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也行》:媽媽病一場孩子會怎麼做?答案出乎你的意料

2020-10-21 佛系麻麻

昨晚跟兒子讀這本《媽媽,我也行》的繪本,問兒子:「寶貝,如果有一天媽媽生病了,你會不會照顧媽媽?」

還沉浸在繪本情節中的兒子眨著清澈的眼睛不假思索地說:「照顧!」

我親了一下兒子的小臉蛋:「寶貝真棒!寶寶也行是不是?跟媽媽說』我-也-行』 」。

「我-也-行!」兒子跟著我大聲念。

很多家長在孩子一天天長大甚至成人後,會感慨孩子自主能力差、什麼事都拿不定主意、總是依賴父母、一邊向父母索取一邊又嫌棄父母、甚至完全不懂得心疼感恩父母。

心理學家認為:依賴型人格形成於童年期,如果家長對孩子的事情總是大包大攬、過度呵護,孩子就會養成依賴父母、缺乏責任心的不良性格。

01 《媽媽,我也行》是一本培養孩子強大內心的繪本

《媽媽,我也行》是一本親子情商教育系列繪本,旨在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繪本講述了小松鼠柯爾克有一位非常有愛的媽媽,跟天下所有的媽媽一樣,一早起來給孩子做好營養美味的早餐,才準時叫醒孩子。

她想讓孩子自己挑選衣服,可柯爾克撒嬌地依賴媽媽,「我喜歡問媽媽」邊說邊調皮地跟媽媽做鬼臉。

吃早餐時,柯爾克跟所有的孩子一樣,磨磨蹭蹭,媽媽催促他「快點吃啊,一會兒牛奶該涼了。」柯爾克竟然說不知道吃什麼,讓媽媽告訴他。

媽媽無奈地說「哪個你喜歡,就吃哪個唄,哎,兒子,以後你可怎麼辦啊。」這種一邊是愛,一邊是擔心的心情,充滿了矛盾。

可作為兒子的柯爾克一點也領會不到媽媽的焦慮,反而大口大口地吃著媽媽遞過來的小鬆餅,一臉輕鬆地說:「有媽媽在就好啦!」

媽媽不是超人,終於累倒生病了。小小的柯爾克徹底慌亂了,可是他看到媽媽不停地冒汗,甚至頭暈無力地倒下,他終於顧不上哭地扶起媽媽說:「你別起來,我去找醫生。」

困境能激發孩子的無限潛能。柯爾克仿佛一下子長大了,他獨自穿好衣服去貓頭鷹診所,在三岔路口哭著不知該往哪走,遇到一個熟人給他指路,終於找到了診所。

貓頭鷹醫生聽他描述完媽媽的症狀,幫他開了藥還誇他勇敢,讓他第一次感覺到自己能做點事,別提有多自信了。

回家的路上摔了一跤,責任心驅使他緊緊地抓著藥。到家後幫媽媽倒水送上藥,還自告奮勇地說要給媽媽做吃的。當個子小小的他站在凳子上從冰箱裡取出食物,幫媽媽做好三明治,洗好水果,倒上牛奶,端給媽媽的那一刻,是所有父母最欣慰的時光啊!

