李海波說。

  此外,為弘揚工匠精神,激發工匠人才活力,新都區率先設立了「工匠基金」,用於「香城工匠」表彰獎勵和為「香城工匠」提供技能培訓、技能競賽、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支持與服務。

  加快培養「工匠」隊伍

  為高質量產業發展注入人才支撐

  軌道交通、航空裝備、現代商貿物流、生物醫藥等是新都的重點產業,目前,新都區聚集有相關規模以上機械加工類企業120餘家。新都出臺了軌道交通航空裝備產業技能人才培育實施辦法,力爭培育壯大一支以工匠為龍頭的軌道交通航空裝備產業「藍領」人才隊伍。

  具體而言,新都區以職工培訓中心為抓手,加大產業工人技能培訓力度,廣泛開展多層次、多門類、多樣化的基層一線職工職業技能等級培訓。近年來,新都區已組織開展各類技術培訓100餘期,培訓職工2萬餘人次。

  同時,新都區支持企業建立職工終身學習體系,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確保技能人才培訓投入不低於職工培訓經費總額的30%。每年推出5-8個重要工種開展技術比武和技能大賽,重點聚焦軌道交通、航空、商貿物流、醫藥食品等重點產業和家具製造等傳統產業需求。

  新都區總工會負責人表示,新都區將進一步加強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切實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為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基礎。(李潔)

