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易經》想必大家定不會陌生,它是中華歷史上最為獨特的一個存在,廣大細微,包羅萬象,被世人稱之為是大道之源。
但由於它的玄妙,許多人一直把它當作算命書來看,但隨著近代對國學的關注,大家逐漸發現,《易經》裡面的內容,已經非常細緻地說明了在人生不同階段該怎麼走。古代人,三十而立,四十而惑,五十而知天命,每個人生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困惑,《易經》對這幾代人,提出了自己的告誡。
人的一生會有4個年齡段,真正聰明的人都守住了這4個底線!
20歲要走
在《易經》中講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20歲時,為人就應當上進!一定要有一點奮進的心態。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正是年輕時的好日子,但也是無知時的好日子;這一年齡是出門在外,要出門在外,要了解市場,要到大城市去學習,或要到大城市去闖蕩。使自己的經驗和學識得以提高。有足夠的經驗和開闊的眼界,才有良好的發展空間。許慎在東漢《說文解字》中說:「上,高也。身為一個人,你應該有上進心,必須有奮進的心境,不一定要活出樣子,但必須活出激情。
30歲要想
《周易》中的履卦「中上卦」是腳踏實地的。卦的意思是腳踏實地地前進。一個人到了30歲,就要自立自強,這個時候,就不能再依靠別人了,而是要自己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人也要成熟穩重。遇事要多思考、多分析、多思考,不要讓家人為你操心,要做到家庭與事業兼顧。
40歲要戒
《周易》中說:"天垂象,見吉兇。"
人要有敬畏之心。
四十歲時,到了中年,此時,多數人的職業生涯已經到了高峰,手中的積蓄也是最多的,此時,最需要謹記的就是,不要因此而忘卻,對一切事物,都應該保持警惕。
50歲要數
古人說"五十而知天命"
醫生證實,從45歲到55歲這段時間,屬於生命高風險時期,人體免疫力下降,各種疾病會乘虛而入。此時生命並不多,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下一天也許還得數著呢。這一點指的是生命即將終結,也就是指自己還有多少時間,還有就是指五十將開始為自己的後半生和孩子考慮。而且還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好好地過自己的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一般而言,「20歲要走,30歲要想,40歲要戒」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做適合自己年齡的事,只有這樣,一生才會順心如意。這說明,《易經》充滿了智慧,即使在千禧年後的今天也是如此。中國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易經,易經的智慧需要我們去思考。
孔子說,讀了《易經》,人生便無大錯;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之本;馬雲說,職場人應該到《易經》中去拜師;還有人說,讀了《易經》,何愁不能看穿人心?近代因《易經》啟示而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已有4人,如法國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丹麥玻爾的相生相剋原理、美國楊振寧、李政道的錯誤等。據說易經成就了無數的中外科學家!也有人說,易經是古代中國的大數據!這可說是很高的評價!
《易經》總共64卦,對應著64種人生決斷的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工作場所的基本發展規律。
對我們普通人而言,它能幫助我們預知規律,運用規律,讓我們的生活更紅火,在職場,學習易經智慧,升職加薪更是不在話下,在生活中,學習易經智慧,能使家庭更幸福,日日夜夜,更紅火!
你還在等什麼,趕緊點擊下方購買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