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幸福生活哪裡來?財落村告訴你!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是誰的名句?」「社會最基層組織是什麼?」「您扔出去的垃圾到了什麼地方?」……如果您記不清了,跟孩子們來一場精彩的研學之旅吧,讓我們一起感受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變化。
金秋十月,風吹麥浪。10月4日、5日,由瀋北新區財落街道財落一村、大辛二村集體經濟組織聯合瀋陽正面管教家長課堂主辦的以「幸福生活從哪裡來」為主題的親子研學營準時開營,活動吸引了60個5-12歲孩子的親子家庭參加。
看
一粒米也能放光芒
營隊的小隊員們首先走進金燦燦的稻田,用「五感」體驗稻香。小隊員們,還參觀了稻米加工廠,聆聽工人師傅講述「一粒米的故事」。稻子變成大米的神奇操作讓在場的大小夥伴們嘆為觀止。
聽
農村變化日新月異
第二站,營隊來到了新農村示範點——大辛二社區村委會,參觀最小的行政單位,了解政府部門建制,聆聽大辛二社區基層組織發展史,感受農村日新月異的變化。
逛
農產品市集好熱鬧
午飯後,營隊來到了財落一村的農產品市集。放眼望去,彩旗飄揚,人聲鼎沸,各種農產品應有盡有,辣椒紅、蘿蔔青、蘋果大又圓、蘑菇串成串、鮮花品類繁多,爭奇鬥豔競相開放……營員們在歡聲笑語中滿載而歸!
學
垃圾如何變廢為寶?
營隊來到光大垃圾焚燒發電廠參觀。老師耐心地講解垃圾去哪兒了,垃圾如何變廢為寶。孩子們還把活動中產生的垃圾和飯後的餐廚垃圾收集好,帶到垃圾場進行分類處理。
相關新聞
三產融合發展扶農助農
記者了解到,為迎接這第一批100人的親子研學營,財落街道把光大垃圾焚燒廠、大辛二新農村村部、稻米加工廠、農家院和農產品集市等結合,設計出研學產品。產品一經推出,社會團隊報名供不應求,農產品預訂率也很高,尤其村裡和老百姓參與熱情特別高,「趙家進財」「李家有福」等好聽的農家院張燈結彩迎接城裡的小客人。
下一步,財落街道將以建設「紅色財落 幸福財落」為目標,以「花開財落」為系列項目品牌,打造花卉之鄉,圍繞工業企業、農事項目、村莊建設及研學服務走出一條三產融合發展之路,最大程度地扶農助農,使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添彩。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李莉
(責編:王斯文、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