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發表蘇言署名文章:以實事求是態度把握規律、積極作為

2020-12-24 新華報業網

  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只有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才能不走錯路、少走彎路、避免走回頭路,鞏固和提升良好的發展勢頭。

  尊重客觀規律並不等於把自己束縛起來、被動地適應規律,而是更積極主動地順應規律、改革創新、有所作為。我們要從形勢複雜變化的表象中認識和把握內在規律,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正確把握當前與長遠、重點與整體、局部與全局、動力機制與反饋機制的關係,著力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系統優化。

  尤其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出臺和調整重大政策必須進行綜合影響評估,堅決不搞「急就章」「一刀切」,堅決不提不切實際的口號,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守住穩定、安全、廉政、生態「四條底線」。我們的發展,決不能幹那些只討領導歡心、讓群眾失望的蠢事,決不能幹那些表面光鮮亮麗、內部問題遍地的傻事,決不能幹那些自以為是、違背規律的笨事,要讓「強富美高」新答卷的每一筆、每一個回答,都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習近平在韓國三大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全文)
    7月3日,在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同時發表題為《風好正揚帆》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風好正揚帆——在韓國《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的署名文章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韓國有句俗語:「三個銅板買房屋,千兩黃金買鄰居。」
  • 黃俊偉局長在《江門日報》發表統計法治署名文章
    為進一步增強社會公眾對統計工作的認識,提升全社會統計法律意識,不斷營造良好的統計工作環境,12月29日,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黃俊偉在《江門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全面推進依法統計、依法治統 築牢統計法治根基
  • 新華日報發表蘇言署名文章:在學習新思想中解放思想找差距
    有沒有滿足於過去賴以成功的經驗做法,不研究規律甚至不按規律辦事的路徑依賴?有沒有對歷史遺留問題能拖就拖,不願正視問題、不敢解決問題的僥倖心理?有沒有圖眼前、圖省事、圖來得快,不注重打基礎、利長遠的行為短視?有沒有一味地等規劃、靠「大樹」、要政策,以我為主、自主規劃、主動爭取意識不足的依賴心理?有沒有各自為營、「各顯神通」,不注重集中力量、統籌資源辦大事的視野局限?
  • 40篇「蘇言」,強調了哪些關鍵詞?
    2018年1月2日起,《新華日報》在頭版開闢了「蘇言」專欄,迄今已經刊發了40篇文章。這40篇文章短小精悍,微言大義,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啟示性、指導性,是了解江蘇政策走向的重要參考。「江東觀潮」從中梳理10個關鍵詞,在此作一集納,以饗讀者。
  • 新華日報發表蘇言署名文章:以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激揚意志、激勵擔當
    只要我們始終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正確的發展理念,就一定能在新的徵程中大展身手、大有作為,不負總書記囑託,不負黨中央重託,不負人民期望。
  • 鐘山訪美期間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署名文章
    鐘山訪美期間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署名文章  3月26日,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鐘山訪美期間,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版刊登了鐘山的署名文章《U.S.-China Trade Is Win-Win Game》,全文如下:U.S.
  • 潘剛發表署名文章 勉勵企業家們積極弘揚時代精神
    潘剛發表署名文章 勉勵企業家們積極弘揚時代精神 2020年12月22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潘剛提到面對疫情的挑戰,企業作為提供就業崗位的主要來源,在關鍵時期與員工共渡難關,就是對企業家精神的踐行。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和世界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衝擊,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弘揚企業家精神。」
  •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署名文章
    每經編輯:郭鑫據外交部駐香港公署官網,5月13日,外交部駐香港公署特派員謝鋒在《華爾街日報》網頁版發表英文署名文章,針對一段時間以來國際上一些人抹黑詆毀中國抗疫的種種謠言,義正辭嚴闡明中方立場,強調人命關天,抗疫為先,病毒才是真正的敵人,「甩鍋」中國彌補不了失去的時間,拯救不了瀕危的生命。該文還將於5月14日在《華爾街日報》紙媒評論版刊登。
  • 習近平在西班牙媒體發表署名文章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11月27日,在對西班牙王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西班牙《阿貝賽報》發表題為《闊步邁進新時代,攜手共創新輝煌》的署名文章。中方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同西班牙關係,願同西方保持高層互訪勢頭,加強兩國政府、議會、政黨、地方等交往,始終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牢牢把握中西關係正確方向。  第二,我們要加強兩國發展理念交流和戰略對接,做好雙邊關係發展頂層設計。
