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遊儘量不要和好朋友一起,容易沒朋友?
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如果有時間的話,基本上都喜歡出去旅遊,畢竟外面的花花世界風景很美、美食很多、趣事誘人等等。一生當中如果沒有出去旅遊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種遺憾。旅遊說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只要有時間,口袋裡有錢即可。人們在旅遊的時候往往會選擇和別人結伴旅遊,這裡提醒大家一點,外出旅遊儘量不要和好朋友一起,會容易沒朋友。
首先,金錢觀不一。舉個例子,小明喜歡住五星級大酒店,而小紅只想住普通快捷酒店。兩人在沒有商量好的前提下就決定結伴旅遊,目的是杭州西湖。西湖是杭州的名片,知名度非常高,還擁有眾多神話故事。這二位對神話故事很感興趣,想來西湖看一下真正的雷峰塔。白天玩得很開心,到了晚上住宿的時候卻發生了分歧,小明有錢不在乎,小紅向來節儉,意見不合,最後不歡而散,各住各的。
有人可能會說互相遷就一點就好了,但是不管是誰去住自己不喜歡的房間心理上都會有些許不快,即使很少。埋怨的種子一旦埋下,會引出一大串的不滿。吃飯誰付錢?門票誰付錢?零食水果誰付錢?AA制顯得太摳門,平坦顯得又像陌生人,既不想佔人便宜,又不想自己吃虧,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如果是幾塊錢還好說,七七八八加在一起就多了。
其次,喜好不一。小強和小王結伴去南京玩,小強要到大屠殺紀念館看看,緬懷先烈,而小王卻很討厭那段歷史,害怕不敢進去。結果是小強在裡面玩,小王在外面等。一等兩三個小時,最後小王煩躁得想罵人,說好一起出來玩,結果把自己扔在大門口,心裡不由自主「呵呵」幾聲。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出去一趟不容易,不是被工作拿捏得死死的,就是被家庭牢牢地捆住了手腳。出去玩自然是要玩最喜歡的景點,不然就白白出去一趟。喜好不一怎麼玩?可能有人會說提前確定好旅遊的景點,再確定好時間,哪個時間點去玩哪個景點等等。但是真的到了地方,誰又能保證不會變呢?有的時候聽別人說沒有自己親自體驗感覺更強烈。想玩的地方沒有玩到會是什麼樣的心情,恐怕只有自己知道。
最後,有話不方便說。小黑和小白去黃山看日出,一大早三四點小黑就起來了,可是小白還沒有醒。小黑叫小白起床,小白不願意起來,心裡埋怨小黑叫她太早。等到五點兩人終於到了黃山頂,坐等日出。可是小白卻很不開心,她一直覺得小黑吵到她睡覺了,但是她卻沒有說。很快日出,兩人拿出手機拍照,小黑讓小白給自己拍了很多照片,然而她就只給小白拍了幾張,小白不高興但是什麼都沒說。最後的結果是,旅遊結束二人友誼走到盡頭。
關係越好越難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越難將自己的不滿表現出來,即使不喜歡,礙於情面也不會說,最後只好自己慢慢消化。然而大家卻忽略了一點,量變會引起質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不住在一個房間裡,不親密接觸很難察覺到這種差異。而在這個相處的過程中極易產生摩擦,如果處理不好極有可能導致友情破裂。
當然一起出去旅遊也是考驗人品的好時候,只是有的時候人心經不起考驗。如果不是必須,還是保留那份模糊的美好就好,不是有句話叫做距離產生美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