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周的角逐、反轉、僵持,美國大選終於即將「塵埃落定」。美國總務管理局23日最終確定,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為2020年美國大選的「贏家」,並通知其可以啟動過渡進程。這意味著拜登已經基本掃清權力交接道路上的障礙。就在同一天,拜登公布了首批內閣成員名單,包括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首位女性情報總監海恩斯以及首位拉美裔國土安全部長馬約卡斯。但川普並未公開認輸,他在推特上表示將戰鬥到底。目前美國還有幾個搖擺州沒有認證計票結果、參議院歸屬未明、選舉人投票程序也存在不確定性,拜登在推開白宮大門前還需要跨過幾道坎。
以下是從美國大選日到拜登就職典禮前的關鍵時間節點。
11月3日:大選日拉開帷幕
美東時間零點,位於本土最東的新罕布希州兩個小鎮迪克斯維爾山口和米爾斯菲爾德的投票站開啟。當天各州陸續開票,有多個州此前已開啟提前投票通道。由於本次大選郵寄選票數量激增,當天並未確定獲勝人選。
11月4日:川普打響訴訟戰
川普的律師團隊就相繼在賓夕法尼亞州、喬治亞州和密西根州提起訴訟,要求法院下令停止繼續計票,並再次催促最高法院就賓州郵寄選票「無效」做出裁決。
截至目前川普團隊相繼在關鍵戰場州發起上百起起訴訟,內容不外乎存在欺詐、觀察員未能密切監督投票過程、郵寄選票不符合規範等。但由於缺乏實質性證據,絕大多數訴訟已被駁回。
11月7日:媒體宣布拜登獲勝
多家美國主流媒體同時預測拜登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鎖定大選勝局。隨後加拿大、印度、英國、法國、德國等多國領導人紛紛祝賀拜登獲勝。
次日,拜登以當選總統身份發表講話。
11月下旬:各搖擺州完成計票認證工作
密西根州競選委員會已於23日完成83個縣的計票認證工作,確認拜登以15.4萬票的優勢獲勝,贏下該州16張選舉人票,成為繼喬治亞州之後第二個完成確認的搖擺州。
喬治亞州於11月20日完成人工重新計票後,確認拜登以12670票的微弱優勢擊敗川普。但由於兩名候選人得票率差距不足0.5個百分點,川普有權申請重新計票。川普團隊已經提交了相關的申請書,計票工作於本周開始。
賓夕法尼亞州多個縣市也已經在23日完成認證,包括人口最多的費城,但仍有少數縣市的認證程序被當地共和黨人阻擋。按照賓州法律規定,所有縣市必須在選舉日後的第三個星期一(即11月23日)認證選舉結果,但逾期認證的情況在歷屆大選中時有發生。
賓州州務卿布克瓦(Kathy Boockvar)需要根據各縣市提交的最終票數匯總出賓州普選結果,法律並未對該程序設置硬性截止日期,但布瓦克預計將在11月30日前完成認證。
接下來明尼蘇達州、內華達州、北卡羅來納州、俄亥俄州、亞利桑那州、艾奧瓦州和內布拉斯加州也將於11月內完成認證工作。
最晚的威斯康星州認證截止日期是12月1日。川普在上周自掏300萬美元要求該州兩個拜登佔明顯優勢的縣重新計票,但預計不會對最終結果產生影響。
12月8日:確認選舉人名單
這是各州確認普選結果的最後一步:州長將計票結果以及選舉人名單一同提交至國會。這也是《選舉計數法》規定的「安全港」截止日期,即各州必須在8日前解決有關選舉團隊和選舉人的任何爭議,避免國會介入或引發有關選舉人票的爭議。在這之後各方仍可就選舉發起訴訟,但法庭很可能拒絕審理。
2000年小布希和戈爾因佛羅裡達州計票爭議陷入僵局時,最高法院就在「安全港」日前夕中止了佛州重新計票,使此前選舉結果即刻生效。最終小布希拿下該州關鍵的25張選舉人票,順利當選。
對川普來說,這是翻盤的最後希望。此前川普團隊發起的一系列訴訟基本都沒有扭轉投票結果的可能,他更多是希望能藉此推遲計票認證的時間。川普打的小算盤是:如果戰場州錯過認證計票結果最後期限,地方議會將有機會任命親川普的選舉人,在投出選舉人票時推翻普選結果。
此前有報導稱,川普在上周邀請密西根州資深共和黨議員議員前往白宮會談,提出任命其支持者擔任選舉人的要求。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川普很難如願以償,密西根州州長、民主黨人惠特默必然會提名一位親拜登的選舉人。
有法律專家表示,根據聯邦法律,如果州議會和州長就選舉人人選發生分歧,州長的意見將被優先考慮。
12月14日:選舉人團投票
各州選舉人將集合開會,並向國會寄出他們的選舉人票,獲得多數票,即超過270張選舉人票的候選人為新一屆總統。根據目前的投票結果,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張。
大部分州的法律規定,選舉人必須將票投給贏得該州普選票的候選人,但也出現過不顧普選結果投票給另一名候選人的「失信選舉人」(faithless electors)。最高法院在今年7月通過的一項法律規定,州司法系統有權懲罰「失信選舉人」。
2016年大選時,華盛頓州的4名選舉人中就有3人「叛變」,投票給共和黨籍前國務卿鮑威爾,而不是贏得普選的希拉蕊。最終這三人被州選舉委員會分別懲罰1000美元。當年共出現10名「失信選舉人」。
截至2016年的58場大選共投出23507張選舉人票,其中失信的只有約90人次,而且其中還有63票是因為普選獲勝者在選舉人團投票日之前去世,所以選舉人改投他人。根據以往經歷,選舉結果從未在這一個環節被推翻。
所有選舉人票必須在12月23日前寄達國會。
1月3日:召開國會會議
當選議員召開第117屆美國國會會議,現任副總統彭斯繼續擔任參議院議長,直到其任期屆滿為止。
1月5日:喬治亞州參議院投票
由於在此前喬治亞州的參議院選舉中,所有候選人均未獲得超過50%的支持率,該州將在1月5日舉行第二輪選舉。
目前,民主黨在參院確定拿下48席,共和黨確定拿下50席,如果民主黨能夠拿下喬治亞州明年1月5日的重新選舉,將與共和黨人在參議院平分秋色各佔50席。
當參議院投票出現平票時,作為議長的副總統將擁有關鍵性一票。如果最終共和黨保有參議院控制權,將會是未來拜登執政路上最大的障礙。
1月6日:國會清點選舉人票
國會召開聯席會議,清點各州選舉人票,並正式宣布大選結果。任何國會成員都可對選舉人票提出異議,但需要一名眾議員和一名參議員聯合提交議案。在這種情況下,聯席會議將休會2小時,由參眾兩院分別開會進行討論和投票。如果反對議案在兩院均獲得多數投票通過,則遭到反對的選舉人票將被作廢。
1月20日:新總統就職
當天中午拜登將宣誓就任第46任美國總統,哈裡斯就任副總統。拜登任命的幕僚長克萊因(Ron Klain)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受疫情影響,就職典禮將從簡。
這標誌著美國正式進入拜登時代。拜登承諾,在這一天要帶領美國重回《巴黎氣候協定》和世界衛生組織。
美聯社指出,如果在20日前國會未能確認新任總統和副總統人選,將由一名當選官員代行總統職務,排在第一順位的是眾議院議長佩洛西。