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漸漸的熱起來了,寶寶新陳代謝旺盛,清潔工作疏忽不得。
清潔工作做得好,能幫助新手粑粑麻麻們減少很多育兒煩惱如紅屁屁、淹脖子等。今天達媽整理了從臍帶、眼睛、鼻腔到屁屁、洗澡方面的清潔護理方法,家長們收藏學習吧,讓孩子清清爽爽、舒舒服服迎接即將到來的夏天!
1、臍帶清潔:
新生兒臍帶一般3~7天會自行脫落。
臍帶殘端是一個開放性傷口,如果處理不好會引發嚴重後果,因此臍帶護理是新生兒護理的一個重要內容。
臍帶脫落前:
①保持臍帶乾燥,洗澡、撫觸都要避開臍帶部位;
②減少摩擦,不要讓尿布、紙尿褲捂住臍帶;
③用75%的酒精棉球或碘伏,輕輕地從臍帶根部向周圍的皮膚擦洗,不可來回地亂擦,以免將周圍皮膚的病菌帶入臍根部而發生感染。
臍帶脫落後:
如果臍部潮溼或有少許液體滲出,可用消毒棉籤蘸75%的酒精輕輕擦淨,再用75%的酒精塗在臍根部和周圍皮膚上。
2、眼睛清潔
①先用流動的水洗乾淨自己的雙手;
②將消毒棉球或紗布在溫開水或淡鹽水中浸溼,並將多餘的水分擠掉(以不往下滴水為宜);
③如果新生兒的睫毛上黏著較多分泌物時,可用消毒棉球先溼敷一會兒,再換溼棉球/紗布從眼內側向眼外側輕輕擦拭。記住不要來回擦拭,每一個紗布面只擦拭一次。
3、清潔頭垢
①溫水打溼寶寶頭皮;
②滴幾滴山茶油在寶寶頭垢處,輕輕按摩,之後停10分鐘左右;
③頭垢軟化後,用清水或洗髮沐浴露洗頭,重新乾淨;
④一次往往不能完全清洗乾淨,可以多洗幾次。
注意:千萬不要用手去摳寶寶頭上的頭垢。
4、清洗鼻屎
①將寶寶帶至燈光明亮處,或者用手電筒照射;
②棉籤沾溫水或生理鹽水;
③將沾水後的棉籤輕輕伸進寶寶的鼻子內側順時針旋轉。
注意:動作一定要輕,切勿粗魯。
5、口周清潔
寶寶流口水會浸溼臉頰、下頜乃至頸部皮膚。而唾液刺激皮膚容易引起皮膚發紅、糜爛。因此如果寶寶流口水,注意及時擦拭,保持口周皮膚乾燥。
如果衣服打溼也要及時更換。經常用溫水清洗口周、頸部,用紗布/柔巾吸乾水分,塗抹上適合的潤膚霜進行保護。
6、女寶寶臀部清潔
①先用紙巾擦去臀部上的糞便殘留;
②舉起嬰兒雙腿,紗布蘸溫水清洗大腿褶皺處;
③從前往後清洗尿道口和外陰;
④清洗大腿根部,往裡清洗至肛門處;
⑤另取一塊乾淨的紗布或柔巾,輕輕按壓寶寶臀部皮膚,吸乾水分;
⑥在寶寶臀部塗抹松達嬰兒山茶油,隔離尿液細菌預,預防紅屁屁,並將臀部在空氣中暴露1~2分鐘後再穿上乾淨的紙尿褲。
注意:一定要遵循從前往後的原則,先尿道口,再陰道口,最後肛門,減少細菌感染的機會。且要給女寶寶準備專用的洗屁屁盆,不可與洗手、洗腳合用。
7、男寶寶臀部清潔
①先用紙巾擦去臀部上的糞便殘留;
②將包皮輕輕翻開,用紗布蘸水清洗龜頭,注意動作一定要輕柔;
③由上往下清洗「小雞雞」。清洗反面時媽媽可用手指輕輕提起「小雞雞」,但不可用力拉扯;
④用手輕輕將嬰兒的睪丸託起再清洗;
⑤舉起新生兒的雙腿,清洗臀部及肛門處;
⑥另取一塊乾淨的紗布或柔巾,輕輕按壓寶寶的「小雞雞」睪丸及臀部皮膚,吸乾水分;
⑦在寶寶臀部塗抹松達嬰兒山茶油,隔離尿液細菌,預防紅屁屁,並將臀部在空氣中暴露1~2分鐘後再穿上乾淨的紙尿褲。
8、新生兒洗澡
洗澡準備:
給新生兒洗澡前,媽媽首先要準備好沐浴用品,如新生兒的衣服、浴巾、包被、紙尿褲、毛巾、澡盆、洗髮沐浴露、撫觸油等。其次,要將室溫控制在26℃左右,水溫保持在37℃~40℃。
洗澡步驟:
給新生兒脫去衣物,浴巾包裹好。媽媽用左手託住新生兒的頭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從後面把耳廓像蓋似地按在耳道口,防止水進入耳道,左手和腰部夾住新生兒的下半身,右手拿小毛巾沾水將臉、頭部洗淨擦乾。
左手託住新生兒頭、肩部;右手託住新生兒臀部並引導新生兒的腳首先鍵入水中,然後是身體其他部位。清洗順序為頸部——腋下——手——足——尿布區域,最後衝洗乾淨。
注意事項:
①夏天熱的時候最好一天洗1到2次,冬天比較冷一周洗2到3次,洗髮沐浴露一周用2次即可;
②新生兒必須使用嬰兒專用的,溫和、ph值中性的嬰兒洗髮沐浴露,不可使用成人洗浴品。
③每次洗澡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
④如果寶寶臍帶未脫落,注意保持臍部乾燥。
⑤新生兒生病、打完疫苗,以及哺乳後30分鐘以內不要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