相關焦點

  • 成都青白江區先進材料產業功能區獲評院士(專家)產業園
    成都青白江工業園區 供圖 成都青白江區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日,成都市青白江區先進材料產業功能區(下文簡稱:先進材料功能區)正式獲評「四川省第二批院士(專家)產業園」。  據了解,院士(專家)產業園評審按照人才層次高、科技含量足、轉化效果好、發展潛力大、帶動效應強等要求,從院士(專家)數量、專業領域、合作類型、產生效益等多個維度綜合考量,尤其注重衡量院士(專家)研究領域與所在園區主導產業、企業主營業務的匹配程度,著重考察院士(專家)與園區、企業的協作模式、合作深度、成果轉化及人才培養成效。
  • 獲評重慶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示範工作室,這群刑警有點「匠」!
    獲評重慶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示範工作室,這群刑警有點「匠」!爭當勞模,爭創匠心,這就是渝北分局陳德林勞模創新工作室!近日,重慶市總工會在全市範圍內評選25家重慶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示範工作室,渝北分局陳德林勞模創新工作室名列其中。
  • 成都高新區:校地企共建,聯合培養生物醫藥創新型人才
    根據合作協議,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將與籤約高校探索聯合培養生物醫藥領域創新型、實踐型人才模式,依託不斷壯大的生物產業集聚優勢,整合入駐企業人力資源需求,為高校學生提供專業實習崗位;根據入駐企業招牌需求,及時向高校發布相關招聘信息,協助高校做好應屆畢業生就業推薦工作;為高校推薦的教師、學生創業項目,提供良好的創業孵化服務,通過匹配創業導師、科技成果、融資渠道、物業服務等資源,聯合開展學生創業教育
  • 成都石化工業學校 | 工匠大師走進校園,積極深化產教融合
    任傳久表示,此次成立技能大師工作室,是學校貫徹落實國務院和教育部等六部委關於促進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文件精神的重要舉措,有利於推進在學校和企業之間搭建一個相對穩定、充滿活力的溝通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有利於充分發揮技能大師等在帶徒傳藝、科技創新、技能推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學校和行業企業共同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步伐,對於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密切合作,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職業教育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 成都青白江:先進材料產業功能區獲評院士(專家)產業園
    近日,成都青白江經濟開發區(成都青白江先進材料產業功能區 簡稱「先進材料功能區」)正式獲評「四川省第二批院士(專家)產業園」。據悉,院士(專家)產業園評審按照人才層次高、科技含量足、轉化效果好、發展潛力大、帶動效應強等要求,從院士(專家)數量、專業領域、合作類型、產生效益等多個維度綜合考量,尤其注重衡量院士(專家)研究領域與所在園區主導產業、企業主營業務的匹配程度,著重考察院士(專家)與園區、企業的協作模式、合作深度、成果轉化及人才培養成效。為何入選?「工業基礎雄厚。」
  • 新都區:老師爭做最美教育人
    勇挑重擔 在育人路上帶上更多人2018年8月,劉旭東兼任新都區一所相對薄弱的學校——石板灘中學校長。2019年中考,該校一次性合格率上升13個百分點。近兩年,石板灘中學先後被評為成都市強校工程實驗學校、成都市陽光體育示範學校等。兩年來,通過構建名校託管薄弱學校模式,他與行政班子緊密攜手,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矯健。
  •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航空產教園區落戶新都
    該項目將入駐新都現代交通產業功能區,佔地面積約800畝,主要建設航空產業群樓、產教融合基地、大學科技園、科創樓等建築及配套設施,設有航空工程技術應用創新中心、航空技術技能培訓中心、航空科技館、大學科技園、航空圖情中心等科研與服務區
  • 西南交通大學校友企業家聯盟落戶成都新都區
    圖片:籤約儀式現場 圖片由張強供5月17日,西南交通大學校友企業家聯盟成立大會在成都新都區舉行,成都市、新都區領導以及西南交大領導和校友企業出席,新都區34家軌道交通企業、工業企業的企業代表參會。聯盟旨在打造成都軌道交通專業知識人士合作交流、創新發展的嶄新平臺,將在推動成都軌道交通產業研發、產品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2020四川省生物科學專業師範生教育培養模式研討會在成都師範學院...
    2020四川省生物科學專業師範生教育培養模式研討會於2020年9月19日-21日在成都師範學院順利召開。成都師範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嶽正華教授,教務處副處長嶽雲華教授,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劉松青教授,副院長何冰副教授,全省各市(區)的中學生物學一線教師和教研員代表以及成都師範學院生物科學專業的師生100餘人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 成都理工大學
    1個,省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個,省級「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個。截至2019年12月,獲國家級人才稱號和國家級人才計劃的127人次,其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3人次、「中國青年科技獎」5人;獲得省級人才稱號和入選省級人才計劃的325人次,其中四川省塔尖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73人次;獲全國優秀教師3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四川省教學名師7人,四川省優秀教師3人,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
  • 給外商投資企業擺機遇、解困惑 成都新都區提升國際化營商環境
    每經編輯:劉豔美座談會現場 圖片來源:成都新都區供圖了解交通規劃,外籍工作人員子女就學問題,提出企業發展需求……7月24日,20餘家外資企業、外資機構齊聚成都市新都區,在「新都區外商投資企業座談會」上,
  • 攜手:「大-中融合」,創新高中階段人才培養模式
    成都理工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院龍劍平院長與黨委副書記湯敏、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張仕鵬、旅遊與城鄉規劃學院黨委副書記繆偉、能源學院副書記賈建軍蒞臨我校創新中心,就雙方在中學校本課程開發、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方面的合作展開座談。
  • 軟體人才缺乏是行業痛點 成都成創新型軟體人才「磁鐵」
    微軟、亞馬遜、國美……多家行業知名企業齊聚與此,共談軟體行業大勢,可見成都的軟體業發展正當時,而事實上,無論是從研發、人才還是產業基礎,成都軟體產業發展條件都十分可觀。「成都是創新型軟體人才的『磁鐵』,同時也能吸引軟體企業落戶。」北京天空衛士網絡安全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陳少涵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成都的軟體人才是一大優勢。
  • 西南交通大學李群湛勞模創新工作室參評省「十佳」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5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倩 鞠紅偉)9月9日,四川省「十佳」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交流活動在西南交通大學天府新區研究院舉行,西南交通大學李群湛教授領銜的「四川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入圍參評省「十佳」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 成都電子信息學校獲評「成都市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
    為加快建設和發展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充分發揮其示範、引領、輻射作用,進一步提升成都教育國際化水平,在第三批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建設單位建設期滿後,經專家評估驗收,包括成都電子信息學校在內的達到建設標準的39所學校被成都市教育局正式命名為第三批「成都市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
  • 力爭85%產業配套本地完成 成都新都區航空產業園三期開工
    四川在線記者 張紅霞12月18日下午,四川成都航空產業園三期項目開工儀式在成都市新都區舉行。本次動工的三期項目總規劃面積1000畝,投資超50億元,布局打造「鈑金、裝配、工裝」三大製造基地,將引進項目20個。
  • 2020年四川成都新都區4所高中錄取分數線
    以下是2020年成都新都區4所高中錄取分數線,供大家參考!新都一中:575分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1981年被確認為首批省重點中學。學校面向全國引進名優教師,組成一流的教師團隊,現有教職工272人,教學班62個,學生3092人。香城中學以「辦特色學校·創卓越高中」為辦學目標,以構建「四位一體」學習共同體為途徑,以「做有故事的教育,辦有溫度的學校」為導向,與未來對話,用變革性思維面對教育新形勢,聚焦品質,內涵發展,不斷探索創新,取得顯著成績,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 打通「最後一公裡」 成都新都區創新推進「跨區通辦」試點
    「『跨區通辦』已經是創新了,居然還下沉到了街道一級,點讚!」面對葉精忠的表揚,現場工作人員解釋,為服務「成金青大港區」和石板灘街道航空產業新城和軌道交通產業新城建設,新都區推進了「跨區通辦」政務便民利企服務試點。為何要推出「跨區通辦」服務?
  • 成都第二批拔尖創新人才基地校名單出爐,快看哪些學校上榜了
    6月21日,成都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協召開了成都市普通高中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工作推進會,以進一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其中,為深化教育改革,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市教育局在總結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試點的基礎上,會同市科技局、市科協啟動實施了成都市普通高中學生「菁才計劃」,將在全市建立一批創新實踐基地和創新教育載體,構建以培養學校、創新實踐基地、基礎創新學習中心三位一體的創新人才基礎培養鏈,構建跨區域、跨部門、跨學校、跨學段、跨學科的協同培養的工作體系,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普通高中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模式
  • 成都新都:會籤《成都市新都區強制親職教育實施辦法》
    正義網成都9月29日電(記者傅鑑 通訊員韓婷 羅燕)近日,由成都市新都區人民檢察院牽頭,公、檢、法三家聯合會籤《成都市新都區強制親職教育實施辦法》。  該《辦法》是在前期探索實施強制親職教育改革創新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歸納,並徵求有關單位意見建議後形成的規範性文件。《辦法》的籤訂標誌著強制親職教育已在該區司法機關實現制度化,新型未保模式業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