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人肯定都有過「中午吃太飽、下午想睡覺」的經驗,無論是學生時期還是上班之後,每天一到下午一兩點時就特別想睡覺。如果中午不稍微午休一會的話,下午就會精神不濟、連帶地影響到工作效率,我們經常稱之為「吃飽困」。可是除了亞洲地區的國家,其他國家的人都沒有午睡的習慣,為什麼他們就沒有這樣的困擾呢?其實,這和我們中午吃的午餐是有關係的。
平常在電影裡,我們看到外國人的午餐都是那種簡單到不行的食物,比如三明治、雞胸肉蔬菜色拉、甚至一顆蘋果加咖啡就解決,基本上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並不高,且飲食以肉類、蛋白質為主。不過我們平時的中餐通常是熱食,可能是一碗拉麵、滷肉飯加燙青菜,總而言之,不可少的就是白飯、麵條等碳水化合物,而且,就算我們吃別的食物吃得再多,也會想著必須要吃一些主食才能算是吃了一個完整的飯。
不過根據近些年來的調查研究發現,碳水化合物如麵包、白米、白面等,都屬於升糖食物,也就是會讓血糖快速上升,這樣一來,大腦可能就會分泌出讓你想要睡覺的物質,讓你感到昏昏欲睡。不止如此,當食物進入腸胃之後,也會對身體產生刺激,讓身體進入放鬆狀態,讓你想要睡覺。這或許也可以說明為什麼,中餐吃得簡便、又較少碳水化合物的外國人,中午儘管沒有午睡習慣,仍然可以精神奕奕!
那麼中午應該要怎麼吃,才能不犯困呢?
1、午餐前30分鐘,喝一杯水!
了解為什麼吃飽會想睡之後,就來了解一下午餐該如何吃?首先,午餐攝取量的多少是很關鍵的,如果你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去吃午餐,就會想要吃到非常飽,但小心!「吃太飽」就是讓你想睡覺的其中一個原因。想要避免過度飢餓的情況下吃太撐,可以試試看在飯前三十分鐘先喝杯水,讓大腦接收到飽足感,這樣在午餐的時候就可以控制住自己的食量了。
2、先吃蔬菜、飯量減半!
接下來說到主食的部分,既然白米、白面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那麼主食該怎麼吃?其實按照我們的飲食習慣,要在中午這一餐完全不吃澱粉類物質,對很多人來說也是一件十分難以做到的事情。不過,如果你戒不掉的話,我們可以通過減少量來達到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目的,例如從一碗白飯減量到半碗,轉而增加蛋白質營養素的攝取量,例如自助餐多夾一塊豆腐、一顆雞蛋或是一份魚肉,或者吃飯的時候先吃蔬菜,讓肚子裡的位置被佔掉大半,然後再去吃主食,這樣就不會吃太多的碳水化合物了。
3、飯後記得動一動,散步10分鐘!
有很多人都會習慣在午飯後吃點水果,來幫助消化。要注意的是,其實吃水果對助消化作用是比較低的,而且水果裡的糖分也有可能是你想睡覺的元兇之一喲。所以,建議你可以在吃完飯大約3小時後再吃些水果。如果你不想下午疲累不堪的話,最好可以在吃完飯後散步10分鐘左右,這樣可以讓你下午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