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我國乃至國際女子乒壇上,曾經出現過三大魔頭各領風騷多年,並連續稱霸世界乒壇20多年的局面。
這其中的被人們津津樂道並稱為三大魔頭的中國女子桌球運動員,就是曾經馳騁國際乒壇所向披靡的鄧亞萍、王楠和張怡寧這三位女中巾幗英雄。
下面我們就來分別了解一下這三大魔頭是如何所向披靡稱霸世界乒壇的。
第一位,鄧亞萍
鄧亞萍1973年2月6日出生,5歲開始跟其父親學習桌球,1983年進入鄭州市桌球隊,1988年進入中國桌球隊,是國際乒壇的第一位大滿貫得主,是我國第一位奪取四枚桌球奧運金牌者,在其14年的桌球職業生涯中,共獲得了18個世界冠軍,自1988年11月獲得亞洲杯桌球賽冠軍算起到1998年9月正式退役,鄧亞萍共計稱霸世界乒壇達十年之久,其中有八年連續世界排名世界第一。
鄧亞萍的技術特點,右手橫拍,正手反膠反手長膠,進攻型打法。
過去的國內外乒壇自張燮林發明長膠打法之後,所有的桌球長膠選手基本上都是以防守型打法為主。
而鄧亞萍打球速度快,進攻兇狠,她最為經典的乒壇口號就是:進攻、進攻、再進攻!
所以說鄧亞萍卻是國際國內乒壇上第一位長膠進攻型打法的開拓者。
第二位,王楠
王楠1978年10月23日出生,7歲開始打桌球,1989年進入遼寧省桌球隊,1993年入選進入國家桌球隊,是繼鄧亞萍之後的又一位大滿貫得主,自1998年從鄧亞萍手中接棒成為國際乒壇新一姐之後,稱霸世界乒壇亦達10年之久,連續三年世界排名第一,雖然在2004年將國乒一姐的權杖移交給了更年輕的張怡寧之後,依然還是國乒的定海神針,所以王楠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退役之前的10多年中,超越鄧亞萍共獲得了24個世界冠軍,其中包括兩屆奧運會的四枚金牌,成為國乒奪得世界冠軍最多的選手。
王楠的特點是,左手橫握球拍,兩面反膠弧圈結合快攻打法。
心理素質好,情緒穩定,處理球恰到好處,善於調節擊球節奏,前三板技術突出,弧圈球旋轉強,落點好,控球節奏、快攻有章法。
第三位,張怡寧
張怡寧1981年10月5日出生,5歲開始喜歡上了桌球,1994年地進入北京市桌球二隊,1998年進入國家桌球隊是我國繼鄧亞萍和王楠之後第三位大滿貫得主,她自2001年世界盃奪冠之後直到2009年止,共奪得了19個世界冠軍,是繼鄧亞萍王楠之後第三位兩屆奧運獲得四枚金牌的桌球國手。
張怡寧出道較早,15歲時就在全國八運會上將眾多國手挑落馬下,成為「名將殺手」而一舉成名。
張怡寧的技術特點,右手橫握球拍,兩面反膠,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相持階段處理球能力強,一般對手很難突破她的全方位放線,國際乒壇對其曾有「打不透的牆」之譽。
結論
三大魔頭,各領風騷數年之久,代表了不同時期的國乒的最高水平。
分別都參加了兩屆奧運會,並且都分別奪得了四枚奧運金牌。
鄧亞萍兇,
鄧亞萍打球以兇狠為主,開創了長膠進攻性打法的先河,她將「進攻、進攻、再進攻」的競賽理念貫徹始終,從而在國際乒壇所向披靡,立於不敗之地,前無古人地為國乒奪得了18個世界冠軍,在當時是無人比擬的,其國際乒壇一姐的霸主地位持續長達八年之久無人撼動。
王楠刁,
王楠由於其左手的特點優勢,加上前三板技術嫻熟,落點變化刁鑽,最終取代國乒前輩大姐大鄧亞萍成為新的國乒標杆,並獲得24個世界冠軍,兩屆奧運四枚金牌。比鄧亞萍多出的幾個世界冠軍應該與其左手作為雙打的最佳拍檔,配對雙打機會更多不無關係。
張怡寧穩,
張怡寧在國際比賽中最令教練組放心的就是一個「穩」字。她的相持能力特別強,與與任何對手的相持中,她都能堅持到最後,總要比對手多那麼一板子,所以被人們稱為「打不透的牆」。
由於成名後的張怡寧,打球時特別冷靜,輸贏不動聲色,不論比賽時比分落後與否,從不顯山露水,更有了「冷面殺手」之名。
而且在當時的國際乒壇張怡寧有一種「孤獨求敗」自我感覺。
張怡寧如果不是2009年正當處於自己職業生涯巔峰的時候,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閃婚之後淡出乒壇,或許她能超越王楠24個世界冠軍的記錄呢。
所以說三大魔頭,不分伯仲,共同參與創造並延續了國乒的輝煌,都是最好的,各自都代表了不同時期國際乒壇的最高水平,代表國乒為國爭榮光,為世人樹立了榜樣,無論是她們三人的個人表現,還是共同連續稱雄國際乒壇達20多年之久的戰績,前無古人,至今亦尚無人超越,在今後的國際乒壇是否會後有來者?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