02 寵溺讓孩子走向毀滅,放手讓孩子更強大

《媽媽,我也行》這個繪本故事,給我們刻畫了一個勤勞付出、對孩子愛的深沉的母親形象和一個可愛、依賴又善良的孩子形象。

這是現實生活中每對母子和母女的真實體現,有多少媽媽從孩子出生開始就無微不至地呵護照顧,總是認為孩子小,還不會,還做不好,以愛的名義阻止孩子的獨立,害了孩子。

號稱天下第一懶人的楊鎖,在2009年冬天,被表哥發現餓死在河南信陽家中。

楊鎖剛出生時,父母對他十分疼愛,為了把孩子永遠留住,所以取名楊鎖,在他8歲時,父母還不讓他走路,去哪都用擔子挑著。

「楊鎖其實挺聰明的,可他根本不學,也不做作業。我們只要嚴厲一點,楊鎖就告訴他的父母,他父母第二天就會找到學校。」楊鎖上小學時的任課老師說。

「楊鎖有時也試著幹活,他父母看見後就說,你到一邊玩兒吧,別累著了。」村裡人說。

「他是我們堂兄弟8個當中長得最英俊、最聰明的,也是最懶的。」楊鎖的堂哥說。

天下第一懶人楊鎖

楊鎖13歲時,父親肝病去世,母親仍然寵著他,到後來母親身體不好的時候讓他去幹活時,楊鎖根本不幹,一不高興就打母親。

楊鎖18歲,母親因病去世。自此楊鎖就賣光了家裡值錢的東西,也不想出去幹活,吃飽了能睡一兩天,餓得不行就出門討飯吃。

追根溯源,楊鎖父母過分溺愛,讓一個聰明的孩子成了「天下第一懶人」,最終走向了毀滅。反思父母給了孩子肉體,哺育孩子,這不過是動物都可以做到的本能,而擁有科學的育兒觀,從小培養孩子自強自立,對孩子未來真正負責,才是為人父母應有的意識。

而與楊鎖父母教育對比鮮明的是前不久在廣州,一名6歲的男孩小諾在街頭幫媽媽打包外賣的視頻紅遍網絡,視頻中小諾打包的動作比吃麵條的還熟練,在忙著幹活的間隙快速地扒幾口麵條果腹,讓人心疼。

小諾的媽媽是賣滷菜的,做小本生意沒有多餘的錢僱傭人幫忙,說孩子每天都會來幫忙,「媽媽讓我來,包在我身上沒問題。」有個這麼懂事的男子漢是父母最大的財富啊。

廣州街頭幫媽媽賣滷味的男孩小諾

有網友覺得父母不應該讓孩子小小跟著她受苦,認為孩子應該好好學習,有義務享受他的童年。而小諾媽媽表示小諾學習成績很好,平時在家也很勤快,會主動掃地、洗碗、搞衛生,也沒有刻意教他,就是順其自然,雖然擺攤很辛苦,但他們過得很充實,一家人很幸福。

我被這麼懂事的小男孩暖到了,也被這位媽媽樸素的教育觀感動了。順其自然!生活就該是原本的樣子,媽媽並沒有刻意要求或者規定他幫忙,而是耳濡目染讓他掌握了生存的技能,領會到生活的真諦。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一定會懂得生活的不易,堅韌且樂觀,也能體恤父母的辛勞,孝順感恩。

03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心理專家認為,獨立性是一個人獲得快樂、自信和成功的源泉。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其實並不難,《媽媽,我也行》這本繪本告訴我們,孩子有你想像不到的勇敢、善良。

  1. 學會示弱。小松鼠柯爾克在媽媽生病的那一刻,就是一次成長和蛻變。學會示弱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強大的孩子,這是高情商父母的智慧。「兒子,幫幫我吧。」「媽媽累了,你可以洗碗嗎?」「這個太重了,幫媽媽拿一下吧。」這並不是在孩子面前無能和軟弱,而是一種教育的方式,是孩子成長的動力,能推動孩子進步。
  1. 在錯誤中成長。小松鼠柯爾克去診所時在三岔路口不知道怎麼走,急得大哭,回家的路上摔跤了仍然抓緊藥,面對挫折,能讓孩子懂得思考和尋求解決的方法,當下一次風雨到來時,他就會更堅韌有力。
  1. 讓孩子多動手,自己做決定。當松鼠媽媽吃了柯爾克買回的藥感覺好多了,跟所有的慈母一樣擔心孩子餓想起來給他做吃的,柯爾克說要做給媽媽吃,雖然個子小小的他得藉助凳子才能打開冰箱門,但仍然模仿平時媽媽照顧自己的樣子準備好食物,在動手中才能成長,鼓勵孩子去嘗試,尊重他的決定,這些行為背後都是孩子求知和自強的欲望。

「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不能只是一句空話,學會放手,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讓他自己去經歷和體驗,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畢竟,孩子的成長誰也替代不了,他的生活和未來的路必須要靠自己走。「孩子,你能行!」

