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中國科技館將舉行「科技館中的志願服務」活動,中國科技館青年志願者和社會個人志願者開展「定製之旅--科普志願者講展品」講解、「拓片」和「本版水印」表演、科普小實驗、「科學家手模牆背後的故事」講解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志願服務觀眾。(中新網)
眾所周知,科技志願者服務不同於一般的志願服務,服務和科技有關,因而產生的作用更加不一般。例如,中國科技館的志願者,他們開展在線志願服務,助力脫貧攻堅,為革命老區山西省呂梁市的學生們長期進行科普活動,為老區攻堅注入了科技能量。無論是當地的志願者帶領小朋友們「雲」遊展廳,感受科學的魅力與中國航空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還是和服務對象一起製作「紙帶上的太陽系」,學習太陽系的科普知識,讓袁隆平、屠呦呦等大科學家的故事對孩子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很多小朋友們在科技志願者的幫助下,熱愛祖國、刻苦學習、科學素養、報效祖國的積極性更加高漲。
要做強科技志願者服務,才能讓文明之光、科技之光更加明麗。科研工作者平時都忙於科研,但是在忙也要擠出時間從事志願者服務,只有多將自己平時從事的科研攻關與青少年分享,才能更好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將弘揚和倡導「志願精神」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積極搭建優質志願服務平臺、拓展志願服務項目,努力動員和吸引廣大科研人員投身志願者群體,參與到科普教育和科普宣傳中去,更好為社會凝聚文明之光、科技之力。
要做強科技志願者服務,現場指導更是不可少。廣大科技志願者,除了服務青少年,更要直接給以幫扶對象提供科技支持。因此,無論是田間的知識分子,還是實際的勞作人員,亦或是長時間在野外工作,需要採集技術信息,進行分類、加工處理,才能把科技知識,轉化為志願服務的相關信息發送給服務對象,根據需要向大家推薦各種種養技術,幫助大家答疑解惑,讓科技素養不斷滲透到方方面面。
做強科技志願者,奉獻精神更要放在首位。科研工作者平時任務重,但是,很多科研工作者,為什麼願意來到中國科技館開組志願服務工作?使得中國科技館的志願服務成績顯著,這和他們的奉獻精神不可分,正是他們明白科技志願者的重要性,他們更願意再忙碌的工作者,以志願者的身份從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各項事業,帶著自己精心準備的科普盛宴連續投身服務,以科普助力社會建設,培育科技創新「土壤」,豐滿更多人的科普之翼,為公民科學素質持續提升發揮科技志願者的更多力量,讓社會文明之光、科技之光由於他們的奉獻而更加明豔動人!(倉山區委文明辦 雷沛弘)
【來源:福建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