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可從這6個方向引導

2020-09-17 成都哈哈創思華捷


您的孩子喜歡玩手機嗎?

在平日裡,

您有沒有因為手機跟孩子發生過矛盾?

開學了,

您會選擇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

如今,手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孩子

最親密的「玩伴」,

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

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

去年,世界衛生組織

將電子遊戲上癮列為精神疾病,

迅速引發了熱議。

這引發了許多家長的擔憂,對孩子使用手機加以限制。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

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幸虧河邊的交警和群眾搶救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這樣的事件發生刺激著家長們的心,

「孩子玩手機該不該沒收」,

成為了家長心中的「世紀大難題」。

要想解決這個「大難題」,

我們首先要找出孩子沉迷手機背後的「真相」。


作為家長,你沉迷手機嗎?

如今,青少年的觸網年齡越來越小。對於孩子來說,手機是一個新奇的世界,它可以拍照、可以聊天、可以玩遊戲,可以了解更精彩的世界。

有人說,每一個手機成癮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手機成癮的家長。儘管現實中一定有不少自律的家長,但我們的確也能看到一些家長,一邊呵斥孩子不要玩手機,一邊又在孩子面前醉心於手機不能自拔。

許多時候,是父母親手把手機送到了孩子手裡。

當孩子「鬧騰」,需要人陪時,就給他一部手機,讓他可以聽故事、看動畫、玩遊戲,瞬間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父母也省心了。

殊不知,孩子的「手機癮」,就是這樣慢慢染上的。

最後,家長苦惱孩子沉迷於手機與網路遊戲,擔心被不良信息所傷害,擔心孩子直線下降的視力,更擔心手機對孩子的學業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而孩子也曾抱怨父母總是無時無刻不盯著手機,總是「沒有時間」和自己聊天、玩耍,卻不想允許自己玩手機。

手機似乎成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一道牆。


報告顯示:我國父母跟孩子的交流頻率最低,交流的首要話題是學習,他們聽孩子傾訴煩惱的時間最少,近半數父母有一邊玩手機、一邊跟孩子講話的情形。


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

手機的存在是有利有弊的,能在孩子面前做到不玩手機的家長是極少數。

所以,更多的是希望家長可以在孩子向你發出「我想你陪我玩」「我在跟你說話」的信號時,果斷放下手中的手機,認真投入地陪伴孩子,認真傾聽他們說的話。

當孩子對手機開始漸漸沉迷時,家長們就要敲響「警鐘」了。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不盡相同。

社交型依賴

手機通訊錄、微信朋友圈、QQ群,這些平臺裡面有這麼多好友,便捷的溝通交流方式,讓孩子難以割捨。

遊戲型依賴

手機裡面的網路遊戲特別多,在長期的戰鬥中積累下來的功勳和經驗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滿足。

娛樂型依賴

手機裡面好友不多,遊戲也不多,但有很多電影、音樂、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馬,不想寫作業總想摸手機。

如果孩子特別依賴手機,作為家長,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屬於哪一類的,然後再對症下藥,找到應對方法。


關於使用手機的6個建議

其實,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關鍵不是決定幾歲給孩子手機,而是教會孩子,如何防止無意義的沉迷。

1.在家裡設置「手機專區」

很多父母自己也是手機重度使用者。如果自己頻繁用手機,再去教育孩子不玩手機就難有效了。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互相監督使用手機情況。孩子放學或者父母下班後,統一把手機放在一個地方。真的必須要使用手機的話,需要向對方提出申請。

2.父母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對於成人來說,手機已經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和生活聯繫工具。但是還是建議父母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比如可以乘孩子睡覺或者寫作業時,發完所有該發的簡訊和郵件。在陪孩子出去玩或者家庭晚飯時間,最好把手機收起來,沒有一個孩子喜歡父母在陪自己的時候經常被手機打擾。

3.別把手機作為哄孩子的工具

手機被一些家長喻為「哄娃神器」,手機裡一部動畫片就可以讓孩子安靜很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歲以下的孩子不應該有任何屏幕時間,包括電視、影片,以及玩電腦遊戲;而兩至四歲的孩子每天最多一小時,愈少愈好。

4.幫孩子選擇接觸的內容

網絡上的信息魚龍混雜,對於沒有辨別能力的孩子們來說,家長更應該扮演好「把關人」的角色。

5.多陪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父母只要有時間,就要多帶孩子出去玩,一定要走出。參加戶外活動。逛公園、跑步、跳繩、打籃球……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呼吸新鮮空氣的同時,也是讓他的精力得到充分釋放。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只是智能屏幕制約了孩子本有的活潑和玩耍。電子產品給孩子帶來的快樂是暫時而非持久的,更不是發自內心的那種快樂。當孩子在真實世界裡得到了快樂,哪有心思會沉迷於電子產品呢?