我是心理諮詢師,陪您建立幸福親密關係的家庭教育。關注我,育兒及家庭困惑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別急著反對孩子,有時事情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孩子有時候提出不想去做一件事,家長反應大多數是這是你這個年紀本應該做的事,為了你好,你不願意也要去做。家長為了孩子的未來,難免會用一些強制手段,讓孩子答應,但有時候家長的關注點更多的在孩子不願做的結果上,卻忽視了背後的原因。
  • 出乎我的意料,孩子玩的非常開心,直到下午一點才走
    今天第一次帶娃來這嗨皮,出乎我的意料,孩子玩的非常開心,直到下午一點才走,餓的我都快走不動了,推薦給大夥買套票比較合適,8項遊戲隨便玩8次,大點的孩子買75元的孩子自己玩就行,孩子比較小的大人需要陪同就買100元的,碰碰車是單收費的,不太建議小孩子玩,因為速度太快撞擊力比較大,閨女和我的手都撞青了,我的腿還輕微擦傷。
  • vipkid課程價格絕對出乎你的意料
    vipkid課程價格絕對出乎你的意料 2019年07月25日 19:10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我是一個生活在農村的普通媽媽,現代的農村雖然不像以前需要每家每戶都下田耕作,但是小企業間的員工不像大城市一樣每天只需工作八小時並且有雙休。
  • 第一次帶孩子去這種拍照的地方,出乎我意料了
    第一次帶孩子去這種拍照的地方,出乎我意料了。孩子很喜歡。而且一個一個小房間都是驚喜,每打開一個孩子就哇真好看一下,哈哈哈。照出相來真是漂亮的很,鏡面設計讓孩子大開眼界了。尤其是迷宮,很神奇!推薦去拍照哦,玩兒了兩個小時將近。
  • 當外人批評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孩子: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
    而另一邊,彤彤和媽媽在樓下散步的時候就遇到了同一個小區的阿姨,兩個大人見面之後相互寒暄,也問了問彤彤最近的學習狀態。原本彤彤以為媽媽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沒有什麼好說的,但是卻聽到媽媽說:彤彤的學習進步了很多,老師也總跟我誇獎她呢。
  • 當外人批評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孩子:媽媽,謝謝你給我面子
    原本彤彤以為媽媽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沒有什麼好說的,但是卻聽到媽媽說:彤彤的學習進步了很多,老師也總跟我誇獎她呢。聽到媽媽這句話,原本想要諷刺的阿姨瞬間沒了聲音,而彤彤也因此更加有自信,和媽媽的感情也更好了。
  • 「媽媽你下面怎麼長鬍子了」?這位媽媽一時尷尬的回答,堪稱機智
    有的家長會覺得很不好意思,會覺得很「尷尬」,其實家長如果避而不答或者含糊其辭回答,不如直面大方的回答。因為孩子們好奇心本來就重,你越隱瞞,他越好奇,等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尋找到答案時,事情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而有的家長不知道怎樣回答對孩子即保護了孩子的內心,也對孩子進行了關於「性」知識方面的教育。
  • 選評:出乎意料之外,全在情理之中
    選評背景:      出乎意料之外,全在情理之中
  • 寶媽問孩子:你爸爸欺負我你會怎麼做?兒子的答案讓人臉紅
    導讀:寶媽問孩子:你爸爸欺負我你會怎麼做?兒子的答案讓人臉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媽問孩子:你爸爸欺負我你會怎麼做?兒子的答案讓人臉紅!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帶娃非常累,那麼孩子的爸爸到底能幫些什麼忙呢?
    很多媽媽在剛開始懷孕的時候,就非常受家裡人的關注。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一些新手爸爸他們並不能夠幫助媽媽做任何事情,反而如果孩子出現什麼問題的話,他們還會直接指責媽媽不夠用心。但同時她們也會經常羨慕別人的老公,因為總覺得別人的老公在教育孩子這方面能夠幫助媽媽很大的忙。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爸爸在教育孩子這方面的存在感如此之低?其實有的時候他們並不是不想幫助媽媽分擔一切,也不是不相信父親應盡的責任與任務。而是因為他們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媽媽在懷孕的過程中就已經開始學習,並且通過一些視頻資料學習怎麼照顧寶寶,如何做好媽媽這個角色。
  • 爸爸「兇」孩子時,媽媽應該怎麼做?
