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外貿活動的過程中,不少生意人都會經歷清關和報關流程,一些剛從事外貿活動的商人可能並不了解報關以及清關二者之間的區別,因此在工作過程中常常會混淆。為了解決大家的這一個疑惑,下面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報關和清關到底有何區別、有何聯繫。
首先清關就是人們慣稱的通關,當別國的貨物想要進入別的國家,那麼就必須向這一個國家的海關進行申報,之後按照海關的要求辦理各種手續,並且還需要履行應盡的義務與責任。在辦理各項手續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確保流程規範、手續齊全,並且積極履行各項義務,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被放行。一旦以上流程有一項不過關,那麼貨物就無法被放行,貨主自然也無法順利提貨。不僅進出口的貨物需要向海關申報,運輸貨物的工具同樣需要申報,並且按照規定程序辦理通行手續,只有得到許可之後才可以運貨。貨物的進出口活動需要在海關的監管下進行,不可以私自流通。例如,在交易過程中,國外的賣家把貨物發到了國內的某個港口,如果你要想順利提貨就需要向這個港口的海關進行申報,並且提供一系列手續,這樣一來海關便能夠了解到買賣雙方交易的物品是什麼、該物品是否能夠在國內流通以及交易流程是否規範,只有以上問題全部被解決,海關才會放行,買家才能夠順利提貨。如果在審核過程中發現有的手續未完善那麼海關就不會放行,自然這些商品也就無法在國內市場流通。
報關是相關工作人員在旅行出境手續的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環節,它需要運輸工具的負責人或者是貨物的發貨人按照法律的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具體的申報辦理流程由於涉及對象的不同而略有差異。例如,常見的運輸工具主要是飛機或者是船隻,因此申報過程中就需要船長或者是機長辦理一系列手續,包括運單憑證、載貨清單以及報關單等。海關在此過程中主要負責的任務就是對裝卸的貨物或者是搭載的乘客進行監管。發貨人在申辦的過程中則需要依據其貨物的種類填寫相應的報關單,海關需要對其提供的各項資料進行檢查。通俗點講,如果你要想把貨物從國內運輸到國外,那麼就需要提前準備好報關所需的材料,並且向海關申報,只有通過審核才能夠順利出口商品。報關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申報過程中需要履行的手續較多,因此相關單位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否則一旦審核不通過,那麼就會延緩貨物出關時間,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基於以上描述我們能夠看出,清關概念包含的範圍較廣,它涉及一系列工作流程,報關只是其中必須要履行的一項手續,是一個重要環節。在進行外貿交易的過程中,相關人員一定要按照規定要求提前準備好各項手續,確保申報與辦理工作順利進行,因為如果貨物已經運送到港口,但是在十四天內相關單位沒有履行好手續提走貨物,那麼海關就會收取相應的滯報金。這不僅會導致貨主無法及時提取到貨物,增加交易風險,同時也會導致其承擔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因此要想保證交易活動順利進行,就需要相關單位提高對清關以及報關工作的重視程度,儘可能避免延期問題的出現。談完這些,你清楚了嘛?
原作者:羅娟
原出處:邦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