6.睡前1小時不接觸電子設備

每天晚上睡前使用手機會干擾睡眠質量。睡前使用手機會抑制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從而減少深層睡眠的時間。

不得不說,現在的孩子已不是過去的我們,雖然物質生活豐富了,但玩兒的東西卻越來越少了,似乎只剩下手機和電視。在這種情形下,我們不應全盤否定電子產品,它不是洪水猛獸,更不是毒品,是好是壞,還要看我們怎麼去引導。

相關焦點

  • 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如今,手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孩子   最親密的「玩伴」,   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   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   去年,世界衛生組織   將電子遊戲上癮列為精神疾病,   迅速引發了熱議。
  • 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可以從這6個方向引導
    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幸虧河邊的交警和群眾搶救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 開學了,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如今,手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孩子最親密的「玩伴」,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幸虧河邊的交警和群眾搶救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 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束手無策?可從這6個方向引導。「學浪計劃」
    如今,手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孩子最親密的「玩伴」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也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手機的存在是有利有弊的,能在孩子面前做到不玩手機的家長是極少數。娛樂型依賴手機裡面好友不多,遊戲也不多,但有很多電影、音樂、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馬,不想寫作業總想摸手機。如果孩子特別依賴手機,作為家長,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屬於哪一類的,然後再對症下藥,找到應對方法。
  • 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孩子玩手機該不該沒收」,成為了家長心中的「世紀大難題」。手機的存在是有利有弊的,能在孩子面前做到不玩手機的家長是極少數。6個建議其實,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關鍵不是決定幾歲給孩子手機,而是教會孩子,如何防止無意義的沉迷。
  • 開學了,你會沒收孩子手機嗎?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如今,手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孩子最親密的「玩伴」,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幸虧河邊的交警和群眾搶救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 孩子手機不離手,怎麼辦?父母可從這6個方向引導
    但令父母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幸虧河邊的交警和群眾搶救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 開學了,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如今,手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孩子最親密的「玩伴」,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手機的存在是有利有弊的,能在孩子面前做到不玩手機的家長是極少數。娛樂型依賴手機裡面好友不多,遊戲也不多,但有很多電影、音樂、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馬,不想寫作業總想摸手機。如果孩子特別依賴手機,作為家長,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屬於哪一類的,然後再對症下藥,找到應對方法。
  • 一生E本分享|開學了,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如今,手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孩子最親密的「玩伴」,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幸虧河邊的交警和群眾搶救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 開學了,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如今,手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孩子最親密的「玩伴」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去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電子遊戲上癮列為精神疾病迅速引發了熱議這引發了許多家長的擔憂,對孩子使用手機加以限制。
  • 開學了,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 特別關注
    如今,手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孩子最親密的「玩伴」,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去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電子遊戲上癮列為精神疾病,迅速引發了熱議。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幸虧河邊的交警和群眾搶救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 假期結束,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 特別關注
    如今,手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孩子最親密的「玩伴」,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孩子玩手機該不該沒收」,成為了家長心中的「世紀大難題」。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手機的存在是有利有弊的,能在孩子面前做到不玩手機的家長是極少數。所以,更多的是希望家長可以在孩子向你發出「我想你陪我玩」「我在跟你說話」的信號時,果斷放下手中的手機,認真投入地陪伴孩子,認真傾聽他們說的話。
  • 開學了,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 特別關注
    如今,手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孩子最親密的「玩伴」,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去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電子遊戲上癮列為精神疾病,迅速引發了熱議。這引發了許多家長的擔憂,對孩子使用手機加以限制。
  • 放假孩子手機不離手怎麼辦?
    「班班你好,現在到了假期,孩子的空閒時間多了起來,就開始電子產品不離手,不是拿著手機聊天打遊戲,就是抱著平板看視頻,吃飯在看,睡前也在看。我們白天又要上班,不能隨時監督他,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放下手機嗎?」孩子電子產品上癮,這似乎是所有家長都在擔心的問題。
  • 孩子上網課手機不離手?這份「約法三章」家長收藏好,關鍵時有用
    這種情況可以說是非常普遍的,因此很多家長感到非常無奈,甚至並不能理解孩子為什麼手機不離手,所以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一問題。孩子為什麼會手機不離手?孩子之所以會出現手機不離手的情況,不僅和孩子的意志力有關,其實也和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有關,下面就帶各位爸爸媽媽了解一下。
  • 開學了,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如何引導
    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手機成癮的家長。儘管現實中一定有不少自律的家長,但我們的確也能看到一些家長,一邊呵斥孩子不要玩手機,一邊又在孩子面前醉心於手機不能自拔。,遊戲也不多,但有很多電影、音樂、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馬,不想寫作業總想摸手機。
  • 國慶假期,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這麼做最有效
    現在正值國慶長假,你家孩子是不是已經開始了手機不離手的假期生活面對這種情況,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有效,今天聞達君告訴你!一、父母少在孩子面前長時間用手機有人曾說,每一個沉迷手機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對手機不離手的父母。
  • 開學了,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家長們可以從這6個方向引導
    如今,手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孩子最親密的「玩伴」,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幸虧河邊的交警和群眾搶救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 孩子手機不離手,父母應該怎麼辦
    對於孩子手機不離手的「屢教不改」、「只玩手機不學習」和「沉迷於手機遊戲世界中而不能自拔」,父母可謂是「恨之入骨」、「內心抓狂」,氣得牙都痒痒,用「深惡痛絕」來形容父母的態度或許一點都不為過。手機成癮又可以被稱作手機使用的問題行為,是指手機使用頻次增多,對手機使用時間安排不合理並且不受自己控制,對手機使用產生強烈、持續的渴求感與依賴感,從而造成對個體生理或心理產生不適的影響。
  • 孩子是個手機迷,家長別急著生氣,學會三招讓他放下手機
    家長表示最害怕的就是假期,因為孩子的時間都被手機佔滿了,幾乎連作業也是被催促著完成。當下的現狀就是如此,孩子也是手機不離手,這樣的行為真的讓人揪心。因為耽誤的不僅僅是學習,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視力,很多小朋友都「被迫」戴上了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