  • 婁勤儉發表署名文章:用豐收的喜悅點亮未來
    編者按: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新華日報》發表題為《用豐收的喜悅點亮未來》的文章,全文如下:    又是一年春華秋實。一些剛踏上致富路的農民朋友,在黨委政府幫助下,苦學技術、苦練技能,積極就業、大膽創業,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全省年人均收入6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年內可望全部脫貧。一些懷揣創業夢想的農民朋友,主動投入創新創業大潮,6個優秀帶頭人成為全國典型,又培育了一批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創辦了各類主體5000家,3萬農民成為了新型職業農民。
  • 駐印尼大使肖千在《中國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患難與共》(中英文)
    7月10日,駐印尼大使肖千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和中國日報網發表署名文章《患難與共》,指出中印尼是共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好兄弟,共促恢復經濟發展的好夥伴,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好朋友,強調歷經70載風雨的中印尼關係將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擔當作為勇破題,寫好「灣裡新篇章」!區委書記於立山發表署名文章
    編者按當前我區正在如火如荼開展「彰顯省會擔當,我們怎麼幹」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今日,《南昌日報》02版刊登區委書記於立山署名文章《擔當作為勇破題 寫好「灣裡新篇章」》,文章圍繞大討論活動主題,就灣裡區如何在全市譜寫「省會擔當」這篇大文章中寫好「灣裡新篇章」,進行了具體闡述
  •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甩鍋」中國...
    本文轉自【外交部駐香港公署官網】;5月13日,外交部駐香港公署特派員謝鋒在《華爾街日報》網頁版發表英文署名文章,針對一段時間以來國際上一些人抹黑詆毀中國抗疫的種種謠言,義正辭嚴闡明中方立場,強調人命關天,抗疫為先,病毒才是真正的敵人,「甩鍋」中國,彌補不了失去的時間,拯救不了瀕危的生命。該文還將於5月14日在《華爾街日報》紙媒評論版刊登。
  • 光明日報:實事求是為什麼如此重要
    1978年12月,鄧小平同志在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準備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辯證關係。他指出:「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過去我們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勝利,是靠實事求是;現在我們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同樣要靠實事求是。」
  • 習近平署名文章中引用的外國名句
    出訪之前,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到訪國重要媒體發表署名文章。這些文章中多次引用對方國家諺語、名人名言,進一步拉近了與到訪國家之間的感情。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回顧這些外國名句,進一步了解這些國家的文化。   § 「陸止於此,海始於斯。」
  • ...駐以色列大使詹永新在《耶路撒冷郵報》發表署名文章《相互尊重...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孫伶俐):2019年12月27日,中國駐以色列大使詹永新在以色列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耶路撒冷郵報》發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為世界經濟注入信心》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今天,我就將結束中國駐以色列大使的任期。五年來,我有幸參與並見證了中以關係的大發展。
  • 趙樂際發表署名文章: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趙樂際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 習近平在盧安達媒體發表署名文章
    7月21日,在對盧安達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盧安達《新時代報》發表題為《中盧友誼情比山高》的署名文章。
  • ...大使在《耶路撒冷郵報》發表署名文章《「一帶一路」,春華秋實》
    詹永新大使在耶路撒冷郵報發表署名文章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孫伶俐):5月3日,中國駐以色列大使詹永新在以色列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耶路撒冷郵報》發表題為《「一帶一路」,春華秋實》的署名文章,宣介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
  • 實事求是思想品格的淵源和發展
    並借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 「實事求是」來提倡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科學態度,指出:「共產黨員應是實事求是的模範」。之後,毛澤東在概括革命實踐經驗時又指出,要想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就必須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這也就是說一切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