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產業人才的推動。近日,在2019年「成都工匠」命名表彰暨先進事跡報告會上,成都新都區32名技能人才被評為「成都工匠」,展現了新都區大力培育和壯大具有產業特色的工匠型產業工人人才隊伍所取得的成績,探索出人才培養的「新都模式」。
朱仲強作為「成都工匠」的代表在大會上分享經驗
創新「工匠」培育機制
搭建技能人才幹事創業舞臺
近年來,新都區出臺了《關於深化「香城人才工程」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新都區高技能人才引育工程實施辦法》等文件,提出打造與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需求緊密結合的現代產業工人隊伍,推進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
同時,新都區還成立了「技能人才工作委員會」,落實技能人才培育工作責任制,創建以「企業培育為源頭、工會選樹為引領、組織和人社部門協同推進」的培育模式。
「這些務實舉措的實施,為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幹事創業的大舞臺,技能型人才既有良好的成長成才環境,又有實現技能價值的路徑。」被評為「香城工匠」和「成都工匠」的四川科倫藥業多室袋生產工藝領軍人才朱仲強說道。
樹立「工匠」人才標杆
香城工匠精神引領發展
據介紹,在2018年和2019年,新都區委組織部、人社局、總工會聯合開展了兩屆「香城工匠」評選活動,總計80名高技能人才被授予「香城工匠」稱號。
「新都是一個重視人才培養與發展的城市,希望更多的技能人才能在這裡快速成長。」作為「香城工匠」的一員,中國航發成都發動機有限公司數控鏜銑工、技師李海波說。
此外,為弘揚工匠精神,激發工匠人才活力,新都區率先設立了「工匠基金」,用於「香城工匠」表彰獎勵和為「香城工匠」提供技能培訓、技能競賽、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支持與服務。
加快培養「工匠」隊伍
為高質量產業發展注入人才支撐
軌道交通、航空裝備、現代商貿物流、生物醫藥等是新都的重點產業,目前,新都區聚集有相關規模以上機械加工類企業120餘家。新都出臺了軌道交通航空裝備產業技能人才培育實施辦法,力爭培育壯大一支以工匠為龍頭的軌道交通航空裝備產業「藍領」人才隊伍。
具體而言,新都區以職工培訓中心為抓手,加大產業工人技能培訓力度,廣泛開展多層次、多門類、多樣化的基層一線職工職業技能等級培訓。近年來,新都區已組織開展各類技術培訓100餘期,培訓職工2萬餘人次。
同時,新都區支持企業建立職工終身學習體系,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確保技能人才培訓投入不低於職工培訓經費總額的30%。每年推出5-8個重要工種開展技術比武和技能大賽,重點聚焦軌道交通、航空、商貿物流、醫藥食品等重點產業和家具製造等傳統產業需求。
新都區總工會負責人表示,新都區將進一步加強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切實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為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基礎。(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