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奧秘無窮無盡,有待人類探索的地方太多太多。我們知道,宇宙浩瀚而遙遠,那天文上怎麼表示這麼遠的距離呢?答案就是光年為天文單位,所謂的光年,就是指在真空中光一年所走的路程,1光年大約是10萬億公裡。雖然看起1光年所表示的距離很遠很遠,但其實對比浩瀚的宇宙而言,1光年也是微乎其微。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光年不是表示速度,而是距離單位。那為什麼天文上的距離要用光年來作為單位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是採用釐米、分米、米、千米等來作為表示長度的單位。比如說,成年人的大拇指的指甲蓋寬度約是1釐米,一個人的身高大概是1.75米,相鄰的兩個城市之間,距離約有2000千米等。可以看出,在表示較為小的距離時,一般採用的是小一點的距離單位;而在表示較大距離時,一般用大一點的單位。普通的距離單位,千米算是很大的單位,當然,天文學上也會用千米做單位表示距離。比如,地球的赤道半徑有6378千米,月球的直徑是3476千米,地球到月亮的距離約是38萬千米等等。那如果用來表示更大的星體間的距離,千米顯然已經不再合適,如果繼續選擇千米,那數據就會大到無法想像,由此光年這個距離單位油然而生。
在科學界,目前人類發現宇宙中跑得最快的是光,1秒鐘大約能走30萬千米,1年差不多就能走10萬億千米,這是很遠的一段距離,那能不能用它來作為計算天體之間距離的單位呢?答案是肯定的。如今,天文學家就是用光年來計算天體之間距離地,光年已經成為天文學上的一個基本單位,比如我們所處的銀河系的直徑約有10萬光年。
當然,天文學上還有別的計算距離的單位,那就是天文單位。天文單位這個單位比光年小得多,1天文單位就是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也就是14960萬千米,1光年也就等於63240天文單位。天文單位主要是用於計量太陽系範圍內天體間的距離。那有沒有比光年更大的單位呢,其實也有,那就是秒差距,1秒差距相當3.26光年,當然依次衍生的還有千秒差距、兆秒差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