    前兩天我的好朋友小薇和我哭訴,孩子爸爸動不動就教訓孩子,尤其涉及到孩子的學習問題,爸爸特容易著急。有一次爸爸把孩子的生字本摔到地上,衝孩子吼:「你看看你寫成什麼字,歪歪扭扭不像話,爸爸不要求你寫的多好看,認真一點,橫平豎直就行了,你怎麼就做不到呢?」孩子嚇得哇哇大哭。小薇說她知道爸爸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好,但是自己一幹涉,爸爸會更生氣,倆人當著孩子的面就吵起來,整個家裡一團糟。
  • 孩子怎麼做,媽媽才開心?
    今天我帶著孩子去街裡玩,我們一起玩的小姐妹兒也帶著孩子在那玩,孩子蹲在地上玩小汽車,我家孩子看到她,說了句(小姨好,我來跟妹妹玩來了)她家孩子沒叫人,她好像感覺有點不舒服。她跟我家孩子說,大寶真乖,你看你妹妹,跟個小傻子似的。
  • 「對不起,我考砸了」,媽媽的回答,是我迄今為止見過最好的答案
    「媽,我又考砸了」,媽媽的回答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太牛了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說的是孩子高考考砸了,發揮失常,沒有考到理想的分數,哭了。孩子覺得對不起媽媽,心理也過不去,對媽媽說「媽媽,對不起!我考砸了」媽媽並不覺得高考考砸了是一件大事兒「孩子,只要你努力了,媽媽不怪你!
  • 她問我:「媽媽,如果我和妹妹只能救一個,你會救誰?」
    那我今天分享的主題是媽媽的力量,把愛傳承,用故事影響生命,所以我今天要跟各位分享的是我自己生命中的故事。七年前我的大女兒鴿子 11 歲,上小學五年級。在看完電影唐山大地震後,她問我,媽媽,如果我和妹妹只能救一個,你會救誰?我當時就傻在那裡。
  • 「媽媽,人為啥會死」「媽媽,我能不死嗎」:生死問題的解答方式
    據兒童心理學分析:孩子差不多在兩歲左右的時候會經歷第一次對死亡的體驗。或許是在跟媽媽一起散步的路邊花叢,亦或是獨自在草坪上玩耍的某個瞬間,他突然間開始明白:小昆蟲、小動物死了就是不會再動了。有些孩子在進入三、四歲的時候會開始非常「怕死」,經常問媽媽一些關於「死亡」的問題:「媽媽,人為啥會死?」
  • 可能答案會出乎你的意料!
    可能答案會出乎你的意料!一、米飯、饅頭、麵條,哪種熱量最高?其實麵條和饅頭都是用小麥粉製作成的,100塊小麥粉的熱量大約是345千卡,而100克大米的熱量相差不多,但這些都是生中的熱量,如果製成麵食米飯的時候就不一樣了,今天就來了解一下煮熟的麵條和米飯饅頭的熱量分別是多少呢?
  • 答案你出乎你的意料
    答案你出乎你的意料。印度這個國家的人口和中國是差不多的,但他們的國土面積卻比中國少的多,所以印度的人口住房壓力一點都不比中國小。印度這個國家有著很大的發展潛力,他們有著很大市場,而且加上當地文化生活的多樣性,不少人都希望能夠在印度定居生活。不過在印度生活的話還是有一定壓力的,因為印度的房價並不便宜。
  •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不少網友對於目前中國一共有多少博士,博士的含金量究竟如何等問題一直感到困惑,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真實的答案,很有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中國目前一共有多少博士?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博士和博士生的區別。對於這一問題,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認為當下學歷貶值的速度太快,讀博的時間還趕不上博士貶值的速度。還有的人從博士總量上來考慮,認為當前博士的總人數佔比仍然處於較低水平,博士的含金量依然不可忽視。
  • 小寶寶抓周,最後的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網友:弄啥嘞
    當寶寶到一周歲的時候,家裡人會幫助寶寶舉辦抓周模式。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在寶寶的周圍放一些有代表性的物品,讓寶寶根據第一感覺抓取自己喜歡的物品,此物品可以預卜寶寶將來的工作方向,而這些都只是一個傳統項目而已,家長們不要太當真,當作一場遊戲就好。
  • 5歲兒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趴在爸爸身上」?媽媽的回答很直接
    我是楊仁曦育兒,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育兒知識和有趣的「萌娃」故事」,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每天為大家帶來關於育兒的那些事!歡迎寶爸寶媽轉發分享。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迎來了寶寶的出生。對於媽媽來說,當看到寶寶的那一眼,孕期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